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记者彭玉冰)眼前的他,如君子般傲风立骨;微微抿起的双唇边,是谦谦的微笑;纤瘦的身材,飘逸的银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眸中,蕴含着睿智、温和交融的光芒。他,就是阎正。
有人说,阎正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大家、文艺评论家;也有人说,阎正是出版家、收藏大家。
在人们的眼里,有名士之风、学者气质的阎正,真真是一位多专多能、跨越多个文化界别的杂学大家。“我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写写文章,我那个时候是个做文学的。但是,天性里还是喜欢画画。”阎正说。
年,祖籍河南孟津的阎正出生在西安。受家传影响,他对文学、绘画充满了兴趣。年,正放暑假的阎正开始了《西游记》连环图的绘画创作,那时他刚十四、五岁。没有专业美术老师教,完全是凭着对《西游记》故事的兴趣和对绘画的热爱,一页纸一页纸构思创作,就这样,一画就是好多年。
然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阎正父亲被划成“历史反革命”,母亲也被打成右派,十几岁的阎正被卷进家庭的苦难中。由于政审通不过,他画出的几千张《西游记》画页,很多年都没能出版。但这毋庸置疑为他后来追求一生的美术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阎正作为中国较早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从陕西落户到河南新乡与安阳交界的汲县小双青年队,开始了他十一年的知青生活,“按我们那个时候的说法,叫做‘党叫干啥就干啥’,‘我们是一块砖,党往哪儿搬就往哪儿搬’。所以叫到农村去,我是很早一批,年就到农村了。到农村也是组织宣传队,又学了很多乐器,包括上舞台,基本上文艺这方面,我可能都涉猎到了……”
吹拉弹唱,舞台表演,写黑板报,画宣传墙,阎正俨然成了知青中的“传奇人物”。可他念念不忘的,还是绘画。
下乡前,阎正已经行走坊间,拜师、结交画界名家。当时长安画派的石鲁先生病在床榻,阎正闻讯,扒火车、搭汽车,日夜兼程,背着用家里仅有粮票换来的食物,前去探望守护大师,由此也得到石鲁先生垂青,收为弟子,口授心传,让阎正受益无穷。
阎正说:“真正绘画上,接触到我们国家的巨匠、泰斗石鲁先生以后,在美术上就比较正规了。其他方面,虽然会很多,但也都是需要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拍电视,拍电影,上舞台演出,搞宣传,写文章,画啊、写啊,基本上都融在我这一辈子里了——但是哪一样都不精,就属于样样通、样样松吧。”
一谈到自己的过去,纵有著作等身,阎正的话峰也会变得低调、谦逊,偶尔紧张时,他的话语甚至还带有一些结巴不清。
关于他的恩师石鲁,阎正不愿多谈,因为他几乎用了半生闲暇时光,在收集撰写着他的恩师。纪念石鲁的书籍就要付梓了,这里面,应该有阎正对恩师一生做人做画的追随和感念。
采访中,兴奋的阎正想起了他第一次拿到绘画图书稿费时的情景,“那是在画完了那几千张《西游记》画页后二十多年的事了……”
说到这里,阎正的眼里溢出了羞涩开心的笑意。
那是年,阎正绘制于少年时期的《猪八戒探山》连环画小人书终于出版了。当时还在河南新乡农村下放的阎正,拿着出版社汇来的元钱的稿费,激动得不能自抑。借着室内暗淡的灯光,看着绿色汇款单上实实在在的三位数字,阎正觉得腰板硬了,气息粗了,肚皮也饿了。
他攥着汇款单一阵风冲了出去。
凌晨三点多的乡村道上,只有一个卖馄饨的老汉。一碗馄饨两毛钱,阎正一摸兜,口袋里只有可怜巴巴的一毛五分钱。囊中羞涩的他不好意思地跟馄饨老汉商量,能否只卖给他一毛五的量?老汉大概被他喜悦的情绪感染了,果然减量卖给了他。
这一碗馄饨,让阎正记了老汉几十年的好,也幸福了他数十年的日夜。
“从这本书开始,从陕西,然后是天津,然后新疆、河南、北京、山西……好多出版社就开始出版(我的画书)了。”
醉心丹青的阎正有无数艺坛挚友。青壮年时,阎正无论在乡村,还是后来从事电视编导、杂志编辑,闲暇之余,他都会利用各种机会,去全国各地拜访画界名家,“这些人太多了,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叶访樵、王子武、张羲潜、刘文西、王明明、陕西的王西京、山西的王朝瑞……全国各地在当年有些名气的画家,他们的画我基本上都有。我跟这些画家们私交比较好,我本身也就是画画的,属于同行,我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我最开始是去西安,因我是西安生人,对西安有特殊的感情。年我下乡以后,那时生活非常困难,不要说我,画家们的生活也都很困难。我那时唯一好一点儿就是在农村,不花什么钱。有时候我会跟爱人商量一下,挑一些粮食去卖,再带一些东西,到西安去看这些画家。当时画家们的生活苦极了,不是一句两句讲得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有时去看他们,请他们吃一顿饭,或者给他们送点东西,他们能回报你的,就是给你画一张画。”
阎正说,那个时候,画不值钱,“秀才人情纸半张”,人们相交的,是一颗真诚的心,“我喜欢跟画家们交朋友。只要是我爱的、我喜欢的,千方百计会去看他、去跟他接触,会去跟他通信。好多画家可能都藏得有我的书信集……”
网络百度百科这样介绍阎正——他是“中国国画大家、著名艺术评论家”。
熟悉阎正的人更知道,阎正也是著名的出版家和收藏家。
阎正收藏的名家墨宝,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流派的画作。阎正也是八十年代初北京第一个举办收藏画展的人。他把这些被他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的作品,和被他视作无价友谊见证的字画,带到大半个中国,不停地进行一场又一场免费的展出。
阎正说,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懂画,“我知道要怎么给大家介绍,所以我经常会写一些文章,去把这个画家的优势、他的特点、他的内涵讲出来,慢慢也形成了一些我写的评论文集。”
评画作,也评时风。针对现今中国画界阎正表示:“希望能够回归自然,‘不忘初心’,中国还会有大师出现。”
年愈古稀的阎正浑身上下透出一股铮铮铁骨的正气。虽然年龄不饶人,可他思维敏捷、话锋犀利,在书画艺术上,他高屋建瓴、深中肯綮。说到新年愿望,他豪气地大笑道:“我现在希望,趁着有生之年,再能出几本书。因为以前都是给别人出书,我一辈子是个出书人,但是没有给自己出过书。我想现在该整理一下自己的一生,因为往八十(岁)数了。再一个就是乘着年的东风,我能够重整旗鼓,再焕发青春,再能写些东西、画些东西,出几本书,开一个好头。”
(注:年2月14日,中国之声整点半点报时前的《难忘中国之声》栏目,将为您播出记者对国艺大师阎正的采访录音,敬请到时收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