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独孤飞雪书画院副院长愣严山人所做,本着弘扬中国绘画艺术,搜集并整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上有所造诣的书画大家为宗旨,而努力奋斗;今儿咋们就一起了解中国当代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家潘天寿。
潘天寿这位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家,在各方面做大也是足够优秀,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诗、书、画、印四绝,文学修为也不含糊,对于中国绘画史的研究及其精通,按理说中国画在他这就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只因天灾人祸他的著作大多损毁,如今看到的只是很少一部,这是文化艺术之损伤。
潘天寿的艺术博采众长,在集众家之长后经过自己不懈努力之后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魄人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擅画寓意花鸟及山水,远师徐渭、朱耷、石涛等人,近受吴昌硕影响;亦画人物,并长于指画。书法从锺繇、颜真卿、史孝山入手,后学秦汉、魏晋碑文,足以说明他在绘画艺术上所投入的精力是多数人难以企及的,今浮躁之人哪有这份心思。
潘天寿曾经担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从小自学书画篆刻,后来得到经子渊、李叔同等老师的指导。先后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一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师者应当如此。如今多数老师学艺不精,借皮毛功夫就敢伟人师者,这岂不是误人子弟。
他曾经为了把教学搞好,刻意到别国借鉴学习。曾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了我国后来学习绘画之人。
潘天寿从《芥子园画谱》及数本名人法帖入手,从这部书中走出的大家很多,像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等,当然这些大家的成功不仅仅因为这部书,这部书仅仅基本而已,自清代以来不住有多少人临摹过他,但成名的却寥寥无几。这就得思考什么原因了。前面说过画画只是技术上的活,即是画得再好那也是匠人,欲成大师并不在此。
人的生命有限,没有必要到处追求素材,只要艺术修为到,处处为素材;因此还得从本质上来。中国的绘画有它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学习中国的艺术,应以中国的方法为基础。一方面向古人吸收技法,另一方面从自然界的生活中提炼精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不求表面的形似,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墨为五色之主,然须以白配之,则明。
对于中国画的构图潘天寿有一套他的体系,然而他是对于传统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应当好好研究。他的疏、密、虚、实、等都为构图所苦心经营的因素。古人讲“书画同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潘先生对书法功夫很深,经常临读碑帖,兼长各体,包括文字组织结构不同的“字体”与后世艺术风格不同某一家某一派的“书体”。作为画家不但要画画,还要有一手美的书法。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
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所以我们不应该忙于对绘画题材的选择,应当加强自已艺术修养,在艺上下足功夫,术可在短期达到,唯独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