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二十度角向右下方略微倾斜的一面土坡上,亭亭玉立着一块石头,也许是晚霞或者朝阳的映照,让它透出些许粉红色的光泽。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太湖石仅仅扮演着松、竹、兰、梅、菊等等备受画家宠爱主角的背景,它有时也出现在仕女们嬉戏的庭院中,有时也出现在皇家的花苑里,或者,儒雅文人书窗前的某个角落中。但晚明画家蓝瑛,却给了它一个大大的特写。这幅由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红友图》(RedFriend),是蓝瑛为他这位称为“红友”的石头朋友,绘制的一幅肖像。也或许是晚号石头陀的蓝瑛,借用这块石头比喻自己磊落、不群的写照。蓝瑛《红友图》大都会博物馆藏这幅“红友”肖像并不小,有两米多长,画幅尺寸为:.8cmx73.7cm。整块石头有四处弯折,但整体看上去却姿态挺拔,像是一位婀娜的美女。蓝瑛先用渴笔勾勒、皴擦出石头的关键部位,然后用大面积浅而淡的红色和淡花青晕染,显露出石头的光泽,描绘出石头的肌理效果,同时用墨赭和花青晕染的暗部,也体现了石面与孔洞的体积感和纵深感。蓝瑛《红友图》局部1蓝瑛《红友图》局部2这让这块石头看上去坚硬,但又充满曲折、富有韵律变化。占据大部分画面的这块石头虽然尺寸很大,但并不呆板,而是生动、有趣,充满灵性。该图左上方有蓝瑛题款,“蓝瑛之印”和“田叔父”钤印两枚。蓝瑛《红友图》局部3壹曾为王季迁旧藏大都会博物馆资料显示,该画为王季迁家族旧藏,后经美国收藏家EarlMorse夫妇之手,然后于年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董事局主席狄龙(DouglasDillon)。王季迁(——年)这个名字对于很多热爱书画的朋友们并不陌生,他上世纪初出生于苏州。明代著名学者、宰相王鏊之兄王鎜(字滌之)是他的第十四世祖。在明朝中期,苏州以吴门画派著名,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这几位“明四家”生活、创作的地方。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王季迁,耳濡目染,自小就对中国传统书画产生了兴趣。从东吴大学毕业后,他跟随吴湖帆,丰富了鉴赏知识,逐渐成为中国书画收藏大家。王季迁家族所收藏的书画品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美术史,其年代跨宋代至清代,内容涵括甚广,几乎囊括了中国美术史上重要门派和画家的作品。蓝瑛《红友图》细部1蓝瑛《红友图》细部年,王季迁移居美国纽约,与包括狄龙、顾洛阜、唐骝千、方闻、约翰·艾略特(JohnB.Elliott,-)、厄尔·穆思(EarlMorse,-)夫妇等人交往甚密。其中最具权势的人物当属美国人道格拉斯·狄龙(C.DouglasDillon——年),他曾任民主党总统约翰·肯尼迪时期的财政部长,在肯尼迪遇刺后继续在林登·约翰逊内阁担任财长直至年。他也是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密友,曾在年至年间担任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主席。在道格拉斯·狄龙任大都会博物馆董事会主席期间,非常看重中国绘画的收藏,他邀请中国学者方闻先生出任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特别顾问兼顾问部主席,主要负责为大都会博物馆购藏中国古代书画。年出生于上海的方闻,在童年时期曾师从清末著名书家李瑞清,后者也同时是张大千的老师。方先生日后成为西方学界研究中国艺术史最重要领军人物,在美国学术重镇普林斯顿大学就学与任职,期间共达51年(—年)。加入大都会博物馆后,方闻设想是将一些著名收藏家的藏品整体收藏,而不是单独一件件去购买,于是他锁定了华裔收藏家王季迁和顾洛阜等人。在方闻的努力下,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近六十件来自王季迁旧藏的作品,这些藏品成为美国公共收藏机构中国画收藏的重要来源。而方闻本人极力在西方世界推动中国和亚洲艺术的研究与推展,在艺术史学界与博物馆界功勋卓著。《趋古:EarlMorse夫妇藏中国明清绘画》版本之一普林斯顿大学还出版过一本《趋古:EarlMorse夫妇藏中国明清绘画》(InPursuitofAntiquity),该书便由方闻撰写附录,由知名学者韦陀、傅申、王妙莲撰写文章,对这对夫妇所收藏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等大家的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贰争议蓝瑛若是要对整个明代绘画做一个最简单的梳理,可以从一开始的宫廷画家戴进所创立的“浙派”说起,浙派之后是苏州吴门画派的兴起,然后是上海松江的松江画派,之后便是由蓝瑛所谓“武林派”收尾。明代后期,吴门画派开始衰落,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登上舞台,他更强调文人画的风貌与特征,这时期也是清初“四王画派”的奠基时期。蓝瑛(约——年)便出生于这一时期。他字田叔,号东郭老农、东皋蜨叟、蝶叟、西湖外史、吴山农、山叟、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等,晚号石头陀,所居榜额曰“城曲茂堂”,钱塘人。蓝瑛的绘画远师黄公望,年轻时代曾经从浙江来到松江,求教于董其昌和孙克弘等人,他对古人和同时期的大师技法融会贯通,独树一帜,形成前所未有的风格,从松江画派中脱颖而出。蓝瑛善画山水、花鸟和人物,他的山水画有两种风格,一种浅绛为主,另一种以青绿为主。后者作没骨法,设色,点染别致,大胆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诸色,使其画中青山、红树、白云都鲜艳夺目,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他对古法大青绿进行的这种大胆创新,比如这幅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白云红树图》,就由大量抽象的色块来解构传统山水。对于欣赏惯了文人传统绘画那种含蓄、高远、淡泊意境的同时期评论家们来说,蓝瑛的这类绘画超出了他们的审美习惯,这也导致人们也对他有很多不公正的负面评价。蓝瑛白云红树图绢本设色.4厘米×48厘米比如清沈宗骞(-)在其《芥舟学画编》卷二虽然将蓝瑛定为“武林派”之首,却又将其归入“邪派”、“狐禅”之列。蓝瑛六十五岁以后,在融会贯通前人技法的基础上,自立门户,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貌。一些人将其归于浙派,或谓“浙派殿军”。比如清朝人张庚(-)在《浦山论画》中写道:“画分南北始于唐世,然未有以地别为派者,至明季方有浙派之目,是派也,始于戴进,成于蓝瑛。”然而蓝瑛本人与戴进并无直接师承,且二者在绘画风格上也大相径庭,因此更多的人倾向于将蓝瑛归于武林派。蓝瑛仿张僧繇山水图绢本设色厘米×91厘米无锡博物院藏客观地讲,蓝瑛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据一些画史记载,明末清初的大批画家如陈洪绶、刘度、蓝孟、蓝深、蓝涛、蓝洄、苏宜、周世沛、禹之鼎、吴球等人,亦都出自其门下。谢稚柳在《鉴余杂稿》中则认为:“清初扬州的李寅、王云、颜峄,甚至袁江,金陵八家中的龚贤、樊圻、吴宏、高岑、邹喆等人也均受到蓝瑛画风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42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