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栖翠
中国绘画宋人尚"格",讲究格法格局和格调;元人尚"韵",表现气韵气息与气度;明清尚"意",追求情怀情感和情趣。今人则把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以"工笔"和"写意"耒划分,且当下重"繁"避"简",重在"工"字,集体性地倾向表现手法工艺化、造型程式化、创意标新化等中西融合的多元维度,以"工"为"美"。我不喜欢中国画以"工笔"或"写意"耒划分,是"工"是"写"当随画境和心性、当工则工,当写则写,物随心象,境由心生。中国画中的上品,工中必有写,写之必有度,正如沈春罗语"北宋人千丘万壑无笔不简,元人一枝一叶无笔不繁??"
轻毫拂素·一
纸本水墨
cmx24cm
年
轻毫拂素·二
纸本水墨
cmx24cm
年
轻毫拂素·三
纸本水墨
cmx24cm
年
轻毫拂素·四
纸本水墨
cmx24cm
年
幽禽栖翠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果熟来禽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轻风拂素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金铃花开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寒木春华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蒹葭秋水
纸本水墨
46cmx36cm
年
荷塘清韵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花动春色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芦花吹雪
纸本水墨
38cmx45cm
年
咫尺天涯
线,是中国书画的表形达意重要手段,如果不顾物象本身特征,一味予以老辣苍劲,生涩枯竭的线质去表达所有的对象,以显“人书俱老”、“返朴归真”,则是游离艺术的本质,愚人自娱,因为艺术本质是为了表达美和展示美、而不是一味刻画"质"与"丑"。所以请你别因为激赏《祭侄文稿》的浑朴苍穆而嘲讽《兰亭集序》的清秀雅逸,别因为青睐碑的“金石味”而轻视帖的“书卷气”,别因为嗜好“瘦金体”的骨感而贬低“颜体”的雄健,别因为钟情“青藤”的狂放与任性而排斥“宋人”的严谨与高华,别因为推崇“水墨”的清净与脱俗而排斥“设色”的缤纷与富丽。艺术都以彰显艺术风格为己任,艺术风格的彰显终因无法兼容并蓄而有所缺憾,不同的艺术风格都有对应的粉丝,所以把自家的优点及艺术特色发挥到极致的境界才是你要努力的方向。
松鼠
纸本水墨
69cmx42cm
年
幽居图
纸本水墨
69cmx42cm
山居春晓图
纸本水墨
69cmx42cm
年
松鼠
纸本水墨
69cmx42cm
年
山静此时闲
纸本水墨
69cmx42cm
年
松鼠
纸本水墨
69cmx42cm
年
松鼠
纸本水墨
36cmx34cm
年
松鼠
纸本水墨
36cmx34cm
年
松鼠
纸本水墨
36cmx34cm
年
咫尺天涯
纸本水墨
x厘米
年
道法自然
“书画同源”它只说明中国的书与画理法相近相同或相通,并非中国画非得以书入画,一定要象书法那样"写"出来,而不能"画"出来。"写"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它表现手法要明心见性,直抒胸臆,大胆落笔,倘若你刻意套用书法笔法去书"写"对象,则是刻舟求剑,舍本逐末。纵观历代诸家,善画者必善书,善书者必能画,如果能画而不能书,或能书而不懂画,疑非书画者。
田园风味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写生芙蓉
纸本水墨
36cmx46cm
年
水墨写生
纸本水墨
38cmx48cm
年
墨竹写生
纸本水墨
52cmx68cm
年
星星之火
绢本水墨
45cmx34cm
年
太湖遗韵
纸本水墨
45cmx34cm
年
大理菊
绢本水墨
45cmX34cm
年
百合花
绢本水墨
45cmX34cm
年
桃溪秋色
绢本设色
45cmx34cm
年
白描写生
纸本水墨
35cmx24cm
年
白描写生
纸本水墨
35cmx24cm
年
白描写生
纸本水墨
35cmx24cm
年
白描写生
纸本水墨
35cmx24cm
年
白描写生
纸本硬笔
45cmx33cm
年
境由心生
中西绘画最大的区别,不在“线”与“面”,不在于“生”与“真”,也不在于“写意”与“写实”,观西方绘画,擅用“线”者大有人在,擅写“生”者大有人在,擅“意”者自后现代主义后更是层出不穷,而中国绘画高深处在于“气”和“韵”、在于“空”和“白”,也在于“心造”和“寓意”,这才是区分中西绘画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中国绘画的文化精神、审美哲思以及绘画工具材质所决定的。
翌
纸本设色
cmxcm
年
晓色初动
纸本设色
cmxcm
年
瑞雪图
纸本设色
cmXcm
年
风轻云淡
纸本设色
cmxcm
年
小雪
纸本设色
45cmx34cm
年
春江水暖
绢本设色
45cmx34cm
年
银粉金麟
绢本设色
34cmx45cm
年
教学相长
初学者临摹中国书画,我反对意临,因为好的意临实为再创作,以初学者的经验和功底是无法企极的,这时如果刻意强调意临就会养成治学浮躁或投机取巧的习性;相反,临摹应先“求似”而后“思变”,“求似”目的是训练技艺手段,从而提高造型能力,观察力,鉴赏力和驾驭笔墨能力,“思变”是临习者自发性“渐悟”行为,即熟练后自然生巧,所有的刻意求变或自我陶醉的后果都将是拔苗助长或东施效颦。(文/胡进曦)
戴胜画法·课稿
绢本设色
45cmx33cn
年
蛱蝶画法·课稿
绢本设色
45cmx34cm
年
华喦鸲鹆图·课稿
绢本设色
45cmx34cm
年
绣球写生·课稿
绢本设色
45cmx34cm
临·恽寿平荷花课稿
纸本设色
41cmx29cm
年
花卉写生·课稿
绢本设色
34cmx45cm
年
写生珍禽图·变临课稿
纸本水墨
27cmx37cm
年
磐石写生·课稿
纸本水墨
53cmx68cm
年
同湖石不同画法·课稿
绢本水墨
纸本水墨
年
翠竹的不同画法·课稿
纸本水墨
绢本设色
年(来源:中国美院出版社)
画家简介
胡进曦,祖籍福建莆田,字东升,现居杭州。斋名三境阁、意致轩,本硕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现为西泠书画院专职画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