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兰州网」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一首耳熟能详的《黄河谣》,唱出了在黄河边长大的兰州人对母亲河的特殊感情。
奔流不息的黄河穿城而过,养育了一代代兰州人,更孕育了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黄河石,这是母亲河赐予兰州人的自然宝藏。
和大多数喜欢黄河奇石的人不同,马玉兰捡回来的黄河石都是别人挑完剩下的……
50岁的马玉兰,是兰州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美术老师,在国家倡导美育教育的契机下,马玉兰将自己的美术专业和兰州丰富的黄河石资源巧妙结合,在高一年级开设了特色美术校本课程一一黄河石画。
对于马玉兰来说,黄河石就是她的画布,毫无规律的石头经过精心创作,也能成为一幅很好的画作。
见到马玉兰时,她正在自己的画室里埋头创作。一块非常普通的黄河石,在她的手中华丽蝶变,一只可爱的柴犬跃然石上……
马玉兰的画室里,摆放着五百余副不同类型的黄河石绘画作品:楚楚动人的小猫小狗、羽毛清晰可见的雄鹰、憨态可掬的考拉、栩栩如生的锦鲤……在马玉兰的手里,一块块冰冷的黄河石“活”了起来,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跃然石上。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马玉兰画的小动物眼神体态活灵活现,连边角处的茸毛都细腻分明,其绘画功底之深由此可见。
“黄河石是在黄河水经年累月不停地冲刷下形成,每一块都有独特的纹理,根据石头的特点描绘创作,画与石头才能完美结合。”马玉兰说,每块石头都有灵魂,给他画画就是给它生命。很普通的一个石头,如果你画了东西上去他就活了。
平日里,马玉兰会收集各式各样的石头,通过绘画和石头本身特质的结合,不仅保留石头的自然美,还赋予石头新的生命,让一块普通平常的黄河石蜕变成艺术品。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黄河石画。这块石头被奇石收藏者抛弃了,我看上面的纹理跟黄河很非常相似,所以就拿回来画了羊皮筏子,你看,是不是很像?”马玉兰指着一块只画了两个羊皮筏子的石头对记者说,在石头上作画,就是充分利用石头自身的外形、纹理、质地,这样才能画出精品。
在石头画创作中,马玉兰将传统工笔与写意、油画与水墨、彩绘艺术与现代审美元素相融合,依石头自然之纹理,用细劲的线条与素雅的色彩,描花木鱼虫之神态,绘珍禽瑞鸟之意趣,造型独特,鲜活如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马玉兰积极将黄河石画推广到美术教学中,启发学生在大小不等的黄河石上进行创作。“孩子们积极的态度,专注的神情,在不断的尝试与反复练习中,目前渐至佳境。”马玉兰说,黄河石画的体验,不仅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了黄河石画的美,更让学生懂得用自己倾心完成的作品来抒发情感、点缀生活,让生活与艺术相得益彰。
马玉兰就地取材,在黄河石上作画,让冰冷的石头有了温度,不仅吸引了在校学生,就连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也按奈不住,跟着马玉兰学起了黄河石画。马玉兰说:“有人愿意学,我也很高兴。我开直播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放下手机,用艺术来陶冶情操。”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兰州举办一场自己的黄河石画展览,让更多人走近黄河石画、了解黄河石画……”马玉兰说。
中国甘肃网记者李红军文/图
稿源:中国甘肃网编辑:刘明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