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在西学思潮影响下,许多美术界的有志青年纷纷到欧美、日本等国学习西方绘画技法。他们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把从外来的、陌生的画种变成了中国艺术的一部分;在“油画民族化”探索实践中,创造出诸多“中西合璧”经典之作。本次春拍,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版块将特别呈献“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盛年期代表作、中国早期油画的经典《康有为画像》,此作揭开了两位巨人一段早年交往的尘封往事,对于中国早期油画和近代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另外周碧初、方君璧、余本等二十世纪大师的求索的力作亦将同步亮相,以期带大家重温先驱们在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的理想与壮举。
李铁夫盛年唯一代表作
《康有为画像》的重要发现
李铁夫先生的真迹能保存至今的实在不多,而《康有为画像》的发现更显得弥足珍费,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他唯一幸存的最早期之肖像精品,是中国油面百年史上可供研究并具历史和艺术极高价值的典范之作。——著名油画家李金明
康有为画像
,布面油画
70.7×56cm
签名:铁夫李玉田
出版:1.《画廊》年第2期,岭南美术出版社,,p.25;
2.《透过历史的尘封—画坛轶事钩沉》谭雪生著,天马图书有限公司,,p.。
说明:附谭雪生教授(李铁夫生前秘书)谈《康有为画像》光盘。
来源:北京保利,年,LOT。
揭开中国近代史厚重的幕布,在内忧外患和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风云激荡中,华夏无数志士仁人开始了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奋斗探索。其中,李铁夫和康有为都是这段历史不可忽略的人物,他们一个工于艺术,为民主革命倾尽全力,一个发乎教育,为保皇维新摇旗呐喊。在救亡的历史轨迹上,命运让他们有了一次交集,而见证他们之间交往的线索就是本幅《康有为画像》。
李铁夫、康有为
李铁夫,中国第一位留学欧美学习西方艺术的学子;第一位真正掌握了西方油画技艺的中国艺术家;国际画理学会亚洲第一人;第一位投身民主革命的艺术家,孙中山曾称赞李铁夫是“东方画坛第一巨擘”,黄兴等在报刊中称赞他“在各地赛会中均名列前茅、洵足与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
年他出生于广东鹤山县一户贫寒农家,十六岁便前往美洲加拿大谋生,年在阿灵顿美术学校(AirngtonSchoolofArt)结束学画生涯后,重返加拿大宛尼辟作画谋生,年转入美国纽约艺术学院(AcadmyofTheFineArt),直到年返国,前后30多年长期在美加往返。康有为在戊戌维新变法失败后避难于欧美,同一时期,在李铁夫和康有为在美加有“大面积”交集的可能性。据画家余本回忆,李铁夫早年在加拿大便认识康有为,当时李曾在加拿大宛尼辟他叔父开设的印刷厂工作。一次康有为来付印他的诗篇,因此有缘认识,李还曾向康请教过诗文。
出于对有传奇经历和深厚艺术造诣的长辈的尊敬,李铁夫自然萌生为康有为画像的想法,而对同乡晚辈李铁夫的拳拳诚意,康自是欣然应允。于是便有了如此一件见证两人交往的早期肖像佳作问世。原香港“人间画会”负责人,李铁夫生前好友、著名油画家谭雪生先生认为:“如果我没有看错这当属于他早期的罕见作品。一位伟大的画家画另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应是具有双重历史意义的无价之宝。”
年12月,中国同盟会纽约分会成立,图中8为孙中山、13为李铁夫
《康有为画像》完成第二年,李铁夫结识了他生命中重要的引路人——孙中山,开始追随其革命,与康有为保皇思想也渐趋南辕北辙。从偶识维新到毅然革命,李铁夫最终站到了康有为的对立面,走向了更符合时代的民主革命,这是个人选择,更是历史趋势。《康有为画像》由此也成为了印证中国近代史变迁的一个极具有研究价值的切片。
《康有为画像》将一位维新变法政治家康有为庄重敦厚的儒者神态与气度惟妙惟肖展现出来,体现出李铁夫对西洋油画精髓的深刻领悟和高超的写实能力。画以古铜色为背景,衬托出人物纯蓝衣服,旁边点缀着一个红色的盖杯,手上捧白色的书本,其色调既调和而又醒目,各部分的深浅轻重和空间层次的变化均画得十分精妙,非同时代画家可以比拟或摹仿。画像还充满浓郁的书法韵味,特别是自然流畅的衣纹和书本上若隐若现的文字,显示了李铁夫深厚的书法功底和传统文化修养。
此作造型深厚,融贯中西的笔触、色彩极富表现力。J.AConservation-RestorationofArtworks出具的《现状检查conditionreport》中,通过科学摄影等方式对作品的绘画材料定性、层次组成结构、艺术家作画与材料一致性等进行全面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判断的依据;画作右下方具有书法意韵的签名“铁夫李玉田”,以及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北平著名佛作艺人樊振铎在画布背后留下“此乃李公真迹”的手书评语,都进一步为我们提供了明晰的佐证。
《康有为画像》局部细节及签名、背书
目前有关李铁夫的展览、出版物、评价文献所涉及的作品均属49岁(年)之后的作品,但其49岁之前的盛年创作,因历史原因给我们留下一段空白。《康有为画像》正是李铁夫盛年之作,它的发现就填补了这一段空白,同时成为中国早期油画的典范之作。此重要作品的发现,曾引发美术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