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画派”是新中国的三大画派之一,它以独特的面目和磅礴的气势在新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年是“长安画派”成立60周年,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重磅推出“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专场,得益于何海霞先生的家属吕亚芳、吴大雍夫妇的鼎力支持,将他们珍藏数十年的长安画派名家作品集结呈现。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展览现场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展览现场
本次专场是对长安画派六十年历程的一次系统性的回顾,不仅汇集以石鲁、何海霞、赵望云为代表的“长安三杰”精品力作,以回望长安画派崛起60年与时代精神;同时展现黄胄、王子武、方济众、康师尧、叶访樵、崔振宽等艺术家的多件精心之作,见证“长安画派”巨大的艺术成就与广泛的社会认同。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展览现场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展览现场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展览现场
作为专场的系列活动,率先登场的“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将于年5月19日-21日亮相北京华艺空间;年5月23日-24日现身西安力邦艺术港。同时,除特展外华艺国际还将联合云杪文化分别于北京、西安两地举办学术沙龙,以此重新梳理与重塑长安画派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展览现场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展览现场
学术沙龙嘉宾研讨现场
学术现场沙龙
60年前“长安新画”一鸣惊人
气势磅礴胆敢独树一帜
西安是长安画派的发源地,北京是长安画派登上全国的舞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画革新的思潮影响下,画家群体开始思考如何创作适应新时代、反映新时期社会生活的新中国画。
当时,因为人文、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西安吸引着一大批画家来此地定居和工作,西北地区雄伟、敦厚、苍茫的自然环境给了艺术家全新的、独特的创作灵感。在此背景下,活跃于此地的画家群体异军突起,逐渐形成了拥有强烈的西北地域风格和鲜活时代精神的“长安画派”。
学术沙龙现场嘉宾合影
年,以石鲁、何海霞、赵望云、方济众、康师尧等画家为核心的美术创作群体,在刚刚落成的中国美术馆举办“国画习作展”,引起美术界的强烈反响,成为“长安画派”成名之展。在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上均有刊文,惊呼出现了“长安新画”。后来,张仃先生又称之为“长安画派”。此后,经中国美术家协会推荐,“国画习作展”又到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巡回展出,引起了更为广泛的 当时的观众对他们的画风褒贬不一,但得到了王朝闻、叶浅予、潘天寿等大家的肯定与鼓励。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华君武称他们为关中画派,也有称西北画派、窑洞画派的,最后统称为“长安画派”。其中石鲁、何海霞、赵望云三人又合称为“长安三杰”。
何海霞(-)燕山八月初飞雪镜片设色纸本年作
60年来,长安画派的画作饱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强烈的时代精神。画家们对生活深刻体验,对传统追求本源,可谓“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以戛戛独造的面目和磅礴的气势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使之成为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
晚晴居珍藏
“长安画派”佳作集结
在“长安三杰”之中,何海霞被认为是长安画派中传统笔墨功夫最深、作品面貌最全面的代表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丰富了长安画派的艺术面貌和艺术成就。
何海霞(-)蜀山忆镜片设色纸本
年,何海霞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各地,饱览宋元明清名家真迹,尤其善于摹古。他在五十年代由重庆迁居西安,开始尝试以青绿加浅绛来描绘壮丽的山河,再加上雄健的铁线描与大胆险峻的构图,使他的作品看上去骨体坚凝,意象雄奇,具有独特的个人风貌。
此次呈现的何海霞鸿篇巨制《燕山八月初飞雪》创作于年末旅居新加坡之时。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吕亚芳、吴大雍夫妇的组织协助下,何海霞先后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参与画展,并曾以中日友好代表团顾问的身份访问日本,后在第二次赴日期间,吕亚芳夫妇还组织了何海霞与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会面。
何海霞(-)湘西山水镜片设色纸本
这一时期,何海霞心情舒畅,创作激情勃发,吕亚芳先生曾回忆说,“他就是挡不住创作激情,灵感一上来,他就止不住的想画。”《燕山八月初飞雪》,以近十七平尺的横幅构图,描绘出壮阔无垠的燕山雪景,色墨相融,莹润淋漓,无半点疲态,毕生所积累之艺术能量尽皆喷涌而出,无愧是晚年恢弘山水之代表作。
此外,更有《蜀山忆》《湘西山水》《山水画法册页》《行书观沧海》《行书论画》等,这些作品不仅见证了何海霞绘画技法的精髓,也代表着老一辈艺术家对待中国画学传承的态度。
何海霞(-)行书《观沧海》镜片水墨纸本
何海霞(-)行书画论镜片水墨纸本
长安画派的源起,绕不开赵望云。他不仅是中国画革新的先行者,更是中国画传统的继承者。他的创作以简约淡远、浑厚朴实、虚实相生见长,他的画作之中,凝聚了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情感,以手中的画笔记录着百姓的困苦,亦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作为很早就到农村写生,以笔墨描绘现实生活以及乡村自然景色的画家,郭沫若于上世纪40年代初写诗评价赵望云说:“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他极少描绘悄无人声的山水画,亦不画闲情逸致的文人雅士。他认为“一切快乐都是劳苦换得,风景的优美,亦多因为人的活动。”此次特展有赵望云《泛舟图》、《尤河水库》《乡村小景》,可以借此发现他面临艺术转变时所呈现的新面貌。
石鲁(-)玉兰图立轴设色纸本
石鲁以狂、放、简、奇而为一代宗师,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时代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黄土高原和陕北风情既寄寓了石鲁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深情回忆,也表现了他对美和美的价值的全新理解,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他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反传统色彩的大家。
石鲁(-)九羊图立轴设色纸本
专场中的《玉兰图》《九羊图》《石榴图》《春漫古道》《寿者尊》五件作品,皆是八十年代初吕先生夫妇在何老推荐下购藏的精品力作,至今保存接近四十年。这些作品均创作于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虽然石鲁屡遭政治上的磨难,但他顽强的艺术生命还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画幅之中,也是他心迹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然流露。
石鲁(-)石榴镜片设色纸本年作
石鲁(-)春漫古道镜片设色纸本
黄胄(-)女人牧驴镜片水墨纸本年作
黄胄(-)猫戏图镜片设色纸本年作
三人之外,黄胄也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黄胄的绘画手法简练而概括,去掉了许多繁琐的细节,弱化了明暗和体积感,突出了人物的生动性和笔墨的自由流畅,弥补了严格写实给水墨人物画带来的弊端。黄胄对当时画坛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使笔和墨活了起来,使笔和墨的独立价值大为提高。
专场中黄胄的《少女牧驴》,据吕亚芳先生回忆,系九十年代初在香港购得,珍藏达三十年之久。在画面人物和动物的布局及选择中,皆充溢着浓烈的生活情味。另有黄胄的《猫戏图》亦生动活泼,正如黄胄所说“小猫虽懒,但有可爱之处。古人每每画之,但大都缺乏生活”,黄胄先生笔下的这只猫儿神态和姿态均灵动有力,展现出深刻的生活体察力。
赵望云(-)泛舟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还不乏其他大家的重要作品,如方济众《草地风光》,王子武《金鱼图》、《仙鹤图》、《蛙戏图》,康师尧《梅花图》,叶访樵《锦绣春色图》、《月季图》,崔振宽《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名作齐聚,蔚为大观,是了解长安画派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与视角。
石鲁(-)寿者尊镜片设色纸本
除晚晴居专场呈现的精品外,这次北京及西安特展一并展出华艺国际(北京)春季拍卖会中的何海霞《王维诗意图》、《秦岭之晨》、《汉张良庙》,王子武《梅妃》、方济众《杏园满春》、黄胄《金沙江畔》与《风雪行》等佳作,多维度呈现长安画派整体风貌。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
——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学术沙龙
时间:5月19-20日10:00-18:00
5月21日10:00-14:00
地点:华艺空间
学术沙龙:5月19日10:00
时间:5月23-24日9:00-18:00
地点:力邦艺术港
学术沙龙:5月23日15: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