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崆峒养生平凉##交响丝路问道崆峒#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的书画家们在关山景区采风写生期间,有一位看似很普通的中年人,头戴遮阳帽,目光搜索着远处的山峰奇石。他就是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秦岭。
“20年前我到过平凉,这是第一次来庄浪县,感觉这里气候非常好,满眼绿色,景色宜人,民风淳朴,尤其是这里的人民非常热爱书画艺术,一看到我们创作都围拢过来,交流探讨,艺术氛围非常浓厚。”秦岭说。
在云崖寺游览期间,秦岭一边游览,一边拍照,休息期间他拿出速写本,静静地勾勒云崖寺的轮廓结构、山形地貌。
“这种地貌很独特,既不像北方太行山那种石头山,也不像土坡山,更不像南方的那种山。所以创作中,应该用折带皴加一些特殊皴擦方法和点染才能够比较好地表现其山体物象。”写生中,秦岭与围观的书画爱好者交流,并不时回答他们的问题。
在朝那湫景区,秦岭并没有作画,只是在静静地游览。“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清新,空气非常新鲜,走一圈很舒服,丝毫不感觉累,漫步其中是一种享受。她的水是干净的,山是清透的,天空又这样好,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杂物,非常纯净,人在这里心很安静。”秦岭说,朝那湫跟云崖寺形成两个反差,云崖寺景区岩石的那种丰富感,那种多自然造化的奇峰怪石很有特点,再加上丰富的植被和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三者结合,非常适合入画。而朝那湫的植被品种不是很多样,更加显得有一种统一性,这两个亭子点缀其间,遥相呼应,符合一种自然之美,我觉得更适合西洋画或者水彩画,用色彩来表达。
“之所以没有立即提笔创作,主要是珍惜这种感受,这种静谧的气息。我想这对我今后的创作会有很大帮助。”秦岭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