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1月18日,农历己亥年腊月廿四日,是当代著名女画家、美术教育家邵昌弟先生八十三岁诞辰纪念。为了缅怀这位在现代中国画教学和创作中勤奋开拓、毕生奉献的女艺术家,我们特编辑《丝路寻艺--邵昌弟写生作品集》出版研讨会发言摘要二期,以飨读者,并志深切怀念!

邵昌弟老师

研讨会时间:年8月17日

研讨会地点:北京画院

研讨会现场

到场嘉宾: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王明明先生,著名美术理论家、原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刘曦林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郭怡孮先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韩振刚先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社长陈高潮先生,著名画家石齐先生,原新疆美协主席、新疆艺术学院院长、画家邓维东先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鉴定家、美术批评家、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美术组原组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委员邵建武先生,美术评论家、策展人、人民网主任编辑、《中国美术报》编委、中国画学会理事钱晓鸣先生,北京画院专业画家、艺委会委员、北京画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姚震西先生,邵昌弟教授生前同事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原党总支书记杨静女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希贤先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踪念富先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冯怀荣先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彦萍女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韦红燕女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汪港清先生,及学生代表、四十年前两次陪同邵先生在新疆写生的画家杨大飞先生,著名画家李文亮先生,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创作室主任、教育委員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莫晓松先生,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张鉴先生,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吕鹏先生,邵昌弟女儿郭蕴淇女士等5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大家饱含深情,追忆了邵昌弟先生为学、为艺、为人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艺术工作者富于批判性的、有想像力的、有激情的艺术人生。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原党总支书记杨静女士发言

邵老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做的特别突出,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当中去,她在教学和管理各个方面都要求非常严格,盯的特别紧,她带八七级,就是吕鹏、赵雪春和张庆他们这班,对学生影响很大。是邵老师从教学、从生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他们,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的好学生,也为我们首师大美术学院争光。

邵老师还特别善于学习,不止是在国画的范围之内,还善于向别的专业去学习去钻研,去跟人家探讨。

她身体不是特别好,她坚持做好多关于教学改革的卡片,很大,拿到系里给主任去看,在艺术上她有自己一种想法。

我就觉得她完全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艺术。我最后去看她,她正给学生辅导,她身体已经不是特别好了,她给杨金川还讲画讲得特别细致。

邵老师不争名不争利,就老老实实地教学,老老实实地思考问题,一天到晚好像她就琢磨她的艺术,才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我觉得在这方面的话,就是我接触的老师当中,邵老师是做得非常突出的。

再一个就是她对系里的好多老师也挺关心的,什么时候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比如说每年都要这个教师的会餐,她也能帮女老师留下一些优美的照片。

所以,我觉得邵老师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老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的精力和人生贡献了艺术,为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谢谢大家!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希贤先生发言

首先我代表邵昌弟的老同学,对邵老师画册的出版表示祝贺,另外郭怡孮、郭葵对邵老师的爱的这种精神让我们钦佩。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整理邵昌弟这些东西是很费精力的。

邵昌弟的这本《丝路寻艺》,是她生命当中很小的一部分,真正我们接触当中,她更多精力是在教学上。她画画很有才气,她对美很敏感,在这个画册里头就看出来。但她很少把她这画拿出来,她很低调,并没有把她的画更多地展示给大家。

就这本画册来说,这是78年的时候画的一些东西。文革十年动乱刚结束,文革当中谈不到画画。在文革之前,很多年也是不许画画的,才开始画画,邵昌弟一出手能画到这种水平那相当不简单。所以我感觉到比较吃惊。在当时,她比较低调,当时把这些画拿出来,在那个历史条件下,那是非常突出的。

邵昌弟对工作想得比较多,点子多,敢于担当,有这么一种精神。一个敢于担当负责的老师。所以当时我们大家任命她当国画教研室的主任。这个担子很重,每年都要研究教学大纲,要带学生上山下乡,联系去哪儿?怎么去?怎么教学?怎么样让学生学到东西?邵昌弟在这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一点我们印象是非常深的。

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院长,有副院长,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教育学院也有像吕鹏这样的教授,这个确实和邵昌弟,和当时的一些老师付出的精力是分不开的。

邵昌弟这个人,在工作上非常认真负责,脑子里头整天想着,什么教学这个设计啊,教学改革啊,怎么样建立教育教学体系,这些当中她的奉献精神是非常突出的。她想建立一个体系,但没有完全实现她的愿望。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教学上,就是搞教学。她自己的画想的都比较少,所以她能画这么好,但是她这个才能没有发挥,没有发挥这方面,她的精力大部分花在教学上,怎么样能提高学生这个水平。所以学生对邵昌弟感情很深。

我觉得邵昌弟就是这么一个人。就是把精力全扑在教学上,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不高,一辈子就想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为了教学她敢担当。只要有点精力,她就不闲着,爱动脑子,她不会玩,不会放松。她就这么一个人。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冯怀荣先生发言

那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当时学校要派三个人到昌吉州一个师范学校帮他们办学,所以就去了。当然主要任务是办学,以外呢,就到外面去写生。

第一点我要说的,就是你看这书上写的几月到几月,实际上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因为我们9月份到,1月份走,总共才五个多月,我们还需要花时间去上课。所以咱们看到的这么多作品,就是在这么短短时间里画的,在教学当中她并没有画。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我们那时候到任何一个地方去都比较困难,都要自己去办。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其他条件也很差,包括住宿条件。去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给我们做向导,当时没那么多条件。我感觉邵老师,她对这一切从来不是感觉到困难,仍然是兴致勃勃。像回来的时候,邵昌弟也说了,车都翻了。因为没有坐正式的班车,为了赶时间,坐的是便车。

我跟邵老师一块画画,感觉就是她老是不满意,就跟做科研一样,很不满意,她心气很高。当时也是改革开放,三中全会还没开。这个时候她画画,老是有一种使命感。总想把自己这个心气儿能充分表现出来,要反映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使命感很强。她追求精神层面,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很高的一种状态。她自己说她老是很不满意。她总想追求那个艺术的原理,这是很难得的,不只是追求技术。

原理是什么,她不停地思考。我们谈了很多事情。对现实生活也是这样的。她看到妇女都是拿着大口袋,里面装着石头,扛着去修路;农民拿个囊,河沟里一涮就吃了,条件很差,她对中国社会充满着同情和认识。所以我感觉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她画画不是像有些人似的那种思想。

她这个人很热情,很热心,而且很诚恳。不像有些人表面的热情,这很难得。那些学生技术很差,一个县来一两个,都没画过画,学校里摆的都是三角几何形体。她那个时期写了很多,都是思考问题,对于几何形体怎么认识,她对基础这么差的学生都抱着满腔的热诚,所以她很诚恳地做事情。她不是像有些人,觉得教一下说一说就完了,不是这样。这是她给我的印象。我们一起出来,后来我才知道,如这书上写的,就是她希望能够不光是搞写实绘画,她有一种更深入的艺术原理的追求。我觉得这是她这次去新疆的一个收获。

北京工业大学王彦萍教授发言

在这个难得的机会,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讲一下邵昌弟先生的美德。

最近拿到邵先生新出版的作品集,从打开包装到看到封面装帧,一页页地翻开,读到我从未见过的作品,邵先生天然无雕琢的审美,和她自身的优雅、敬业,甚至献身精神的气息扑面而来。

记得93年因找工作,我拜访到邵先生,她的形象看着那么俊秀,带着知识家庭的学养,没有让人有居高临下的紧张。

使我最没想到的是,我们的年龄时代都不同,艺术上却有共同的想法。惺惺相惜。当时在她的积极推荐下,我被邀请去首师大开了一门叫构成课。当时邵先生和央美的卢沉先生都在倡导和实践,把构成因素引到中国画教学中,创立中国画构成的新观念新概念(二位是这方面的先行者),目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除了国画传统,还要掌握艺术规律,提高国画表现能力。但其实有些老先生对这门课一直有争议。现在事隔26年了,当年邵先生也是年近退休,但还是心无旁骛,在艺术上有明确的判断,热血激情不减,走在学术的前沿,如同冲锋陷阵的青年,这事让我对她彻底的刮目相看的。

据当时首师大党支部书记杨静先生对我说,课后她询问了每一位上课的学生,全部的回答是满意和喜欢这门课。

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记得课快结束的时候,邵先生曾经对我说:那些理解慢、一下子学不会的同学,你要想想怎么办?我是第一次教课,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总觉得学艺术感悟力是天分决定的。

但邵先生提出这个问题,使我一直不能忘记。

在今天这本画册里,我读到郭怡孮先生写的前言,女儿写的后记。

看到他们以敬畏的心情,用了五年的时间,整理出版了邵昌弟先生78年至80年的艺术思考和实践。邵先生个人也认为:这段重要的经历,奠定了她们对艺术、对教育事业、对人生的认知。

家人的前言后序,见证了邵昌弟先生除了对家庭的包容,更对中国画教育事业的点点滴滴,让我感觉到纵使任何大理论家,也难把邵昌弟先生为人和对事业的谦诚,表达得这样有血有肉、细致入微和意义深刻。

当我仔细阅读这本画册的前言后记,和先生的速写、日记,甚至拍照,我感觉是震撼的,是惭愧的。感觉我之前所理解的邵昌弟先生只是冰山一角。

我不能忘记她79年1月8号在南疆莎车的笔记中写到:劳动人民,他们用口袋背土,那么沉重的劳动,把姑娘压得看不见身段……土把头发和眉毛染成灰色。

还有在新疆叶城。79年1月7号写到:“赶巴扎的人都拥挤在广场,看不清他们在交换什么,只见灰尘和人们浑然一体,透不出气来……有多少人为了能卖出几个馍几个鸡蛋,就要在马扎上蹲一天时间。”

她笔记中还写到:”我的父母给我一个朴实的灵魂,这个灵魂决定我要对人民善良、热情,要有同情心。”

这些,让我联想到在我授课时,她提醒我,对那些理解慢的、一时掌握不了的同学,要想想办法。

我深深地感到,她的责任感,她为艺术和教育事业所付出的一切,是来自于她人性中对人生的悲悯和大爱。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韦红燕教授发言

邵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老师。她对艺术教育的学术追求是非常纯粹的,她有着踏实钻研,孜孜以求,独立分析、思考学术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攻坚精神,的确如此。

我每次和她见面谈些什么的时候,都会感到这样的一种气质。和她在一起,就好像老是在做研究。邵老师选择的是很多人回避的不好走的路。当很多人以画画获得物质利益的时候,她对绘画的深入研究的目的却是为了中国画教学。她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为中国画教育奉献了一生的精力。

最近我读了这本新出版的书,看到邵老师早年这一批新疆采风速写,我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她的速写表达了深入生活的那种热情。而且我也看到了她的手头功夫这么扎实,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艺术语言表达这种力度等等。

于是我就想,邵老师如果按照这样一个习惯的手法画下去,而且技术性这么强,会很符合所谓的正统或者主流吧。可她有勇气不这么做,她没有停留在一种熟悉的技法和视觉经验上,而是重视艺术的创造性,把重心放在了对视觉形式的思考研究上。

从她03年的《生存系列》,和12年的《盛放系列》,14年的《飞翔系列》,都能看到她的这个研究过程的最后的意义,非常了不起的一位老师,一位艺术家。

她的作品,不光是在形式上去追求,也具有精神层面的内涵。她是善于思考的人,从不甘于精神空洞的作品。比如她的《生存系列》,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一种担忧,在这我就不展开说了,但是她的作品的精神内涵是很感人的。

邵老师的变法,是需要思想、视野、勇气和自信的,这些邵老师都做到了。她在绘画上进行的这些思考变法的实践,目的是为了研究建立现代中国画基础综合训练体系。所以她不仅仅是一位画家,她更是一位有担当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画教学这些年显得浮躁,有很多问题,很多人不愿意去正视和思考它。像邵老师这样有定力,甘于寂寞,研究基础教学的人真的不多,值得我们反思自己。的确,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忽视了系统性教学的研究,各个层级内容的逻辑关系显得松散。邵老师说,任何根本的改变都是基础的改变。这个思想对当代中国画教育来说很重要很透彻。我也希望邵老师的当代中国画基础综合训练体系能够尽快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和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汪港清教授发言

我是比较早拿到这本书的,当时拿到这本书我非常非常喜欢,我马上跟小葵交流,我说书从开本到颜色,封面的颜色,到纸张的选择,就这种纸张和速写这种配图的这种调色,到里头的日记的安排,我都觉得就是一个活生生邵老师的形象放在眼前,特别喜欢,而且这些作品确实是原来都没有见过。

大三的时候,我们上素描人体课,正好邵老师来系里,我们就把邵老师拉到课堂上去看看我们的作品,她并没有就人体的结构、比例、空间这些东西提出看法,(她的看法)完全是出于对中国画的这种基础的线和势,因为我们当时画素描都是用木炭笔画,所以也是以线性素描为主的,邵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就提出画面的线和势,还有气象、画面构成等等,给我们感觉教学理念非常新颖,不是从传统素描教学体系去指导我们,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后来我们毕业留校,就我们的一些创作,我也经常求教于邵昌弟老师,就感觉邵老师对学生和对青年教师在创作当中的问题,特别敏感,特别敏锐。她能够提出多种建设性的改进方法和提高方法,令我们深深受益。

这本画册我非常仔细地看了一遍,印象特别深的就是邵老师这批速写,在构图来说,我觉得都是相当完整完美的。她在速写过程中,肯定在这方面特别有意识地把控速写画面的完整性,虚实节奏,还有线感等,而不是那种凌乱性,所以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让我们深受启发。

著名画家李文亮先生发言

我跟邵老师的接触,是从我们花鸟画高研班,那是我第一次认识邵老师。在短暂的一年学习当中的接触了解,我内心里特别深刻的是邵老师的那种温润,那种优雅,总是感觉到有一种母亲般的温暖,很多学生都有更亲切更深刻的这种体会。

在参与设计这本书的时候,我认真阅读了那个日记,里边的文字和相关图片,包括一些摄影作品,这些我以前都没有见到过,借这个机会,我比大家提前看了。在看到邵老师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特别感动。我和郭葵经常讨论设计,我就说这一代人对艺术的态度,通过她们这些写生作品、速写作品,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她们对艺术的那种态度,对生活的那种真诚,那种朴素,和对艺术的那种坚守,一种发自内心的坚守。在当下,我觉得这种力量,这种真诚的朴素的力量,显得特别珍贵。

我经常想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离开了真诚和朴素,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的东西呢?所以邵老师的意义,我们今天来怀念她,我觉得是给我们当下提供的这种真正的思考,我们的艺术是不是朴素了,能再朴素一些吗;真诚了,能不能再真诚一些?所以我觉得今天研究邵老师的这些写生,这个意义更重要。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踪念富先生发言

我想说三四句话。

我看到这个图书之后,我自己想到的就是了不起,因为这个事情做的很不简单,

第二句话,就是邵昌弟,我这个同学,我们从55年在一起,是有思想、有理想、责任心最强的一个人。她的责任心是要超过一般老师,她对学生的爱是大爱。

她不但对学生,她对我们同学都很爱。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同学叫于久洵,画画很钻研,也出成果,但是过得很穷,连画展也开不起来,衣服也穿不好。她给他在山东郭味蕖美术馆搞了一个展览,还给他置办了一套衣服,我说这就是大爱,她不是说对哪一个人有感情,她不是这样。

还有,她对同学特别诚恳,看你画的时候,你这画好就说好,你的画不好就说不好,没有那些恭维话。

这几句话是我心里话,不说心里憋着难受,本来我请杜希贤代表我说话了,我补充这几句。

赵玉芳老师发言

我跟邵昌弟是一个班的,55年入学,后来一直同班五年。

邵昌弟的人品和性格,她特别平和,待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平和;她很有智慧,像郭怡孮说的,她很有智慧,但是她很平和。她从来没有说争呀夺呀,要跟谁嫉妒呀,计较呀,她没有别的事儿。就是画画你有优点就说你优点,你有缺点就说你缺点,就是这样的。包括在最后郭怡孮夸我几句,她还告诉我,就是特别直爽真诚。她跟所有同学没有过矛盾,都是非常平和又融洽的。

这本《丝路寻艺》写生作品集内容丰富,生动,不是抄录生活,而是用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动,这是她速写的可贵之处,很有表现力。我更赞赏她的墨线线描人物创作。

她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献身于助人。我很激动,谢谢大家!

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美院博士张鉴先生发言

邵老师对我的人生观、艺术观,乃至艺术的审美价值判断都有深刻的影响。是她在我二十几岁,人生追求迷茫的时刻,给我写信,给我寄书,说你要画画。看了我的画以后,动员我,多次给我谈来北京补课学习。为了考学,她单独给我开小灶,补素描,写生,还拿出家中珍藏的画,前人作品,来指导临摹,给我改画。当然她对所有的学生,大概都是如此,都视为子女。她指导鼓励、批评、包容。她爱生活,关心社会问题。她倾心倾情实践,解决中国画艺术创作面临的问题。她有艺术追求,见爱见慈悲。可以说她是一位有人性光辉的先生,是一位人生中难得的导师,这或许就是儒家所谓的仁者。

临终前的七八天,她拉着我的手说,告诉周围的同学,趁着还有时间,还能动,抓紧做一些有益于艺术创造的事,抓紧去创作。今天的事,不要等到明天。

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创作室主任、教育委員會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莫晓松先生发言

我们特别感恩和感谢邵老师、郭老师。我和雪松两个在画院里面,经常谈到郭老师、邵老师,对我们,还包括我们的家人,都是非常关爱的,对我们在绘画上要求非常非常严格。因为时间紧,大家把我们想说的已经全都讲出来了,但是我们从内心很怀念邵老师的。谢谢大家!

胡明哲教授书面发言

怀念恩师邵昌弟先生,四十余年前,我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留校,被分配到基础部工作,邵昌弟先生是基础部主任。她对我说:在美术院校里一般老师都愿意教创作课,青年教师也会不安心基础教学。很希望你能用心研究基础课程,因为,任何重大的突破,都是基础的突破!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引领了我一生的学术研究。直今,我也没有放弃基础课程。众多艺术实践告知我:任何重大的突破,都是基础的突破。这是真理。衷心感谢恩师邵昌弟先生!永远怀念恩师邵昌弟先生!

啜大鹏老师书面发言

永远怀念卲昌弟老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我们隔墙办公

常嘻笑逗贫开心

如今阴阳分离令我痛心

欣赏了写生集《絲路寻艺》肃然起敬!

那是你艺朮的心路历程

那是你生动形象的人生追梦

那是你留给学生们的方向和足迹

那是你奉献给中国画界的赤诚

那里永远会辉映着你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光辉

你从教五十多年

身正品端

恪尽职守呕心沥血

培养了一批批英才学子

你对他们的笃情挚爱至今温暖着他们的心房

你给他们的画

你和他们的合影

他们至今珍存

你给我半个世纪前拍摄的照片仍完好如初

我看到了它就会想起你

你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你的敬业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你的艺作价值永存!

原艺术系战友啜大鹏年8月17日书

中关村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理事张栋先生书面发言

怀念恩师邵昌弟先生

邵老师,我想您!

在我的生命中遇到了郭老师一家,遇到了邵老师,对我是幸运的,我以此为光荣骄傲,以此为幸福标榜,几十年了,郭老师,邵老师对我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我也把二老当做父母一样的敬爱,在我的灵魂深处,珍藏着最珍贵的感情,只有我自己独自品尝,感受。

下面是邵老离开半年前,.1.10为我上的一节课,我想与大家重温分享。

-1-10邵老师点评:

你考虑火焰花先放下,你的能力达不到能画这么大的画的时候,你这个人很实际,但是艺术上很妄想。你现在要临摹枝干,光有花没有干是不行啊,你以后是装饰风格,但是你现在要现实一点。现在让你画白玉兰呢,就是让你反复地观察枝,它的干,你可以从小写白玉兰开始,火焰花你三年以后再画,玉兰是因为它有干,所以你要把干的部分解决一下,你要特别重点把这个补一下。我主要是觉得你自己的思想上有障碍,愿意自己早点出来,但是不下功夫真的出不来,我自己一张稿子都画了半个月了。

为什么我要你画玉兰呢,因为玉兰的本身不用加以太多的塑造,它本身就是很美的,想了半天有什么是适合你的,又是京派的,又是贵族的,又是比较成型的,不用太多取舍的,所以你认真地画,就应该能出来。你还是要走对路子。

采访李可染最后他说的一句话不是“从头越”么,实际上画一副新画都是要从头学的。

你现在就是先临摹,借别人的桥先过,过得河那边,等这些桥都走过来了,也会慢慢知道这些桥都是什么形状的,怎么走的,然后最后自己再造一个桥。你就慢慢有自己的根了。

往事如昨,邵老师把一切都献给了她忠爱的教育事业,没有索取任何报偿,我终生感谢恩师,先生永远的离去了,我永远想念我的恩师邵昌弟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郭怡孮先生发言

我非常非常感谢今天大家出席这个研讨会!特别感谢首师大、北京画院,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精心主办和筹备这样一个研讨会!今天各位专家的发言,朋友的发言使我十分感动,甚至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大家的感激,使我重新认识和学习了很多东西,也对邵昌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我的心里话。

邵昌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的艺术学子,她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她质朴、聪慧、善良,她感恩这个社会,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她的艺术人生,她非常珍惜她的人民教师的这样一个职业,她尽责了,使她从最初的热爱绘画变成了一种人生的责任。她真的像蜡烛一样点燃着自己,她播下了一些很好的种子,她用柔弱的肩膀立志为学生做一把梯子,我认为她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极限,真的像一个拓荒者一样,自觉地、不知疲倦地耕耘着。

当她开始进入艺术的起跑线的时候,她是从师大女附中,后来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到了艺术学院,到了首师大,一直到留校任教,在这段时间,我感觉她是忠实的跟跑者。跟着时代,跟着学术在跟跑。我的感觉她具有极强的跟跑能力,她能从千军万马中找到领跑者,这是她的聪慧。

从62年我们俩在一个班学习,我就感到她这方面的能力。在她进修的毕业汇报展上,卫天霖老院长给她极高的评价一个女孩子工写全能。当时我们班那么多同学,没有赶上她学的好的,真是那样。她当时临的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等等这些作品,现在看来都可以乱真。就是我们当时同学都看傻眼了。

所以她在六七十年代,她是积极的跟跑者,她在全面地跟跑,全面地补课,她一直是这种心态。她补了白描,补了速写,补了素描,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她对艺术理论的补课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所有的社会上的能够找到的那些艺术讲座,拼了命地去听,就像着迷一样,她拼命地去追求,这一段她有一二十年紧紧地跟着时代在跑。

这批新疆的写生是她深入生活后的重大的一个转折点,是她认识社会、深入民生、反映生活、锻炼技巧、总结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她给自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就像郎绍君先生提出的,那些社会问题、艺术问题、教育问题、教学问题。从这时她试探着在某些方面去做一个领跑者。

邵昌弟的终极目的是建立中国画教学的基础教学的一个新的体系,她反复地在笔记上不知道给自己提出、写了多少次,给自己提出的目标,给自己提出要求,她反复地总结,不知道总结了多少遍,理清中国画的文化要素,总结中国画的核心概念,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结构,改变一些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她提出的四个方面十六个要素的个人见解,我想将来把它整理好了以后,还是会有些用的。

要解决这么大的一个系统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她是决心向这个目标勇敢攀登的人,像郎绍君先生说的一样,她没有能够完成她的任务、她的改革。

我是她的思想的实践者,我也是她的思想的终身受益者。可以说邵昌弟先生成就了我,我的成功离不开她,离开她是不太可能。她的思想是开放的,是激情的,是改革的,是创造性的,还带有一定的批判性。这集中反映在她后期的不断实践的《生存系列》《飞翔系列》,但这些系列都没有完成,整理是很难的。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她心中深深地感谢她的学生,她最感谢的是她的学生,无论是艺师附中的,还是师院的,还是艺术学院的,还是首师大的,还是帮我带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两个高研班的同学,都给了她温暖,给了她支持,共同完成了她的研究。她把同学们当成最亲密的战友,我在这里替她表达她对同学们的敬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们的女儿郭葵,她是邵老师最惦记的人,她勇敢地承担起整理她妈妈的这样一个任务,还在继续做。孩子成长了,母亲可以放心了。

谢谢大家!

邵昌弟写生作品欣赏:

伊犁第一招待所

呼图壁农场

五零农场

伊犁文化中心站

喀什人物之一

喀什人物之一

莎车集市

喀什小学的孩子们

人与驼

在毡房外等待我们的孩子

老理发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