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图二◎田玉彬
斯文传古风
——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
展览时间:-06-21至-08-25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展览场地:19、20、21号展厅
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一个展览,名为“斯文传古风——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参展作品中有一幅极特别的古画,名为《潇湘竹石图》,据传,此图作者就是苏东坡。
据说,东坡先生的画作传世有两幅,一幅是《枯木怪石图》,另一幅就是《潇湘竹石图》,前者在抗战时流入日本,后者由邓拓先生捐赠,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潇湘竹石图》既归到苏轼名下,又是国内仅存孤本,能去中国美术馆亲眼看看自然是极好的,不然,在这里听我说说也很不错。
《潇湘竹石图》是水墨画,绢本,纵28厘米,横厘米,为手卷形式。读者请看图一,那就是《潇湘竹石图》的画心。画面上的文字有两种:大段的是元人杨元祥的题跋,题写时间是元顺帝元统二年();题跋的左侧靠近画心边缘的5个字是此画的署款,“轼为莘老作”。莘老,一般认为是孙觉(字莘老)。孙觉与苏东坡友情深厚、政见相近,后与东坡同遭政治迫害,苏东坡多有投赠莘老之作。据明人吴勤考证,此画是苏东坡在黄州时(—)赠予孙莘老的。
下面我们就仔细看画。
说是“仔细”看,也许有人觉得,好像也没什么需要仔细看的,是吧?画面内容的确简略。近处,在我们观者面前,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大石左右各有墨竹伸出。粗看的话,也就这样了。但是细加观察,会发现墨竹与大石的关系有点不寻常,墨竹是在大石的压迫下“顽强”生长出来的。大石左边的小石衬托出大石之巨,进而也说明了竹子生命力之旺盛。考虑到苏东坡与孙莘老的政治境遇,我们不难明白竹石所表达的主题,因为在我们仔细观察竹、石的关系之后,其主题就像那大石一样再显豁不过了。
如果只有竹石,这幅画在意境上是有点单薄的。请读者再往远处看,中景有左右两条江渚(左长右短)伸进水面;远景是隐约的江岸,左边江岸稍近,雾霭之中露出一片树影,右边江岸更远,只能看到一条线,从右向左延伸不长一段,就消失在深远的空间。竹石遮挡了观者的视线,使我们看不到江水尽头,从而留给想象无尽空间。有了开阔、无尽江水做背景,我们面前的竹石尽管主题突出,却也诗意弥漫起来。
竹石身后的江水,有人认为就是潇水、湘江,二者在此合流,遥接洞庭。不过,只把潇湘认作地理上的潇水、湘江,还不足以理解画意。实际上,“潇湘”在古代诗画中,还是特别的文化意象。“潇湘”远离政治中心,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流放地,承载着贬谪文人悲情与自由的丰富想象。因此,以潇湘之水作为竹石的背景,等于将励志主题置入烟雨迷蒙的内心世界,从而使画境超越具体所指,升华出了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
《潇湘竹石图》是不是苏轼真迹,尚还存在争议。有学者指出,《潇湘竹石图》中的墨竹歪歪斜斜、柔柔弱弱,竹叶形态也多有雷同,没有磊落神气,与苏轼旷达洒脱的品格极不相称。那五字署款也不像东坡所写,研究者说,“軾”字的偏旁“車”,苏轼的结字习惯是“曰”上面的一横短于“曰”及下面的一横,请读者看图二,我把署款处理得明显些,可以看到上面一横长于下面,的确值得质疑。此外,学者们对此卷跋文也多有研究,以之作为论证《潇湘竹石图》真伪的依据之一。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多作介绍了。
作为东坡先生的粉丝,我不想因疑其为伪的问题而失去一次亲近东坡的机会。此刻,我脑海里又浮现了那个画面,东坡先生仰望着屋梁,手持一柄叉子。那柄叉子是他挂画用的,名为“画叉”;屋梁上挂着他一家人当天的生活费。在被贬黄州后,他给秦观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初到黄州,俸禄已断绝,家里人口不少,我心里很担忧,只好狠心节俭,一天的费用不得超过一百五十钱。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早晨用画叉挑取一份,随即把叉子藏起来,每天剩余的钱另存在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每次想到生活困窘的东坡,我并不是纯然的同情,因为他在大石重压之下,总能保持真心,努力生长出希望,这让我们的担忧反倒显得过于感伤。这幅《潇湘竹石图》中的墨竹诚然柔弱了些,不过好在不勉强,因而更可贵,何况其背景还是空间有界而时间无尽的潇湘世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