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伯驹的名字,书画界及收藏圈的人士一定不会陌生。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他与潘素为了抢救中国第一幅山水画——展子虔的《游春图》变卖家产,并最终捐给故宫博物院的轶事。
从绘画史发展的角度《游春图》有一些独特价值。
张伯驹
潘素
唐代最著名的美术史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中对山水画的滥觞期——魏晋时期的山水画有过一个简洁而准确的介绍,我们比较一下《游春图》与该文字的描述,便可以了解其价值的体现,张彦远是这样描述的:“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他,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大致的意思就是,魏晋时期的山水画山峰的排列就像锯齿一样整齐,缺少唐代以后山水那样一层层向后推移的空间感;水面的空间狭小几乎难以承住舟船的航行;人的比例甚至比山峰还高大。总的来说,《游春图》至少解决了魏晋以来山水画的三个主要问题——空间问题;比例问题;造型问题。
隋展子虔游春图
隋展子虔游春图
造境与空间处理方面,北宋的《宣和画谱》曾评价展子虔的绘画特色为“咫尺有千里之趣”,我们看《游春图》在处理前景、中景、远景的空间关系都是非常的妥帖自然,而不像很多墓室壁画或画像石中的平行向上排列,并且该作非常注重事物前后的遮挡关系,通过遮挡,山体、树木等向后推移便会显得非常自然而合情入理。可以说,这种微妙遮挡关系的使用是对山水画平面化、平列式的呈现方式的一大进步。
比例问题最直接地体现在山峰、石头、树木、人物与舟船的比例关系上,我们看到所有这些元素都被展子虔处理得非常妥帖。这一进步在那样一个时代是非常杰出的。特别是人与树、人与建筑、人与桥梁、人与舟船的比例都非常精确。值得注意的是,水纹的处理能够刻画出一碧万顷的浩淼之势,早已不是“水不容泛”的稚拙形态。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网络图片
宋代摹本《洛神赋》网络图片
造型问题,我们比照一下现存的魏晋时期流传下来的宋代摹本《洛神赋》便会发现,《洛神赋》中的树极其简单,而《游春图》中树木开始具有组合的观念,并且注意树木种类的变化,有松树、桃树、枯树的变化,由注意区别远树与近树处理方式的繁简变化。非常注意树木的造型,有挺立状、有婀娜状,极尽变化之能事。《洛神赋》的山石处理几乎就是一条条弧线的排列,而《游春图》则不仅能够画出山势的起伏与小块山石的配合,并能够精微刻画山石的体量与质感。水纹的处理极有层次,通过疏密的变化描绘出春天被微风吹动而泛起阵阵涟漪的意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