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i1vai8k.html

古代文人聚会称为“雅集”,中国国家画院前身为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成立之初经常邀约全国书画名家雅集笔会,切磋技艺,各展所长。近日,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庆祝中国国家画院成立四十周年——润物无声·中国国家画院典藏老艺术家美术作品展”,将老一辈艺术家合作的件作品整理展出,通过纸上笔墨重现艺坛群星当年交流与合作的风采。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需要大量国画作品装饰公共场所,也需要出口书画外销创汇,在国家的推动下,中国画创作组应运而生。年至年,当时的画坛名家们几乎都齐聚颐和园藻鉴堂,完成了大量的创作。与此同时,艺术家们还在黄胄、李苦禅、陆俨少、李可染等人的倡导下发扬“雅集”传统,创作了许多合作画,其中既有逸笔草草的笔墨游戏,也有临时兴起的灵机妙思。

《岁朝报喜图》张伯驹、董寿平、周怀民、溥松窗、潘素、白雪石、黄胄

此次展览中,一幅以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九十大寿为题材的《仁者寿》格外引人瞩目。崔子范、陈秋草、郑乃珖、陈大羽等30多位画家同时参与绘制寿桃,恭贺高寿,并留下不同风格的签名,饱含诚挚的祝福。另一幅由刘海粟、李苦禅、溥松窗、黄永玉、黄胄合作的《生机勃然》,描绘了一只站在岩石之上的大公鸡,画面中还有竹子与树荫点缀在旁。此外,展览展出的由张伯驹、董寿平、周怀民、溥松窗、潘素、白雪石、黄胄创作的《岁朝报喜图》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像这么大体量、这么多名家参与的合作画创作,可以说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副馆长杜浩说,“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特殊文化事件促成的盛事。今年,中国国家画院迎来建院四十周年,这批作品的展出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们承载着画院的历史,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顶尖艺术家们在群贤毕至的环境下共同创作的艺术水准,观众在同一幅画里可以看到不同风格艺术家的默契配合,感受他们对艺术的不同探索。”

《生气勃然》刘海粟、李苦禅、溥松窗、黄永玉、黄胄

据悉,为配合此次展览、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还将在本周末开展公共教育大课堂活动,带领青少年游览画院,学习速写、水墨绘画技法。此次展览的展期为7月23日至8月14日,8月23日至9月3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