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巍
,字一山,号大魏、个山子、喦、嵒伯。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其作品多次发表于《荣宝斋》、《艺术品》、《中国当代绘画经典系列》、《美术》、《江苏画刊》、《迎春花》等专业刊物。也曾被齐白石纪念馆、日本白扇书道协会、宣言纪念馆、天水市博物馆、中国驻澳大利亚珀斯总领事馆、皖西博物馆等国内外机构和艺术家收藏。出版《素墨润心》、《墨问》等作品集。
一山先生花鸟、山水、人物、鱼虫、羚毛皆精,有其独特个人风貌。大写意花鸟上追青藤八大,下习吴昌硕、齐白石,后入吴悦石先生门下。作品风格酣畅淋漓,已独具个人之面貌。
山水作品学习宾老之意,独成一格,苍茫大气,风格独特。人物作品写意写实皆精,富有现代意识和浓郁的人文画风尚。鱼虫羚毛作品更是细腻精彩,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画外之音——读一山的花鸟画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38cmx71.5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12月
我曾在一幅作品的落款中题到“古人说:文以载道,我以为画亦载道。文能作般若,画能写佛心”。说的是画家要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心灵的声音,也许这一观点正合一山的意识,于是我们成了朋友。前年他出了一本小集子《素墨润心》,我给他写了一篇短文“‘一山’的画对我的启示”,在文章中我谈到社会与画家,画家与作品,作品与社会的循环,我认为一山在这个循环中享受的是宁静.快乐.轻松和超脱。正如他的小品集所说“素墨润心”。这次又受到一山的邀请,为他即将出版的画集写点什么,当即我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他的一幅幅佳作,仿佛听到了他画外的声音,便欣然接受。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22.5cmx67.5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3月
我对他的画有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他淡定的心境,二是他对哲理的把握,三是他有诗人般的情怀。这些虽然在画面中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默默地滋养着我们的眼睛,抚慰着我们的心灵。从他的画里好像看到了画家纯真高洁的灵魂。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39cmx57.5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2月
在当今繁荣喧闹的社会里,每个画家都循环在社会——画家——作品——社会之中。因此画家的心态尤为重要,心态淡定者则良性循环,心态浮躁者却恶性循环。在当今恶性循环的画家居多,他们把绘画看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把国协看成了天堂,把国展看成了云梯,成天谋划着如何通过云梯进入天堂,一旦登入天堂功名利禄唾手可得。因此他们苦心经营,废寝忘食,把自己关进画室,甚至一幅作品花一年半载的时间去雕琢制作,有的心劳成疾,有的未老先衰。社会的繁荣给画家们带来了物欲之心,物欲之心又使作品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制作,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作品,除了浮华以外再也看不出什么了,这就是艺术的恶性循环。而一山恰恰相反,他走的是一条良性循环的路,按他的艺术水准进入国家会员的行列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在查找他的资料中却什么会员都没记录,这是为什么?难道他在模仿隐士高人吗?难道是他不自信吗?还是他把画外的职务没当回事?我带着这些疑问又一次打开了他的画集,看到他一幅幅淡雅超逸的作品心里顿时豁然开朗,发现他不是在为画画而画画,他是在享受画画,就像“竹林七贤”享受美酒一样“陶然共忘机”。当他走进了画室便忘记了一切,在属于自己的艺术王国里,静静的描绘着他对天地宁静的向往,对花鸟清幽的追求和笔墨润心的快乐。这并非是我的夸张和想象,只要我们静静地看他作品的时候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46cmx35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3月
前不久我在去中国美术馆看中国某届山水画大展,从头看到尾都在压抑中,画家们画得累,观众们看得累,作者笔下的名山大川仿佛每块石头都以千万之笔磊砌而成,一幅比一幅复杂,一幅比一幅做作,一幅比一幅压抑,好像画家们在竞争,看谁用的功多,看谁用的巧多,看谁的气势压人,因此一个比一个卖力,一个比一个投机,一个比一个较劲,到头来画家的灵性没了,留下的仅是空洞的“鸿篇巨制”,我把他们喻为“新画匠派”。而在这个社会的某一个地方,总还有那么一批画家在社会与画家,画家与作品,作品与社会的循环中他们选择了淡定,他们渴望安宁,向往美好,他们用高尚的心灵创作出赏心悦目的画图,美化着这个社会,一山就是其中一位。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69cmx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3月
从一山的作品中能发现不少有哲理的东西,首先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我非常喜欢四十五章中“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教导,老子认为求大成者总会有点缺陷,这样才不会过早衰败;盈满的东西总要留点余地这样才能长久;刚直要知柔屈;灵巧而不失朴拙。这是多么辩证的思想,他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创造历史的伟人,在艺术创作上我们常常引用的“大道至简”“计白当黑”等等就是从中引伸出来的。一山的画把握了这辩证观点,他充分应用动与静.虚与实.简与繁.刚与柔.开与合.似与不似的矛盾统一,使画面丰富和谐而且充满着智慧,正应了老子“大盈若冲”,“大直若屈”的哲学思想。在一山的作品中还能体会到禅宗的思想,他自己也有过“枯墨.素纸.禅心”之说。他的画虽着笔不多,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却令人寻思,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世界的清寂,万类的和谐和人间的美好,它们把人带入了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精神世界,它们让人体会到禅语中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美好向往。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39cmx57.5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2月
一山的画里还体现出诗歌的情怀。当我在细品他的作品时好像在读一首诗:静静的荷塘里,亭亭玉立的白荷,象下凡的仙姑,摆弄着洁白的裙裳,随风飘动,荷叶携着芦草和莲枝随之起舞。一会儿蜻蜓来了,呆呆的象如痴如醉的“追星族”欣赏着“纤腰玉带舞天纱”的美妙景象,久久不能离去。一会儿小鸟来了,望着摇曳的白荷相应成趣,叽叽喳喳的唱起歌来。鸭子过来悄悄的撩开荷叶,偷偷的窥视着池塘仙子皓洁如玉的身躯。这一幅幅作品正是诗人的情怀从笔墨中再现。我更喜欢他笔下的猫,似猫非猫象只狐狸,从不正眼看世界,好像在观察人间的烟火,又好像在躲避闹市的喧嚣,我情不自禁地为之作了一首打油诗“观《窥视图》;天地逍遥一懒猫,置身枯藤乱石凹。朱门酒肉何为罕,冷眼秋风似清高。”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见春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洞泉石而思游”。我观一山的画亦有感:见白莲而闻花香,见绿叶而觉风动,见鸦雀而听鸟语,见熟果而欲垂涎。正如苏东坡在《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39cmx57.5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1月
我一直认为一位好的画家不仅能写能画,更重要的应该是一个智者高人,作品要感化人,首先自己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画家的格调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品味,画如其人。通过一山的画我看到了他的人格魅力,看到了他淡定的心态,感受到了他辩证的思维和诗人般的情怀。生活在人间烟火中的一山并无心修道,他立命之本还是他的企业,他的社会,他的商机。他的灵魂在社会实践中升华,是人间烟火铸就了他那颗真.善.美的心灵。象我国最早的农民参禅者,他们来自乡间地头,为救苦救难能舍弃一切。他们以淳朴、真挚和善良,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禅宗思想,而一山则在车水马龙的闹市里用他简洁明快的笔墨,沉稳恬淡的心态,创作出一幅幅真.善.美的图画,这其中的真.善.美就是他画外的声音。在当今大师如云的年代还有几个能把这种声音传达出来!画家的责任是什么?他们的责任是用自己的作品去滋润自己,滋润他人,滋润全人类,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山就是这样一位画家。
王满辉写于北京半尘轩
作品赏析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37cmx68.5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3月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45cmx73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1月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69cmx38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3月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规格:68.5cmx37cm
材质:设色纸张
日期:年3月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材质:设色纸张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材质:设色纸张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材质:设色纸张
一山(孙天巍)水墨作品
材质:设色纸张
1986年5月作品《秋实》获烟台市“葡萄酒艺术节美术作品展”金奖;
同年10月获烟台市“青年美术作品大赛”银奖。
1987年参与“中日青年书画交流大赛”获好评,画作二十余幅被日本著名的白扇书道协会收藏。
1988年作品《风竹小鸟》发表于《江苏画刊》。
1989年作品《风雨秋园》参加山东省庆祝建国四十周年中国画展,获得优秀作品奖。
1996年在山东省东营市举办个人画展,受到画界人士 吴门雅集】吴悦石先生师生书画作品大展。
2015年11月,举办“齐鲁放怀”一山先生花鸟作品山东巡展烟台首展。
2016年3月,举办“齐鲁放怀” 一山先生中国画作品山东巡展·淄博展。
2016年6月,当选《中国书画》艺苑弥珍版读者最喜爱的十位花鸟画家。
2016年10月,参加吴悦石师生作品展。
2017年5月,参展“岁月如歌·莱州十青年书画展暨30年回顾展”
2017年5月,参展“妙然丹青·迎花节+——当代青年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7年6月,叩拜吴悦石先生为师。
2017年11月,参展“丹青襟抱·第四届吴门师生作品展”。
2017年11月,参展“尚意·2017全国中国画(写意)作品展”。
2018年12月,参展”自性神会—吴门五人展威海站“。
2018年12月,参展“墨问一山中国画小品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