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山风和煦的秋日下午,父亲坐在香山碧云寺的跨院里,和我说起他儿时的一段经历:
我的爷爷钱学熙是北京大学西语系的教授,专工英国古典文学,性情冷酷,教子极严。一次,他要求父亲用英文散文诗的形式进行写作练习,父亲感到痛苦不已,为此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突然,他发现一缕阳光从木窗的缝隙泻下,几粒尘埃上下翻飞,此情此景,让他心有所动。没过多久,父亲就用英文散文诗的形式描绘了这看似“平淡”的画面。上交“作业”时,父亲注意到爷爷表情的剧烈变化,开始忐忑不安,继而胆战心惊,心说:“完了,这英文散文诗让‘尘埃’给搞砸了。”父亲静静等待“最后的审判”和无情的巴掌,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爷爷的大笑,这让战栗中的他更加无所适从……
“太美了!”父亲听到了从未有过的赞美。收获“意外的赞美”,让父亲明白了何为“美”,也开启了他追求美的一生。
这追求美的一生,成就斐然,尤其是在雕塑的创作和教学上,父亲用力最大,获誉也最多。
《大路歌》是父亲在年于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创作的毕业作品,得到苏联专家的一致首肯:“自此中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国家的雕塑家。”父亲创作《大路歌》时,受到巡回画派和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影响,并首次尝试以雕塑的形式,将国家意志、民族精神的巨大能量与美的能量进行同频同构。大锐角倾倒的三角构图,融入了父亲对美的强烈追求,凸显出中国人民追求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高尚精神。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美”极其敏感,这使得他能精准地发现美、把握美。美是有能量的,人的情感也是一种能量,它们都是自然界最原始的存在。父亲认为艺术家不仅要有美的情怀,也要善于发现美,而后再以艺术家特有的才能,把美用最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让更多人获得美的能量——这是艺术家的工作和使命——艺术家从来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的人。
《李大钊纪念像》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的大钊公园,高约四米,宽约八米。这座纪念像不仅是父亲从艺道路上的里程碑之作,也是新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父亲积极践行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艺术要走向民族化的文艺创作思想,大胆采用天安门的建筑样式构图,并且借鉴传统摩崖石刻造像的形体归纳方法,将李大钊先生刚正不阿、“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完美地展现出来。
李大钊纪念像钱绍武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大钊公园
父亲认为,“美”在早期人类活动中就有所体现,最初大多集中在祭祀的巫术活动,他曾不无感慨地说:“美术就是巫术啊!”巫术在狩猎、农事、战争等重大的场合才会出现,“礼”由巫术演变而来,并在后来形成“礼乐”;“巫术”里有神明,这个“神明”,父亲觉得就是“美”。正如上文所说,美是有能量的,人的情感也是一种能量,中国人追求的“天人合一”,就是将美的能量与人的情感能量相交融,使其同频共振,形成通路。无论是远古的巫术,还是从巫术中发展出来的美术,都是通过感知美的能量,创造美的感受,提升人的审美境界。
李大钊先生自带美的能量——他不仅刚正不阿,更有“铁肩担道义”的风骨;既在相貌上与中国的传统审美相契合,也在情感上继承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西方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对比之下都显得纤弱,很难与这样伟大的美同频。据父亲讲,为创作这件作品,他思考了很长时间,最终联想到天安门宽大而稳定的建筑造型,那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只有把肩膀“拉开”,形成夸张的横宽构图,才能把李大钊先生的“铁肩担道义”体现出来。中华民族传统美的内涵、李大钊先生的美的道义、父亲的美的情怀通过横宽构图达到高度统一,美的力量同频共振,直抵美的境界。
百年前,中国有“造像”而无“雕塑”,“雕塑”这个词汇是舶来品;和西方一样,其中多为宗教造像。中国造像一直带有东方的审美样式及特征,尤其是摩崖石刻的造型方法,与西方的写实技法截然不同。在创作《李大钊纪念像》时,父亲特别注意造型方法的归纳,这种归纳凝集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几千年来美的精髓的聚合,它能与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那种美的能量产生共鸣。
父亲对美的感悟、对艺术的理解,与他的经历有关,他曾说:“只有背熟这些古典著作,它才能成为你灵魂的一部分,我是从《大学》《周易》等学起的……”
当时,年仅八九岁的父亲跪在垫子上,大声背诵《大学》,在他旁边坐着一个老先生,专门监督他背书。老先生姓杨,年逾七旬,为清末拔贡,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父亲的姨公。原来抗日战争爆发后,爷爷钱学熙在四川和重庆帮助著名学者熊十力翻译著作,因两人脾气秉性不相投很难继续合作,便又举家迁回无锡老家。爷爷不愿为汪伪政权效力,更不愿自己的孩子在日本人开办的小学读书,便把他寄托在杨家姨父的家中,自己到上海光华大学教课。从那以后,父亲就跟着姨公学习古文,同时拜学者秦古柳为师学习中国画,秦古柳先生提倡“琴棋书画气功武术同修”。四年光阴匆匆而过,父亲不仅熟记四书五经、临摹了大量书画,还练就出强健的体魄,平日开口闭口都是“之乎者也”,连用毛笔写信也是通篇文言文,完全一副古代文人侠士的做派。奶奶甚是忧虑,孩子变成“小古董”,以后可怎么谋生?考虑再三,便把他接到上海学习英文,而后又带他去了北京。
北京大学红楼距离国立北平艺专很近,父亲常常跑到董希文先生的课堂旁听,由此结识了杨辛先生,这期间他还与汤一介先生在私底下成立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后来,没有学历的父亲自制中学文凭参加国立北平艺专的入学考试,因专业技能、古文写作和英文写作满分,被校长徐悲鸿破格录取,得以接受正规教育。在校期间,父亲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两年后他又从留学苏联的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被送往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在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接受了为期六年系统而严谨的训练,又使他受到西方艺术的洗礼。
这段特殊的经历,也在父亲的绘画和书法中留有深刻的痕迹。
父亲的绘画包括素描、速写、线描、色粉画、国画等多种形式,异彩纷呈,尤其是肖像素描,成为不少人学习美术的经典范本。他的肖像素描有时像石头一样坚硬、结实,强调重量感和体积感;由于受过传统艺术的滋养,有时又糅进凝练的灵动、写意的磅礴、刀削斧劈的洒脱等,富于变化。父亲肖像素描的精妙,更在于他能运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单调感。正因为美一直都在父亲的灵魂里激荡,他又随时随地捕捉人间百态,把那些珍贵的瞬间用最美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他才能在坚持“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的原则下自由表达,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不断咀嚼别人的灵魂,然后通过对别人人生的感悟、体会和同情,把这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瞬间表现出来。”
其实美的能量并不神秘,人人可以感受得到;对美的体验,也是人类的本能,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文学、绘画等,都充满美。不过多数人对“美”的理解较为片面,同时又极易被西方美学理论带偏,从而忘记美的原始出处,就更不会想到它是量子时代经常提及的能量、频率、共振。也许在父亲这里,科学与艺术终于走到一起了吧?
书王维《使至塞上》句钱绍武
除了三四年级之前身处“新学”体制,父亲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准私塾里接受教育的。从师秦古柳先生,使父亲不仅打下篆隶楷行草的童子功,还早早体味到碑学和帖学的韵味,养成了书法爱好;秦古柳先生每每以书法自娱的样子,在父亲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记。与他人相迥异的成长经历,造就了父亲深厚的学养功底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形成自己的书风;从事雕塑创作,更让他的书法融入了雕塑风格。父亲的书法或大气雄浑,或龙飞凤舞,或端庄典雅,可以说“幻化无常”,这种书体被业内人士称为“钱体”。父亲认为如果让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存在,艺术家就必须让书法的表现形式丰富起来,不同的情感必然造就不同的美的表现形式;这不仅要求艺术家写一手好字,更要求艺术家通过书法来展现人的情感。凡固守一种书体的书家,最多只是写了一手好字,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家。父亲称书法具有音乐性、舞蹈性与建筑性,这是他通过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反映了美的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记得父亲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书法是他的“心电图”、他的“卡拉OK”,为此他每天都练习书法,以保持对美的敏感度。他说书法艺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书法品格就是人的品格,他还说临摹古人碑帖是汲取中华民族美的能量最便捷的方式,中国历代的优秀书法作品集聚着丰富而强大的美的能量,字里行间传递着中华民族美的灵魂。
美的能量促使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它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就像甲骨文中的“美”字,就像三星堆的青铜神树那样扎根大地、枝繁叶茂。凡是违背美的能量,最终都将被抛弃。在父亲眼里,处处都是“美”,处处都有能量,时时刻刻都会感到欢欣——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把人的情感和美的能量连接起来,让灵魂有归宿,让人们不再迷茫。
感谢父亲,我永远会记住:以美铸魂,坚守初心。
(原标题:以美铸魂)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钱瑞泽
流程编辑:L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