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321/4595299.html

出品

温州商报全媒体记者

张温乐吴峪

编者按

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下称温州文博会)已然成为温州人文化生活的盛会,作为温州市会展业龙头展会、浙江省重要的文化产业展示和交易平台,温州文博会在过去七年里共吸引近家文化展商参展,现场观展人次超万,一大批优秀优质的文化机构及个人通过温州文博会得到很好的展示和对接。

新年伊始,温州文博会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文博会组委会与温州商报联合推出“我要上文博”栏目,为文博会搭建互通交流平台。如果你有好的文化项目、好的文化创意,或者在文化产业方面颇有建树和心得,欢迎拨打热线或点击顶部贴片报名,或者加入“我要上文博”讨论群,我们将通过温州商报全媒体平台予以展示。

每年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工艺美术馆都是备受瞩目的存在。80后石雕大师潘金松已经连续几年参展,并多次摘特等奖和金奖。去年带来的石雕作品《勃勃生机》以竹编簸箕为背景,孵化出一窝石雕小鸡,竹石碰撞,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日前,记者联系上了潘金松,他表示正在闭关创作,期待在温州文博会上为市民带来全新风格的石雕作品。

潘金松

痴醉于石二十余年

年出生于泰顺的潘金松,与石雕的缘分妙不可言。10岁那年,他捡起了手边一块形状杂乱的枯木,用小刀敲敲刻刻,就变化成了一只“手”的模样。18岁时,潘金松思考着工作和读书应该如何抉择?是母亲的一句话,点亮了他的石雕之路。“那些用石头雕出来的海鲜和真的一样,太神奇了!”在参观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成松大师的石雕作品后,母亲啧啧称赞,那一刻,潘金松决定拿起刻刀,做一个手艺人。

也许是儿时那一次雕刻木头的经历,也许是泰顺石雕文化的耳濡目染,潘金松学起石雕得心应手,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成松后,他更是细心揣摩刀法、风格,重新审视一凿一刀一刻的意义,创作出了《古韵新风》《三圣佛》《天作之缘》等精品。

与凿刀、石头相伴的二十年里,潘金松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雅致又不失生活气息。在潘金松看来,作品展现出来的意韵尤为重要,“石雕线条和色彩得有神韵,这样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开启“传统+现代”新风格

如今,山水、鸟兽等传统雕刻技艺对于潘金松来说,已经游刃有余。但“不安分”的他还不满足现状。“我喜欢琢磨新事物,也希望让石雕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温州文博会上,潘金松带来的石雕作品《勃勃生机》便是“传统+现代”的全新尝试。一笼刚孵出的小鸡在破旧的簸箕上玩耍,生动又有趣。“簸箕在农村里很常见,它寓意着五谷丰登的殷实日子。即使破旧后,依然能成为刚孵出的小鸡福窝。”在潘金松的巧手之下,小鸡的新生让簸箕重新焕发生机,别出心裁的创意令观展市民叹服,并在温州文博会期间举办的“快鹿杯”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赛上摘得金奖。

《温存》

在此之后,潘金松在动物石雕上也有了新的风格突破,创作出了以猫和老鼠为主题的《温存》。在这件作品中,一猫一鼠共处于一件小小的毛衣上,它们不再是敌对关系,而是一派和谐的玩闹伙伴,象征着现在人们幸福生活的景象,底下的红色毛衣载体则是潘金松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我会把它带到温州文博会上,和各位工美大师、市民一起交流学习。

展现石雕文创新魅力

温州石雕历史悠久,是温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一张金名片,然而,体积大、价格高等特点,让不少人对其望而却步,如何对石雕这门艺术进行探索延伸,是潘金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每次参加温州文博会,我都会到各个展位交流取经,发现文创产品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大。”

去年下旬,潘金松开始试水石雕文创,设计了以毛泽东诗词、泰顺廊桥为主题的印章、桌面摆台等物件,并将中国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写意风格融入创作之中,让作品更立体,画面更飘逸。“目前售出了多件,还有几位客人要再次购买。”

让潘金松印象最深刻的一块印章是用“残缺”的石头制成,“这个印章在加热上蜡过程中,顶端有一道横贯直下的裂痕,很难挽救”。潘金松说,正当他想要放弃时,陆游退居家乡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涌入了脑海,于是他突发奇想,用铜锔将几乎断裂的印石牢牢扣住,取名《铁马冰河入梦来》,赋予这件文创作品特殊的含义。

《铁马冰河入梦来》

今年恰逢建党周年,潘金松正在加紧制作《红动浙南》石雕作品,期待为祖国和家乡献礼。“我特地选了泰顺三彩石来创作,红色部分为背景,黑色木制老房子代表着中共浙南特委(温州市委前身)旧址,红色线条象征山峦和旗帜紧紧包围小屋,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和精神引领,希望能尽快完工,带去温州文博会现场给大家不同的视觉体验。”

《红动浙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