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福贵岁朝图轴,画卷里张灯结彩,孩童玩闹,一派欢悦升平的过年气氛

岁首迎新的岁朝画,是传统年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宋代以来,很多画家都勤于岁朝图的创作,将日常寻常所见之物,融入到岁时节令文化内涵之中,为年节增添了喜庆气氛和清雅格调。

简单的岁朝图,仅一花一瓶,复杂的则多至十余种物象,甚至有年节生活场景的描绘。为什么频频出现在岁朝图中的,是这样一些花草植物、瓜果蔬菜、杯盏花瓶、年节物象呢?实际上,一些看似寻常的物象,在特定文化情境的烛照下,往往被赋予俗信的功能和文化内蕴。由于创作岁朝图的多为文人画家,后来这类绘画又被加入文人群体所雅爱的金石书画、博古器物等题材内容。就物象寓意的表达上,画家经常还会用寓意叠加的方式,力求达到最佳效果。例如,瓶子在吉祥图案中经常被赋予平安之意,而在岁朝图中有些插花的梅瓶,还被画家故意处理成哥窑的大开片形状,有岁岁(碎碎)平安之寓意,像清代画家马荃的《岁朝图》和永瑢的《岁朝图》在绘制梅瓶时皆用了这种处理方式。

岁朝图以及其中的物象,可以说是认知中华民族传统节俗文化心理的一个“媒介”。

★岁首之日,当那些充满乾坤清气的瓣瓣梅花出现在岁朝图中时,给人们带来的更多是报春征象和幸福之预兆

出现在岁朝图中的很多花草树木,并非仅为表现其自然形态,更有鲜明的民俗寓意。

文人们经常把自己的理想、志趣等,寄托于梅兰竹菊等意象中,使这些意象被赋予了君子品格与精神高度。而在岁朝图创作中的四君子题材,梅花尤多。在百花凋零的冬季,梅花凌寒绽放,给人以春的希望和心灵的安慰。海派画家吴昌硕很爱画岁朝图,他笔下的梅、菊居多,牡丹极少。他在《缶庐别存》中说:“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可见,“梅”“菊”意象多为传统清高文人的心性、志趣和节操之所系。就梅花的吉祥寓意来看,因为梅开五瓣,经常寓意为“梅开五福”。每年农历岁首之日,当那些充满乾坤清气的瓣瓣梅花出现在岁朝图中时,给人们带来的更多是报春征象和幸福之预兆。这类绘画中的“喜鹊登梅”则是岁首“吉兆”的又一喻征。齐白石先生年创作的一幅有梅花和鞭炮等元素构成的岁朝绘画就直接取名《新喜》。

▲齐白石年创作的《新喜》

岁朝图中常见植物物象还有松枝、柏枝、菊花、万年青、蒲草、水仙等,以此来表达人们对新年增福、增寿的祈愿。例如,菊被誉为“长寿花”,能“辅体延年”;松、柏寿千年,其俗信功用主要是“令人益寿”等;民间常把柏枝、柿子、如意(或灵芝)组合以表达“百事如意”;岁朝图中如万年青、石、白头翁等寿意物象还与佛手、蝙蝠组合,喻意家庭幸福、生活和美、天长地久;菊与牡丹组合表示“千秋富贵”之意;万年青与如意结合构成了“万年如意”等。水仙、万年青和菖蒲也是岁朝图中常见的植物形象,这些花草色泽淡雅,清新可人。

★在岁朝图中,即便是由白菜、萝卜、荸荠、蘑菇、螃蟹等构成的山厨清供,无不折射出淳朴和平的民风和质朴清新的文化气息

▲清代画家任伯年的岁朝图

画家们往往把日常生活中带有实用性的物象“移入”岁朝图,如桃子、石榴、芋头、萝卜、白菜、蘑菇、山笋、菱角、稻谷、香橼等常见宜食的山肴野蔌、蔬果厨珍。这些人们日常生活所喜欢和必需的果蔬形象之所以会反复出现,真切地反映出人们的生活诉求。节令绘画受制于民俗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不能以时序、地域和作为单纯的观赏对象来做简单地判断,在这里,蔬果常作为年成丰收的喻体出现。在生产力低下和食物匮乏的农耕岁月,尤其是饥馑的时日中,蔬果和其他食物一起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于是,诸如“蔬果半年粮”“萝卜白菜保平安”之类的心声便呈现在岁朝图中,折射出人们岁首之际对祈年得稔的良好祝愿。

▲近代画家丁辅之的隋朝图

桃子是最常出现在岁朝图中的果蔬。桃子嘉实可餐,历来受人喜爱,桃的民俗应用与“瑶池蟠桃祝寿”的神话有内在文化关联。在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笔下的岁朝图中,山珍、蔬果等日常裹腹之物,已经被情趣化、审美化和理想化了,这些带有岁朝清供性质的绘画,富有情趣,又不失“田家”风味,可谓化俗为雅、点石成金。岁朝图隐含有诸多的吉祥文化信息,适于承载多重的幸福寄托。像白菜、萝卜、芋头和香橼等为冬季常食的果蔬,除了人们对它的感情之外,也宜于寄寓人们对生活富足的期望。陶景弘说:“菜中有菘(白菜的早期用名),最为常食。”也有人以白菜清白分明的色彩特征来寓意“清白人生”。齐白石的一首题画诗中写道:“饱谙尘世味,尤觉菜根香。”同时,在岁朝图中萝卜的出现往往还与传统“咬春”习俗有关。岁朝图所展现的丰年喻象正是“民以食为天”观念影响和催发下的“产物”。再以这类绘画中的芋头为例,明人文震亨说:“则御穷一策,芋头称首。”芋头是过去平民冬日果腹的主要食物。林洪《山家清供图》中的《居山人》诗:“深夜一炉火,浑家团圆坐。芋头时正熟,天子不如吾。”短短的小诗,以白描式的笔法,勾勒出山家围炉煨芋的温馨画面,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情思,也很贴合民众丰年乐岁的心理。岁朝图的物象还有南方物产——香橼,因其“大如杯盂,香气馥烈”常为案头供陈之物。“橼”与“圆”谐音,该图的文化应用是取其“团圆”“圆满”的吉祥之意。总之,在岁朝图中,即便是由白菜、萝卜、荸荠、蘑菇、螃蟹等构成的山厨清供,无不折射出淳朴和平的民风和质朴清新的文化气息。

★悬挂着图写有大象形象的岁朝图,除了有万象更新、太平之象之意,还有祈祝全家平安、五谷丰登之意

岁朝图中的动物形象主要有禽类和兽类两种。比如:公鸡、喜鹊、白头翁、鹌鹑、蝙蝠、老虎和大象等,皆有相应的民俗文化内蕴。

鸡或玩具鸡的形象频繁见诸岁朝图。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元日在门上贴画鸡符的新年风俗。东方朔《占书》云:“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在岁朝图中,鸡的出现,除了具有贺岁、迎春的性质,还有对于这种家禽作为“积阳”俗信内涵的民俗文化认同。另外,鸡与“吉”谐音,又有“功名富贵”之吉意。岁朝图的鸡形象,大多仍延涵着古代民俗中鸡辟阴接阳的文化旨趣。传统花鸟画中的鸡图像,还经常被赋予“五德”(文、武、勇、仁、信)的意涵,在文人笔下的岁朝图中“鸡”,甚至会兼具“鸡德比附人德”之意,而以公鸡的鸡冠与鸡冠花的组合表达“官上加官”的祝愿。总之,岁朝图中的爆竹和鸡意象,都含有俗信中镇护的文化功能,透露出人们在新旧交接时令所做的辟邪、求吉方面的观念性“设防”。

▲清代画家兰亭翁的隋朝图

岁朝图中的喜鹊经常和梅花出现在一起,意为“喜上眉梢”。白头翁形象的出现,有单只和双只之别,都寓涵有长寿和白头之意。而鹌鹑形象的出现,经常会配有菊花或瓶子,寓意“安居乐业”和“平平安安”。另外,接福是岁朝图又一重要的民俗文化主题。据《长物志》卷五的“悬画月令”记载:“岁朝,宜宋画福神及古名贤像。”直接点画出宋代岁朝“接福神”的风俗。明代以后岁朝图“接福”的主要象征意象是“蝙蝠”。明宪宗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上有手执如意的钟馗和飞舞的蝙蝠形象,可视为“福来”和“福从天降”的“佳兆”象征。画中题写带有祈年的诗句:“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图画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诗与画虽是出自帝王之手,但反映的却是国人岁朝迎新、接福的共同主题与愿望。

正旦之日,悬挂着图写有大象形象的岁朝图,除了有万象更新、太平之象之意,还有祈祝全家平安、五谷丰登之意,这些朴素的愿望和对富足生活的诉求,也符合农耕文化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岁朝图中酒具的出现,已隐喻了酒的“在场”,这里的酒主要是指“椒花酒”“柏叶酒”“屠苏酒”之类的节令风物

瓶和瓶花是岁朝图中反复出现的构成元素,用于祝愿一年的平顺、安康。瓶子的意象主要是取其“瓶”与“平”谐音,并与其它物象一起表达吉祥寓意和讨个“口彩”,如瓶插牡丹喻指“平安富贵”;瓶子、鹌鹑和如意组合,象征“平安如意”;瓶和戟、荔枝组合,象征“平安吉利”和“大吉大利”;瓶插三支戟(有的加置一个笙),表示“平升三级”。岁朝图还有条屏形式,在瓶中插上象征四季的花卉,喻意“四季平安”“岁岁平安”。赵之谦年创作的《岁岁平安图》题写:“岁岁平安,富贵神仙,百事吉祥,宰相十年。”更是把常人的平安、富贵之想寄寓于画图之中。

▲清代画家赵之谦的岁朝图

杯盏和茶具成为岁朝图的意象,是生活闲适和裕如的一种体现,同时更能见出主人的性情,也为文人书房增加了别样的情趣与新年祝福。古人云:“闲情要和酒商量。”酒是雅集和宴饮中必备的助兴之物。它也和柏枝、仙桃等物象一样,寓涵有长寿、长久之意,可以和生命长短联系一起,也可以与友情、幸福的天长地久相关联。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朔,是谓正日……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坎如也。”明人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里也记述:“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岁正月一日,辰起拜北阙竟,即率妇子称椒柏(酒)觞上家君寿。”在传统年俗中,酒是延神、祭祖不可缺少的物品,“酒”与“久”谐音,在岁朝之际,向家中长者奉觞上寿更是传统孝亲观在人伦秩序的真切反映。岁朝图中酒具的出现,实际上已经隐喻了酒的“在场”,这里的酒主要是指“椒花酒”“柏叶酒”“屠苏酒”之类的节令风物,皆与元日饮酒除阴、驱瘟的习俗有关。唐诗中也有皇家岁朝赐柏叶酒习俗的描写,都突出其节物的性质。在岁朝图中,和酒具相对应的是茶具,这是逸士情怀(“壶中日月长”)的一种体现,更是淡看生活、五味杂陈的丰盈人生的文化折射。

至于岁朝图中的博古器物,则承载着一种厚重而有穿越时空的怀旧情怀,唤起文士阶层内心那份深幽而高古的文化情思。

相关链接

岁朝图中还常出现什么

鞭炮、灯笼等年俗节物经常出现在岁朝图中。燃放鞭炮、贴春联和挂灯笼都是传统社会中的节事内容,它们不仅能够渲染传统节日的气氛,又被赋予了生活红红火火的吉祥征兆,因此,在岁朝图中的鞭炮意象,无疑承载的虚实相生的节俗内涵,足以引发人们丰富的文化联想。爆竹用于年节主要在于它被赋予了辟疫和逐疠的俗信功能。直到今天,我国民间仍然流传着爆竹驱“年”的传说。这种带有远古巫风孑遗的余绪,突出和强化了年节与鞭炮的民俗功用与特殊关系。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云:“(元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岁朝图中的爆竹和瓶、鹌鹑等一起表示“竹报平安”。实际上,在岁朝图中,鞭炮和灯笼还被赋予了辟阴接阳、迎春纳祥的俗信内涵。民间艺术中,灯笼常作为丰收的喻象出现,“灯”与“丁”谐音,灯笼也同样承载有新年添丁的愿望,齐白石等画家的岁朝图系列中常含有灯笼意象。

▲清代画家高凤翰的岁朝图

岁朝图中还有石头、盆景等。石头除了能够装点文人的书房,作为案头雅玩之外,还因它不会随寒暖冷热而更移其色,而且刚硬坚强,成为君子砥砺品行的精神象征物。因此,在岁朝图创作中,画家们经常会考虑到主人的文化身份和精神追求,在创作时融入石头、盆景等意象,和梅花、兰花、菖蒲等一起,构成文人清供的主题,并且也是能够反映清贞人格的文化信物。这类题材和意象,自明清以来创作尤多,由此也不难看出它深受文士阶层喜爱的程度。

当然,岁朝图中也偶有人物形象的出现,传为南宋李嵩的《岁朝图》、明人姚文瀚的《岁朝欢庆图》和袁尚统的《岁朝围炉图》《迎春图》等,都是年俗活动中亲友交游、阖家欢聚的真实“记录”,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作者:程波涛(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来源:文汇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