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水墨在许多外国人眼中始终是个难以看懂和破译的“谜”。有行内人说,“中国当代艺术圈正在被一颗名为‘水墨’的大石头扰得涟漪不断”。那么,西方人用什么眼光看待当代水墨?他们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展览和诠释当代中国的水墨作品?这个话题总能引发讨论。

 一种观点认为,不要奢望外国人理解中国的水墨。虽然水墨画只是中国美术艺术中的一种形式而已,但却是最高级的一种。中国人用浪漫情怀追求空灵展现,西方人用现实思绪追求实际效果。中国的水墨是“诗、书、画、印”四者的结合,外国人很难看得懂。何况,水墨艺术也与水土相关。譬如,西欧的气候湿润、色彩丰富,对中国水墨创作中的“皴”法,对山石的嶙峋,就没有直接的感悟。还有,譬如,齐白石不画水,只画虾。他画出的是虾的形态,在水中灵动的形态,所以,不用画水也能表现其在水中游动。

艺术创作是纯个体的事,也是环境的产物。但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个体的质量,也就不可能有整体的质量。同时,一种艺术形式的话语权,也来源于其实力,来源于其在其他文化环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影响力。中国艺术需要走向世界,跟中国艺术需要自我发展同样重要。但如果不能有超越自己、超越民族、超越小“我”的创作,这一切都是空想。

中国山水画中最根本的辩证关系,未必是在山和水,在被刻画的景物本身之间,而是在“有”和“无”之间。所有人都注意到,中国画总是在画面上留出很多空隙,显得空空荡荡,而西方画总是被填得满满实实。首先,从视觉角度讲,要在有限的画面上制造庞大的空间感,特别是像高山瀑布那样的宏大景观,间断性的刻画比连贯性的刻画要有效得多。

这几年,随着中国当代水墨的升温,水墨成了国际艺术界热门话题,欧美多所重要美术机构策划了以中国当代水墨为主题的展览。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这个水墨展的策展意向不难看出,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其当代呈现的方式已经远远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由笔和墨的种种规范和技巧完成的传统方式,创作的主体也不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国画家”或“水墨画家”。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传统水墨,已经不是在其技法意义上的推进和变革,而在如何转换为一种当代方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