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7.html

“偕来甚好,到此莫愁。”3月5日下午,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分会、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市楹联家协会、南京市莫愁湖管理处主办,南京莫愁·赏石文化研究会、莫愁印社、莫愁书画院承办的“莫愁品韵——莫愁湖主题联画印石艺术作品展暨“莫愁石雅”专题研讨会”,在莫愁湖红木家具珍藏馆举行。

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张训彩,南京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袁裕陵,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薛冰,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管云林,原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南京印社副社长尹石,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汤永炎,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李亚军,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克年,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金昌庆,中央新影书画院副院长王永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导、教授刘德龙,南京灵璧商会会长解刚,江苏省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艺术收藏专委会主任刘鉴,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理事刘洋,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孟瑶,南京市盆景赏石协会张军,君熹文化郑翕文,策展人张冰等出席参加本次活动,研讨会由南京莫愁·赏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军主持,本次展览暨研讨会的总策划为莫愁湖景区管理处主任杨志军。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秦淮河西侧的莫愁湖,曾经拥有“金陵第一名胜”的桂冠。莫愁湖公园内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千姿百态,辅以雄浑奇崛的楹联书法、朦胧清幽的山水国画、雄秀隽永的刻印和奇巧形象的观赏石,宁静高远之意从中而生。莫愁湖不仅是南京书画印石传统文化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艺术家们平日里交流切磋的雅集。

棋文馆、胜棋楼、莫愁湖红木家具珍藏馆展厅内,呈放着参展艺术家们或珍重收藏或潜心创作的有关莫愁湖主题的楹联书法、藏画、篆刻作品和观赏石,如傅抱石、钱松嵒、林散之、费新我、沙曼翁、童迅等……艺术家们三五同道,评论楹联书法、分析山水国画,赏玩文房奇石,高辩阔论,好不热闹,更有以书画作品交换珍藏赏石的美事。

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石头形成于7亿年到46亿年前左右,每一块石头都是历史的年轮和自然的鬼斧神工。“看这块老山石,应该属于石灰岩,历经数亿年风吹雨打,形成上部分像帆、下部分像船的天然造型,寓意扬帆起航。”张训彩指着一块文房石说,“这样一块石头,无论作为家庭装饰或是奇石收藏,都给人一种回到历史、回归自然的惬意感。”张训彩点评道。

萧娴撰并书《钟阜石城联》释文:钟阜开基,石城对弈。为莫愁湖公园胜棋楼而作,莫愁湖亦名石城湖。戊午冬初十月既望,萧娴时年七十有九。

莫愁湖历史悠久、传说优美、水色天光,而遍布各处景点建筑门廊的楹联更是一大特色。“这些佳联妙对不仅符合楹联创作规范,也符合景点特征,再配以如林散之、萧娴、言恭达这些书法名家挥毫泼墨,游客们对莫愁湖景观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有更深刻的了解。”袁裕陵向江南时报记者介绍,“正因如此,中国楹联学会授予莫愁湖公园为‘中国楹联文化公园首个示范单位’(全国唯一)殊荣!”

“我创作的《莫愁烟雨》展现出雨后莫愁湖朦胧飘然的情境。莫愁湖是一个诗意化的地方,既有文学又通古今,我的山水画需要把莫愁湖承载的风景、故事、历史、人文表达出来,把‘到此莫愁’的六朝底蕴展现出来。”王永顺说。画家从临摹到写生到创作,是文化的传习与发展的过程,钱松嵒老师曾在此题“到此莫愁”,将这四个字融入莫愁湖的画作创作中,是一种新的心境。

莫愁湖公园藏品丰富,仅藏印章一项,就有名印15方,中有已故著名书法家沙曼翁印章11方,古朴雅致,堪称精品。“印章虽小却巧,且底蕴深藏。今日参展的篆刻印章多来自莫愁印社,省市书法、篆刻艺术中青年精英以刀为笔,刻《天长地久》《到此莫愁》《江南第一名湖》《胜棋楼》等有关莫愁湖传说典故、历史文化印章,小小方印向大众呈现莫愁湖公园深厚灿烂的文化。”孟瑶告诉记者。

“莫愁石雅”专题研讨会则更像是赏石雅集,艺术家们在各自精通的领域畅言奇石轶事,汇雅人雅事雅兴。

张训彩从石与人的关系剖析赏石之妙,“从美学角度看,人们赏石、藏石、画石、咏石,感悟人生;从实际运用中看,石头与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石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人们从石头中提取染料、汲取矿物、奠基建房、铺路架桥,石可以用来制工艺品、装点居室、美化园林等。那变化万端、奇巧象形的石头饱含岁月洗礼,收藏起来与宾朋共赏,岂不妙哉。”

薛冰从品石角度谈石头收藏,他说,“石头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收藏品之一,从最简单的角度看,我们能欣赏石头自身的美,如雨花石、芙蓉石、灵璧石、英石等,看出其质、色、形,若要品石头的神韵,看出其故事,那就需要赋予石头文化美。有言道,赏石,不在物,而在境。用自由而愉悦的心境品石,所珍藏的石头就是独特而意蕴深长的。”

雨花石《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0x6.3x3.6cm尹石藏

尹石解析联画印石四者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他说,“古代文人雅集品茗饮酒,鉴古读史,比才斗识,互易佳品。如今我们在莫愁公园相聚,你给我刻个印章,我送你一块珍藏奇石,艺术家就以艺术作品来交流。在楹联书法中写石,在山水人像中画石,以玉石为基篆刻,在自然中捡石、赏石、藏石,用精美的石头展现莫愁,‘石说’莫愁。”

林散之撰并书《虎踞鸢飞联》释文:虎踞龙蟠中山王气,鸢飞鱼跃少女莫愁。莫愁湖公园留念。己未年九月中旬,八十二叟林散之。

谈及莫愁湖与林散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克年说:莫愁湖在书法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年5月16日,日本书法友好访华团在莫愁湖郁金堂拜见林散之先生,日本书法泰斗青山杉雨当场恭敬写下“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有三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一是敬畏传统,他到晚年都一直在坚持临帖;二是滋养文心,艺术创作需要诗心和诗人情怀,林老一直把诗作为滋养文心的重要途径;三是图写自我,一个艺术家的成功与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作品中能展现真正的自我。

关于山水花鸟画与石的内在联系,汤永炎说,“上世纪80年代初,莫愁湖公园开始举办“海棠诗画会”。期间,南京的许多书画家如傅抱石、刘海粟、钱松嵒,亚明等应邀来到公园参加“海棠诗画会”。至今,尚有当年创作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在公园各处景点展览展示。这些画作中所展现的奇石,独居雕塑之美,石头与人,石头与画,意在互动,幻象万千。”

刘德龙从国画教育角度畅谈,“我们常说,山水画中的景致石头占一大半,离开了石头,中国画就很难画好,足可见得石头和中国文化结合之紧密。同时,石头也是中国文人精神的组成部分,因为人们赏石通常放置于案头,看到石头,心中便升起悠远辽阔的山林之气。莫愁湖是自然景观,同时也建立在人文景观、人文积累这种丰厚的基础上,今日的展览所展出的所有作品,是人景相融,文化互通的活态传承。”

研讨会结束后,李军告诉江南时报记者,今年的活动为第二期“莫愁石雅”,去年10月的雅集上,老山石横空出世,浦口老山出的老山石层岩叠嶂,蜿延曲折给人以“诗和远方”的遐想。今年的“莫愁石雅”联袂楹联书法、国画和篆刻,相互映衬相互融入,体现出中国艺术的包容性和协调性,同时赓续赏石文化,传承莫愁文脉。

环顾展厅,摆放其中的作品虽无声,但艺术家们在旷达的意境中畅所欲言、隆声远播。通过此次联画印石艺术作品,艺术家们讲述大凡的艺术审美境界,展示他们对时代变迁、经典传承的不同思考。

江南时报记者张睿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