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解索皴是由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技法中变化而来的。其特点是皴法线条较长而且多波折,好似解开的绳索,故称之为“解索皴”。解索皴就像一团纠结着的绳头,下面分解开来,以表示山的脉络纹理,此法适合表现结构繁复、绿荫茂密的土质山石,代表画家是元代的王蒙。

解索皴一般中锋用笔,运笔要干燥且呈发散状,淡墨浓墨混合而用,不可单一墨色,否则层次单一缺乏变化。在用此法时,最好伴有丰富的点法,造成茂密苍茫的效果。此法与披麻皴的区别为:披麻皴多侧峰用笔,基本直线运笔;而解索皴则是多中锋运笔,画皴法时要曲线运笔,且呈散发状。

夏山隐居图元代王蒙

夏山隐居图局部

作品在描绘幽僻的隐居环境和高士的隐逸生活同时,往往穿插若干富世俗情趣的生活景象,反映了画家入世思想的这一面。此图在房舍中即安排了妇人携子、童仆侍候的情节,在桥上还有挑篮归来的仆人,散发出较真实的生活气息。作品布局由近及远,平远与深远结合,其间以开阔水面相连,虚实结合,繁密中见空灵,保留了较多的董、巨布景特色。主山中间屹立,山头多苔点矾头、坡渚点缀蒲草芦苇和繁密的披麻皴等山石草木形态,也近似五代的巨然。惟下方至岩上交错的长皴和方直的用线,已呈现解索皴和乱柴皴雏形,具自身风格之特色。此图为了解王蒙早期画风的重要存世作品。

九峰读书图(局部)清代王鉴

图绘崇山峻岭,苍松平溪之中,一高士在茅舍内坐于矮凳上,手执一书,认真品读,高山,流水,一屋,一人,有一种隐逸之意境。山顶处以浓墨戳点,山脚松木以工整线条勾画,山石的脉络以解索皴表现,更显雄伟。

牛毛皴由披麻皴、解索皴变化而来,皴法细若盘丝,厚如牛毛而得名,着力表现江南草木茂密和郁郁葱葱的景象,代表画家有王蒙、沈周和八大山人等。

煮茶图元代王蒙

煮茶图(局部)

此画为王蒙晚年之作,所绘为其隐居时的山水。山体用“渴墨”以牛毛皴、解索皴画法画出,然后再用浓墨“苔点”,画出山体的阴阳向背,这正是王蒙所独创“水晕墨章”。王蒙山水以景色稠密,山重水复,布局繁密,苍郁深秀等特色,表现出大气磅礴、纵横离奇的山水境界。

庐山高图明代丁云鹏

庐山高图(局部)

本幅丁南羽用王叔明“牛毛皴”法绘庐山高耸,士子观泉于秋林。沈周也有用王蒙笔法绘的“庐山高”,而此更显繁茂,且用笔紧实。

乱柴皴也有人称之为破网皴,此皴法是从解索皴、荷叶皴等皴法演化变生出来的一种适合表现南方雨水冲刷而裸露的山脊的皴法。这种皴法更具有抽象的表现意味,更具个性化,无拘无束,随机应变,极具个性,看似乱画,实则无法中有法,非常人所能及,少有画家用之。明代的沈周亦用此法,吴伟、蓝英、清代吴宏、当代的傅抱石是此画法的代表画家。

秋林高士图元代盛懋

秋林高士图(局部)

此幅绘着一红衣高士,坐秋林坡上,作远眺之状。古贤山水画中少作朱衣隐者,此作朱衣或是应受画者所嘱。图分前、中、远三景,布局、运笔富于变化,着墨不多而笔简意足。远处层峦叠嶂,重重雾锁。两座主峰以披麻皴间以乱柴皴,结构转折处以浓墨打苔点树,雄峻逸秀,气格高朗,的秋天清旷情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