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州、北京、承德并称中国四大名园,院内净值“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大师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最开始在游览苏州园林时,我陷入了一个误区,即用皇家园林的标准在打量着这里的私家园林,这在审美上是完全错误的。

留园

南面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一个,正中墙面嵌有“古木交柯”砖匾一方,花台内植有柏树、云南山茶各一,仅二树、一台、一匾,形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运用了传统国画中最简练的手法,化有为无,化实为虚,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利落,疏朗淡雅。(左侧)(右侧)

留园

取《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之意而名,楼下南侧假山构思独特,有峰回路转之妙。俗称荷花厅,厅高大宽敞,陈设朴素,周围老树浓荫,风亭月榭,迤俪相属,楼台倒影,山池之美,堪称图画。

留园

处于中部最高处,山高气爽,四周景色尽现眼底,轩前有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

留园

留园

(左侧)(右侧)

留园

始建于明正德初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也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拙政园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涵青亭-放眼亭-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绿漪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远香堂-绣绮亭-听雨轩-嘉实亭-小飞虹-松风水阁-玉兰堂-香洲-宜两亭-见山楼-倒影楼-浮翠阁-笠亭-塔影亭

拙政园

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拙政园

秫香,指稻谷飘香,此处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落地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亭旁植梅,早春时节暗香浮动。

拙政园

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即是因这满塘的夏荷而得名的。

拙政园

以荷香喻人品的是中部的主体建筑,面水而筑,面阔三间,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拙政园

拙政园

轩前植有荷花,池边植有翠竹,轩后植有芭蕉,无论春夏秋冬,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

拙政园

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又名是看松听涛之处。

拙政园

拙政园

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清高之士,此处以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由三块石条所组成的跳板登“船”。

拙政园

船头上悬有文徵明写的题额,后人还专门为之题跋。

拙政园

当年,拙政园的中园和西园分属两家所有,西园主人堆山筑亭,可以在亭中观赏到他十分羡慕的中园景色,而中园主人在中花园亦可眺望亭阁高耸的一番情趣,借亭入景,丰富景观,一亭宜两家,添景更添情,就这样,一段佳话造就了一道风景。

拙政园

拙政园

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上层为,高而不危,耸而平稳,不仅与周围的景物构成均衡的图画,亦可由此将中园美景尽收眼底。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