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

广州艺术博物院馆藏宋代文同《墨竹图》,堪称国宝,足以名载史册。

文同《墨竹图》

这件《墨竹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同《墨竹图》基本为同一稿本。图中墨竹由左上方伸展下垂,枝节舒展,竹叶向背由浓淡而分,是文同传世作品中屈指可数的佳作。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翁方纲、清代广东书画鉴藏家吴荣光以及晚清政治家康有为曾为此名作写下了鉴藏题跋。此画在乾隆年间为广东顺德温汝述所有,后归鉴藏家吴荣光收藏,民国年间流传至莫元瓒先生手中,后由莫先生捐赠予广州艺术博物院,成为艺博院镇院之宝。

文同,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任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年任湖州知州,未到任而死,故有“文湖州”之称。擅诗文书画,以善画墨竹著称,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文湖州竹派”。

学者、文物鉴藏大家史树青先生指出:“萧悦以后,五代时的李坡、李惺、黄荃、黄居寀,北宋的文同、苏轼、崔白、燕肃等,在画竹方面都有一定成就……在上述的画竹名家中,承先启后的大家,当推文同。”

李颇《风竹图》

目前所能看见的最早的纯粹意义上的墨竹画是五代时李颇的《风竹图》。不过李颇的创作对后代影响不大。现在普遍认为,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墨竹”的是文同。墨竹正是在文同以及受其影响的绘画家、鉴赏家的努力下才在中国文人那里占据一席之地的。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创新格,发挥了墨的作用,画出了竹子的神韵和性格,所谓“文湖州最后出,不异杲日升空,嚼火俱熄,黄钟一振,瓦釜失声矣”!

文同总结了画竹的基本原则,自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即为“胸有成竹”的来历。苏轼画竹受文同影响很大,他在《与可(即文同)画货彗谷堰竹记》中记叙了文同的一段话:“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文同一生正处于北宋王朝由强盛走向衰退,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时期。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他把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修身养性之道,把庄子、陶渊明作为知音。竹子虚心亮节,中通外直,坚忍不拔的自然特征成为文同表达其不屈不挠、旷达亮节内心世界的最好载体。他将自己的住处周围种满竹子,还取了“墨君堂”“竹坞”“霜筠亭”“此君庵”(墨君、筠、此君都是竹的别称)等诸多名号。

在文同的仰慕与传播者中,苏轼是最为重要的人物。这对表兄弟“竹石风流各一时”,成为了墨竹的倡导者。有人认为竹逐渐被赋予新的内容,获得新的声望,在文人间广泛流行,主要归功于苏轼对文同墨竹的赞赏。可以说文同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轼的宣传。文同认为:“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有时文同还会特地在画幅中留下空白,只等待苏轼一人加以题咏。苏轼的绘画创作也受到文同的启发,如米芾评论苏轼的墨竹画:“运思清拔,出于文同与可,自谓与文拈一瓣香。”不过两人实际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元代之时,仿文同墨竹画的作品相当多,真迹已经非常少见,著名的鉴赏家汤垕所见真迹不过5本,而伪作就曾见到30本之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