石涛(年-年)清代著名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艺术风格
石涛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石涛的山水画,是从写生得来,盎然生气,哲思感情,相与揉合,画境灵活生动,又有抑郁沈雄之韵,别具一格。
存世作品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后世影响
石涛的绘画风格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所著的《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现代名家、大家来讲,扬州八怪、张大千及傅抱石都是非常之“石迷”。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指出“中国现代美术始于何时,我认为石涛是起点。”他认为,石涛开创了“直觉说”“移情说”的艺术观念,事实上远早于西方美学有关理论。由此可见石涛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作品欣赏
《梅竹图》卷,清,石涛绘,纸本,墨笔,纵34.2厘米,横.4厘米
这幅作品自题五言律诗,款署:“丙戌春得宋罗文纸一卷,闲书《梅花吟》六首,复写梅于后。又得五言《写梅》十首。清湘遗人若极大滌子。”钤“痴绝”朱文印、“若极”白文印、“零丁老人”朱文印。
“丙戌”为清康熙四十五年(年),石涛时年约66岁。
据作者款题而知,此图使用的是宋代罗文纸,作者先在纸上题诗,而后再补绘梅竹与诗文相映衬。诗文与画作的有机结合不仅增添了文人画的书卷气息,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于画艺之外的诗文功底和精湛的书法造诣。
图中所绘梅竹或细笔勾勒,或阔笔勾斫,线条于方圆结合中秀拙相生。其多样的笔法与酣畅淋漓的施墨在半生半熟的纸质上达到了湿润而不漫漶的笔墨效果,堪称石涛晚年的写意画佳作。
《高士临溪图》,清,石涛,纸本水墨,横.5厘米,纵.3厘米
《高士临溪图》是石涛于年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作品。
这幅水墨山水,画山石树木,溪流险滩,一高士持杖临溪而立。画家用笔轻快流畅,挥洒自如。用墨浓淡交错,浑厚老辣。右上角有画家题识一段,款署“清湘石涛济樵人”。下钤“清湘石涛道人”“善果月之子天童志之孙原济之章”二印。
《墨荷图》轴,清,石涛绘,纸本,墨笔,纵90.2厘米,横50.4厘米
这幅《墨荷图》描绘了欣欣向荣的荷塘景色。
画面构图疏密交错,通过荷叶、茨菰、莲蓬、蒲草间的相互掩映构筑出变化丰富的空间层次。用墨淋漓尽致,浓淡、枯润相生,显现出作者较强的笔墨把控能力。
本幅自题七言诗一首,款署:“大涤子邗上秋日写”。钤白文印二方:“靖江后人”“大涤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李一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