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对这部剧下手了。
很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悬疑剧,其实我还没全部看完,因为想留一些悬念和大家一起探索。
这是一部值得你花上一整天,什么也不做,专心一口气看完的网剧。对于悬疑剧,最好就是中间不停顿地观看,以免思路被打断。
它就是《猎罪图鉴》。
也许有的朋友已经看过了,因为网上已经讨论得非常热烈。
可是,我还是想写下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01
曾经,我梦想成为一名警察。
从警校毕业,阴差阳错做了别的工作。可是,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造化弄人,一个学美术出身的文艺少年,因为一次意外,成为了一个警察。
他叫沈翊,年龄在剧里并没有透露,看上去应该在27岁左右。
沈翊是一个在绘画上非常有天赋的少年,他有一个特别的才能:三岁画老。
也就是说,他能够通过某个人三岁时的照片,画出他成年后的样子,而且相似度达到90%。
他不仅能够“三岁画老”,还可以根据“老”画出年轻时的模样。
但是,他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这个才华,竟然害死了一名警察。
有一天,一个神秘的女人找到沈翊,给了他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三岁的男孩子。女人让他按照男孩的模样,画出他35岁的样子。
沈翊在墙上画出来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没过多久,公安局的雷队长被谋杀了。
对方正是根据沈翊的画像,找到了35岁的雷队长。谋杀的原因不明,真相应该会在剧情的最后才揭露。
而沈翊,背负着内疚感,决定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故事的结局。
他剪去了文艺青年的长发,到警校当美术老师,并通过考核顺利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警察。
从此,他的身份是警察队伍里的“画像师”。
这部剧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你会觉得自己在“艺术熏陶”与“侦查破案”的水乳交融中遨游。
剧里有两位男主角。
一个是通神天才的画像师沈翊;
一个是业务精通的刑警队队长杜城。
沈翊原本是画艺术画的,他的扮演者是檀健次。与一般的警察形象不同,沈翊文质翩翩,脸很秀气,身高约莫1.7米(官方公布1.74米),人比较瘦小。但是,这种书生气很符合画像师的气质,尤其是沈翊的眼神,似乎能够将隐藏在人脸背后的谎言识破,直击人的心底。
而杜城刚好相反,他由金世佳扮演,高大威猛,是非常典型的警察形象。杜城身高1.89米,身手矫健,智勇双全,歹徒见到他都要避让三分。
这两个人,从一开始对彼此抱有成见,到后来情同手足般合作,共同破获了多起扑朔迷离的案件。
02
故事介绍了不少世界名画,而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名画背后隐藏的秘密。
学美术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古典名画不仅仅是艺术的抒发,更是历史的见证。
电视剧的开篇,沈翊在大学课堂上授课,讲的就是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马拉之死》。
从这幅画中,你能找出三个“谎言”吗?
这是沈翊给学生们的作业,解读名画,必须要了解背后的历史与细节。
第一个谎言:马拉早年为了躲避追捕,曾经长期躲在下水道里,这使他原来就有的慢性皮肤病加剧了,为了缓解病痛,他在家办公,每天泡在带有药液的浴缸里。但画中马拉的身体却很干净?所以,美化过的死者身体,是第一个谎言。
第二个谎言:凶手在哪里?验尸报告上写,凶手在案发现场被抓,但画中并没有她。因此学生也提出,在马拉被刺杀后,科黛(杀害马拉的女人)完全没有要逃离现场的打算,而是在现场宣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束手就擒。被抹杀掉的凶手,就是第二个谎言。
另一幅《马拉之死》
第三个谎言:马拉之死本身。从一开始,画家就在欺骗所有人,关键的秘密就在马拉手中的便签上,写的是科黛在向马拉求援,马拉正准备资助她。可现实并非如此。马拉在遇害之前,给世人留下的最后文字,竟然是一份处决名单。这才是隐藏在便签之下的真相。这份处决名单里,写着马拉准备铲除的异己的名字。而科黛孤身进入险地,就是为了阻止马拉的杀戮。科黛曾经在法庭上说,我杀一个人,是为了拯救十万人。
原本内容的一处小小改动,便让马拉从一个杀戮者变成了一个慈善家,让一个女英雄涂抹上了污名。绘画中的历史、现场,都是真假混杂的,我们可能要花上一生的时间去分辨。
在没有照相机的时代,画家手中的笔就是记录现场唯一的工具,他们应该忠诚于现实,还原真相。
知识延展:
《马拉之死》现藏于比利时皇家博物馆,是法国大革命时代最著名的画作之一,可能也是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最重要的作品。画中的人是被仁慈、正直和无私的爱国情怀所美化的人,皮肤的色调如同冰冷的石头,马拉身上的伤口醒目、细致,如同十字架上耶稣身上的伤口。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幅画作。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它是维米尔的代表作,也是他的作品里最特殊的一幅。
这幅画的背景是很深的颜色,非常像苹果手机的人像摄影功能,使美女特别突出。少女的身份至今也没有定论,有的说是维米尔的情人和佣人,但也都没有证据。
很多人都会被少女左耳佩戴的泪滴形的珍珠耳环吸引,画家特意将珍珠耳环处理成在少女颈部的阴影里若隐若现,反而成了整幅画的亮点。
沈翊说,那其实不是真的珍珠,而是两撇白色,维米尔是利用人们的错觉,欺骗了人们大脑的枕叶,以为那是珍珠。在超高精度显微镜下,耳环与少女耳垂并无衔接。
果然,这幅画暗藏的机关,就是这抹白色。所以剧中出现这幅画的时机,医院院长的暗室,“珍珠耳环”就是打开暗室的按钮。
这幅画在当时象征了突破性和情欲,医院院长做“坏事”的背景。
与这幅画对应的是“整容性侵案”,女孩爱美,为赢得好感,选择“整形”;而在中世纪时期,珍珠耳环也是少女变美的手段。那整容技术恰好就对应上了那颗“珍珠”。因此这幅画的出现,也就揭示了凶手本身。
还有一个案子,摸骨画皮。
凭着一副人骨头,就能还原她生前的样子,简直匪夷所思。
但是,这其实在几千年前就可以做到了。
剧中的校园埋尸案中出现了《九相图》,沈翊通过参考九相图之后,从头骨反推至活人的面容。
什么是九相图?九相图是指人的肉体在死后,在火化之前可能呈现的九个阶段的样子,分别是:膨相、坏相、血涂相、脓烂相、青相、噉相、散相、骨相、烧相。
学过《法医学》的同学都应该知道,这代表着人在死后不同阶段的状态。
沈翊就是根据骨骼,模拟出皮肉走向,用橡胶(或者橡皮泥)一点一点地还原出死者生前的模样,然后在纸上呈现出完整的五官。
知识延展:
摸骨术就是从接触、抚摸一个人的头颅、手骨、身体骨架等等,就能判断其个性、喜好、能力、专长、格局、及未来成就等等的一种学问.相对来说流传比较少,知者人不多。摸骨相对于来说是种体相,一般人面相可整容,但骨相很难改变。
03
你觉得我以上说的是废话吗?
如果少了这些与艺术相关的渲染,这部剧的精彩程度将会大大减弱。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通过完整的影像锁定犯罪分子,即便找到了DNA,也难免遗漏于数据库。
寻找一个嫌疑人,犹如大海捞针。
而画像师,却能够利用点滴线索,和目击证人的描述,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还原犯罪分子的相貌。
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电视剧并没有神化这个职业,“沈翊”的原型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他就是山东省公安厅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一个能三岁画老、摸骨画皮的画像师。
三岁画老,是年,林宇辉帮助被拐父母找回亲生儿子的故事。
亲生父母手中只有两张孩子3岁时的照片,时隔22年,林宇辉根据这两张照片画出了孩子长大后的模样。通过模拟画像寻人之后的DNA比对,找到了当年被拐的孩子。
刻骨寻人,是27岁的中国赴美交流学者章莹颖在伊利诺伊州失踪的故事。
林宇辉根据国外警方提供的三段远距离的模糊画像,画出了嫌疑人的相貌。在这三段视频中,嫌疑人全程没有下车。一段是嫌疑人在路边接章莹颖上车,另外两段是车辆在公路上面行驶,整个过程嫌疑人根本没有下过车。
但是就是凭借着模糊的信息,林宇辉画出了嫌疑人的画像,国外警方凭借此画像成功抓到了嫌疑犯,并发现真人和画像相似度高达80%!
《猎罪图鉴》官方曾提到过一个人,那就是画像师林宇辉,他与主演檀健次的互动很多,与《猎罪图鉴》官方的互动不少,甚至还参加了该剧的直播。所以,不难发现他就是沈翊的原型。
真正的幕后英雄,寻找线索的高手。
04
死人不会说话,但证据会。
世界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案件发生,虽然刑事侦查人员和鉴识人员可能花费很多时间、精力、人力、经费,进行犯罪案件侦查,但很多时候都无法顺利侦破。
可是,现代福尔摩斯李昌钰说过,凡发生必留下痕迹,证据总有说话的一天。
冥冥中自有一股伸张正义的力量,有时只是需要一点时间,等时机到了,真相一定会大白……
这是正义者的使命,是警察的天职。
在迷雾散开之前,所有的答案都扑朔迷离,让人看不清出口。但是,侦查人员的工作,就是通过仅有的一丝丝线索,用智慧、专业、努力揭开虚伪底下的真相,让我们一步步靠近出口,还原一切真实。
哪怕是面对死去的人,也要给他们一个交待。
就像那些历史名画,为什么会流传至今,还被人传颂和赏析?
那是因为,它们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以及未解开的谜团。
我们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画家创作下来的作品,也许是经过修饰与掩盖后的呈现,但是,他一定会通过某种方式暗示世人,那一段真实的历史。
只是,这需要我们透过双目所视,用心去发现。
《猎罪图鉴》在开播之后,热度直线飙升,曾经一度超过了《人世间》。它是国内悬疑剧的一道闪光,从画面的质感、到配乐、到演员都无可挑剔,最关键的是,引人入胜的剧情贯穿了整部剧,让一部悬疑剧拥有了灵魂。
现实中,侦破一起案件,可不仅仅依靠某一种角色就能办到。
剧里的画像师被披上了主角光环,但是其他侦查员同样值得歌颂。
单凭沈翊一己之力,他再神也斗不过犯罪分子。如果没有痕迹检验、法医、技术侦查等配合,是不可能完美破解任何谜团。
警察,不止是战斗在一线的陀枪者,也是默默付出的执笔者。也许,他们拿着的是手术刀,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指向真相,捕猎罪人。
最后,致敬所有警恶惩奸的正义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