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描是中国传统线描,指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此十八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进行归纳的,并按笔迹形状命名。中国画的白描勾线分为三类:较粗的叫琴弦,较细的叫铁线,极细的叫游丝。不论采用哪种线描,都突出一个“写”字,使每一条线具有书法气韵。
游丝描又叫高古游丝描,其线条纯用尖圆匀齐之中锋笔尖画出,有起有收,流畅自如,显得细密绵长,富有流动性,画人物如春蚕吐丝,后人也称之为“春蚕吐丝描”
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丝毫不见柔弱之迹,其起笔转折时稍微有回顿方折之意,如将铁丝环弯,圆匀中略显有刻画之痕迹。在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武宗元等人的作品中,都有“铁线描”的特徵。
与高古游丝描属同一类型的描法,中锋悬腕用笔,画出的线条比高古游丝描更为粗劲而有韧性,宛若中国古代弹拨乐器的丝弦,五代周文矩擅用此法。
此描法宜中锋用笔,笔法如行云流水,活泼飞动,有起有倒。此法以李公麟的描法最为典型。
又称兰叶描,为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吴道子所创,线条粗细变化不可穷诘,以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吴道子在顾恺之等人“铁线描”的“密体”风格基础上实现的独特创造。
落笔处如铁钉之头,线条呈钉头状,行笔收笔,一气拖长,如鼠之尾,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
以淡墨皴衣纹加以浓墨混成之,故名。描绘对象的衣服时,往往先用淡墨劲笔勾画出衣服的纹路轮廓,再用较深的墨色结合线面来破染,形成墨色层次的变化
其运笔刚劲有致,质朴简率,秃苍老硬,强调骨力的表现,犹如钉在地上的细木桩,和钉头鼠尾描有相近之处而显短粗。
相传曹衣描是北朝著名画家曹仲达受到当时传入的印度美术风格的影响而创造出的。其线条以直挺的用笔为主,质感沉著圆浑,线条细密工致,紧贴身躯,宛如刚从水中湿淋淋地走上来一样,所以又被称为“曹衣出水”。
这种描法所画衣纹线条起迄部分较为尖细,行笔至中间转折时由于压力增强,而形如折断的芦叶,故名。画折芦描时行笔速度不宜过快,过快易流于粗率;也不宜过慢,过慢则易笔势涩滞。
这种描法所画线条状如柳叶,而略短于兰叶描,轻盈灵动,阿娜多姿。《点石斋丛画》云:「笔下忌钉头怒降,心手相应而如柳叶。」
由宋时墨竹画技法演变而来,因线条状如竹叶而得名。《点石斋丛画》说竹叶描「用笔横卧,为肥短撇捺,如竹叶。」
又叫战笔水纹描,宋《宣和画谱》上有这样的记载:「周文矩,金陵句容人也,……善画,行笔瘦硬战掣。」其中的「瘦硬战掣」一语,可视为战笔水纹描的原始依据
这是一种行笔速度快,线条简约的画法。其特点是侧锋行笔,画出的线条既概括简练,又富于变化,行笔速度快时尤显其笔力强劲。
枯柴描与减笔描在用笔上并无多大区别,只是前者渴笔较多,后者干湿并用。
这种描法要求把篆书笔法融于画法之中,似篆书般圆匀遒劲的笔法,以外柔内刚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衣纹。
橄榄描用笔起迄极轻,头尾尖细,中间沉著粗重,所画衣纹如橄揽果实,故而得名。
枣核描用尖的大笔绘就,虽与橄榄描相似,但线条节奏较之更柔和,故线条更显自由。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古人对脸的画法。
所谓开脸好坏,当然是指脸部的刻画是否写实且传神,这是绘画的基本要求。开脸的好坏,重要的不是画得漂不漂亮、好不好,而是是否符合人物绘画的技法和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绘画是对现实观察的一种高度概括,比如人物的面部形象,并不像国外的素描或油画,注重对具体对象的刻画,而是对人物的角色和性格的一种总体归纳,这就是所谓的十字脸谱,即:田、由、甲、申、同、王、国、目、用、风,以此为基础进行典型加工,表现人物的精神与个性。
古人所受的绘画训练与现在不一样,画多有师徒传承,技法和口诀正是这一传承的体现和总结。因此,古代的开脸绘画,不管是否漂亮,首先必须“有法”,凡是不得法的,就值得存疑。
至于古人的审美情趣,这是一个较大的艺术审美概念,论者多有专述。大体而言,就是时代对艺术的影响的具体表现。开脸看几点:
一、脸线,即构成上述脸型的轮廓线。有的人物开脸多为瘦鹅蛋脸,较偏瘦;有的为瓜子脸,多为上宽下尖;有的为胖鹅蛋脸。
二、五官,即眼鼻口耳眉的描画。特别是眼睛的刻画,技艺高超的画师所点出的眼睛往往具有精、气、神,并与其它五官共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与心理。
三、渲染,有些开脸在线描的基础上还进行一定的染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