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从山西引漳河水入林县,我们用最简陋的工具,在太行山上修成了全长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虽然我今年已经74岁了,但在当年修建红旗渠时,我是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
我是在电视上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纪念馆的消息。总书记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听到这些话,我内心非常激动。
10年修渠过程中,不少人献出了生命,其中就包括我的父亲。我13岁接过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到现在都记得母亲说的“不把水带回来,就不要回这个家”的话。
刚到工地时,我每天就是把用秃的铁钻收集起来,到铁匠炉上磨尖钻头,再背回工地让大家用。后来我不断摸索,并请教工地上的前辈,学会了放炮、石匠、铁匠这些技术活。
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年,红旗渠修到了我的家门口——桂林镇南山村。到现在我都记得,参加完红旗渠建设劳模大会,我随着奔流的渠水跑回家,进门就喊“娘,我把水带回来了”,母亲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修渠10年,我在工地上待了9年。如今,我的儿子在林州市合涧渠管所工作,负责管渠护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早已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
年轻时修渠,现在老了,我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红旗渠的故事,传播好红旗渠精神。在红旗渠干部学院,我把红旗渠的故事讲给很多人听,他们还会主动向我请教更多故事的细节,我感到很欣慰,觉得大家都真正听进去了。
红旗渠精神的传承,离不开青年人的努力。我希望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干部,能够做到“处处想百姓,事事为人民”,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谢建晓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阿娜整理)
继续用心用情讲好红旗渠故事
□林州市副市长、红旗渠干部学院名誉副院长李蕾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10年奋斗,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的一条绵延公里的水利长渠,也因此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鲜活事例。这次能够近距离地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红旗渠的故事,我内心感到非常自豪、骄傲和激动。我想这样的感受也是百万林州人共同的心声。
在听取红旗渠修建过程时,总书记非常专注,他详细询问了当年修渠的细节,并对在当时经济条件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林州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修成红旗渠的壮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总书记对于红旗渠的高度评价,是对林州后辈最大的鼓舞和鞭策。我想,正如总书记所说,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我是一名林州人,家里曾有三代人参加过红旗渠工程的修建,特别是我的母亲,她是第一代红旗渠精神的宣讲员。我是听着红旗渠故事长大的,也有幸成为一名红旗渠精神的宣传工作者,在一次次宣讲中感悟和感动,也在不断成长中更加投入和热爱。红旗渠精神镌刻在一块块太行山石上,融入一滴滴红旗渠水中。我愿做红旗渠里的一滴水,继续用心用情讲好红旗渠故事,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更加闪耀出彩。
总书记强调,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秉承先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把红旗渠景区建设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让红旗渠精神更加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谢建晓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之甜整理)
做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传人
□红旗渠干部学院培训部青年教师李媛
我是红旗渠干部学院的青年教师,也是一名“渠四代”。看到习近平总书记10月28日到红旗渠视察的新闻后,我和许多林州人一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总书记在红旗渠畔的讲话深深地触动着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太爷爷,想起了那段战天斗地的光辉岁月。
红旗渠开始修建时,我的太爷爷李贵是林县县长,担任着红旗渠建设的后勤总指挥长。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各种物资极度短缺,但是“有需要,找李贵”是他响亮的回答。修渠时,炸药极度短缺,省委将原洛阳地区固县水库下马后留下的一批炸药、雷管无偿批转给红旗渠使用。太爷爷迅速带领数百人,用小推车、马车、拖拉机翻山越岭全部运到了工地上。为了能让一线人员吃上东西,太爷爷殚精竭虑,他的担当一直深深地震撼着我、教育着我。
作为“渠四代”,我非常幸运能在红旗渠干部学院担任教师,延续几代人对红旗渠的记忆与情怀。三年来,我向来自大江南北的多名学员讲述过红旗渠的故事,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式教学等不同方式的讲述,学员们被红旗渠精神震撼着、感动着。让我最开心的是,学员们的感动不仅仅在课堂,回到工作岗位后,很多人会把红旗渠精神对他们带来的帮助和我进行交流,让我切实感到了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给人以星火者,必心怀火炬”,面对不同的党员干部、企业高管、青年学员,为了让大家充分了解红旗渠故事,我常去拜访修渠老人,了解他们在修渠岁月的艰苦奋斗。我也不止一次站在红旗渠厚重的渠墙上,现场讲授前辈的修渠故事,在讲述、感悟中也把一条精神长渠缓缓流进了学员心田。
作为青年一代,我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在新时代的答卷上留下红旗渠精神传人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谢建晓李旭兵整理)
愚公移山精神永不过时
□济源市思礼镇水洪池村原党支部书记苗田才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安阳考察时提到“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年挖山开路的艰苦日子,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认识,那就是愚公移山精神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永远都不会过时。
俺村海拔米,是我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村里没有通往山下的公路,村民过着推磨捣碓、砍柴刨地的生活,出门靠爬山,运输靠肩担。
作为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我认为“要想富,必须先修路”。而修路需要巨额资金,怎么办?我们全村集资,有的把姑娘的嫁妆卖了,有的把耕牛卖了,共集资多元,开始向群山发出挑战。
全村人签订了修路契约,凡年满16岁至60岁的男性村民全部上路,自带干粮和工具,修路所需的炸药等物资由各家筹集。看到乡亲们冲天的干劲儿,我想,老愚公移山只有他一家几口人干,俺全村人一起上,就不信出村的公路修不通!
年冬,我带着48个男劳力,踏着冰雪,拉着粮食和铺盖卷儿,带上铁锹、钢钎,开始了挖山修路。
经过10年苦战,我们共打通3条隧道,终于修通了近14公里的盘山路。后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又用6年时间将“平板车道”拓宽成现在的“机动车道”。
路通了,村里也发生了大变化。俺村积极发展休闲观光、研学旅游、绿色农产品等产业,年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村里不仅通了水电网络,家家还用上了现代化的电器,村民过上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富裕生活。
我今年77岁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相信,无论干啥事,只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怕困难、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干成。(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樊霞成利军整理)
弘扬红旗渠精神谱写出彩新篇章
红旗渠如巨龙般蜿蜒起伏。本报资料图片
□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张守四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没有房子就住山洞、睡席棚,没有锅灶就啃冷窝头、喝山泉水,没有机械就用锤子、铁钎、双手……红旗渠的修建,充分展现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力证明了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红旗渠是彪炳史册的纪念碑,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红旗渠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传承。红旗渠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党领导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有力见证。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与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高度契合,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优良作风,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是一面闪耀着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光芒的旗帜,永远不会过时。
美好生活从来都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殷殷嘱托,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办成了一件件想办的大事要事,迈上了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强调“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为我们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河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增添了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十年跟拍红旗渠本报老记者魏德忠带你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亚芳
20世纪60年代,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苦战10个春秋,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公里的“人造天河”,也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时任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魏德忠跟随红旗渠的修建,进行了长达10年的拍摄,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时隔半个多世纪,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近日,魏德忠老先生接受了记者专访,让我们与他一起,通过历史照片重温修建红旗渠的峥嵘岁月。
回顾数以万计历史瞬间,震撼之余皆是感动
翻开摄影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映入眼帘,魏德忠的记忆也被拉回了那个冬天。
年2月,26岁的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魏德忠,随报社采访团一行来到了林县太行山区,原本为报道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山区建设情况。当时他走在半山腰,俯瞰山下,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数以万计的工人正在源源不断地将修渠用的石料运往工地。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愚公移山吗?这就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魏德忠感慨着,随即拿起相机,记录下了这振奋人心的一幕。
这幅作品便是魏德忠当时在林县拍摄的《移山造海》。也正是那一刻,让他下定决心留在林县进行长期采访。
“我当时采访了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年的红旗渠排险突击队队长任羊成。”说着,他拿起手中的摄影集,画面中的任羊成手握麻绳,缺失了四颗门牙,但笑容灿烂。
当时修渠工地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魏德忠介绍,在一次除险任务中,山上有很多碎石不停滚落,任羊成躲避不及,一块碎石砸到嘴上,他被砸掉了四颗门牙,鲜血直流。情急之下,他只能忍痛自己把四颗门牙拔了下来,用口哨与崖上取得联系。
“这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勤劳勇敢的作风令我十分感动,我当时想,既然拍,就一定要拍好,让全省人民都来学习林县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魏德忠说。
红旗渠排险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长期吊在山体上作业。“近距离拍摄找不到角度,我只有站在他们对面一个小的悬崖上拍照,腰间同样系上绳索,逆光拍出剪影。”魏德忠用镜头定格了一个个凌空开凿的身影,他的作品《凌空除险》就此诞生,生动记录下了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开山劈石的鲜活故事。
赓续红旗渠精神,做新时代“敢拼”青年
《红旗渠工地铁姑娘》是《红旗渠》系列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画面中的四个人物,身着粗布衣,她们双手粗糙,垫肩宽厚,身背铁链,肩扛木桩,笑容淳朴灿烂,生动再现了劳动人民的时代精神风貌,成为红旗渠精神的标志性影像。当时盘山村四个年轻姑娘,一起在羊肠小道上运料,四个人抬着大石头行走艰难,放下大石头休息时,魏德忠说:“姑娘们拍个照吧!”她们轻松了许多,开心地笑了起来,垫肩上还搭着拉石头的铁链子。
魏德忠抓拍下了这个精彩瞬间,他说,在姑娘们看来,把石料运到工地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张照片,表达出了她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精神状态。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着我教育着我,我带着感情采访拍摄,想把人民最真实的精神状态反映出来并记录下来。”魏德忠说。
遗憾的是,他两年前回访时,四位铁姑娘已经走了两位。当年的少女如今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年年底,这幅作品通过公益活动义卖筹集到了2万元,魏德忠委托中国摄影家协会,把这笔钱作为慰问金转赠给两位仍健在的“铁姑娘”。
谈到红旗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魏德忠表示,年轻一代要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