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篇百家号文章写过,在公元年,农历2月21日,徐霞客成功登顶中岳嵩山太室山峻极峰(海拔米),当夜抹黑下山后,在太室山山脚下大法王寺留宿。

今天,就让我跟着徐霞客的足迹,去探访近两千年的古刹大法王寺。

大法王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北五公里的嵩山玉柱峰下。大法王寺三面环山,远看就像是椅子的靠背里面,长出来层层叠叠的建筑物一般,再加上寺院里古树参天,更加衬托出这座古寺的神秘。

大法王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距今已有近年历史,计算起来。该寺比附近的少林寺还早多年。

大法王寺是汉明帝专为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译经传教而建的,唐朝和宋朝时期,该寺香火旺盛,规模很大。

大法王寺门前比较开阔,立有一块巨大的石碑,建筑布局也采用递进院落,借着嵩山山势,建筑物一步步往山腰上延伸。

据观察,该寺院和其他寺院还有区别之处,就是钟楼和鼓楼没有在第一道大门院墙外的两角,而是设置在里面,这样的寺院建筑格局我感觉很奇怪,究竟是何种缘由,至今未解。

在大法王寺的寺内,有两株树龄达余年的古银杏树,相传为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亲手所植,这两株树也可以说和寺院同龄。

据导游介绍,该银杏树高约40米;枝繁业茂,每逢银杏树长到深秋时节,满树黄叶,远观如一片金色的大伞悬浮在寺院的上空,将大法王寺衬托得更加古朴庄严,这两棵银杏树早已成为嵩山景区里的网红打卡地。

在法王寺内,可看到一景“嵩门待月”,该景被称为中岳嵩山八景之首。据导游介绍,法王寺上方嵩山太室山顶有座山峰,形若拱形的大门,古时候到现在北当地人称为嵩门”。每当农历8月15日中秋节,天气晴朗时,一轮圆月从嵩门升起,在法王寺大殿台阶上,可以看到皎洁圆满的一轮明月。

大法王寺内分别设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圣人殿、白玉卧佛殿等建筑物。在白玉卧佛殿内,有一尊体重约36吨的缅甸白玉卧佛,是河南省最大的白玉卧佛。

大法王寺因为年代久远,现存有多座隋、唐、元、清时期佛塔。

大法王寺北旁有座六角形七级砖塔,系弥壑澧公和尚塔,高约11米,周长7.8米。塔身刻有多种花卉图案,工艺考究。

在法王寺后山腰上,有一座隋代密檐层15级方形砖塔,高约40米,周长28米,塔体壁厚2.13米。塔身密檐层层外迭,迭出塔身最宽者约90厘米。另外,塔身的高度和宽度由下而上递减,呈抛物线形,从此塔可以看出当时建筑工艺很精湛。

在密檐式隋塔附近,还有3座唐塔,这几座塔均为四角形单层砖塔,塔身雕刻有莲花卷草、飞天浮雕等图案,唐塔至今保持着初建时期面貌,也可以说保存十分完好。

在大法王寺附近,还有一座元代六角形七级砖塔,高约6米,周长7.2米,全部用水磨砖垒砌。这一座塔也是登封市域中雕刻精美的一座元代砖石墓塔。

据资料显示,文物部门曾对大法寺佛塔地宫进行发掘,出土了世界罕见的“飞天舍利盒”和“舍利子”及三颗“佛牙”等20多件国家一级珍贵文物。此外,还在地宫中一口密闭水缸里,发现一尊国内罕见的趺坐真身包骨像,彩绘袈裟依然可辨。

站在河南登封市中岳嵩山半山腰,再次回望刚刚走出的大法王寺,还是对它充满着神秘和好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