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历史上有一则故事,说是唐大历二年,官至京兆少尹的河南人毕宏,画树石非常好,《历代名画记》说他“树石擅名于代。树木改步变古,自宏始也”,并对后人有一定影响。作为有不凡成就前辈画家的这位毕宏先生,有一回见到张操的画,大为骇异,于是下问,向张璪请教。张璪回答他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的这两句话,成为了自此以后的中国画山水画家艺术实践的指导原则,评价画家高下的标尺。
我们不能轻易说这两句话导致了两种画风的产生:画师画和文人画,但我们可以用这两句话来概括这两种画风:画师画重师造化,文人画重得心源。我们今天也常能听到,崇尚前者画风的强调前一句,实际也就是所谓“师法自然”;崇尚后者画风的,强调后一句,实际上也就是“得之于象外”。
明·文嘉《石湖小景图》局部以我们的认识,这是后人的附会之说,目的是为自己主张的画法寻找理论根据,以此寀证明自己的正出身份,是正宗,同时也证明别法是底出,是门邪道、旁门左道。其实,张環说的这两句话,我们理解,它应该是联系着的一个整体,用一个什么东西联系着?是顿悟。
正如庄子所谓"坐忘"一样,是由坐而悟,因悟而忘。即个画家,由师造化而入,与造化之物相通,久而久之,心头有所动:忽一日,顿悟捉到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所谓“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此便是得心源。
有论者说,如果把两句话判裂开来,不作为ー个整体看,则“中得心源"就以体现它的价值,因为"外师造化”是皮,"中得心源”是毛,皮之不存或考皮之另,毛将焉附。这话说得好,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并不仅仅是无以体现价值的问题,还在于心源来自于师造化,不师造化,心源便来无来处,就是说不但是毛而无所附,而是根本就先毛。这样一来,实际上师造化也就没有意义了,因为还有升华。当然可以看到山石木水是什么模样,然后依瓤画葫芦,但这种工作谁都可以做,画画这样一件寧和画这样一种东西,也就没了意思。
这幅明代文亮的《石湖小景图》,画所绘者,木石山水也,由师造化而来;而画所反映的心迹情趣,却不是造化中山水固有的,是得心源而来。
明·文嘉绘画作品欣赏大吴少儿国画-常用石头皴法之一-吴门无派
大吴少儿国画-两种常用双勾树的画法之二-吴门无派
《静心斋清趣》原创国画园林教学-第十四节-吴门无派
大吴国画名作讲-第九讲-国画有国人肤脂之香《寒林重汀图》
各位看官记得随手点赞或转发收藏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