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有言:家中无字画,便是俗人家,家中藏字画,美名传天下。
中国古人的四大美事,品茗焚香插花挂画。
挂画是重视觉之美,丰富视觉的一种途径,
是展示文人雅士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
挂画最早挂于茶会座位旁,主要以茶事为表现内容,但随着发展,挂画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形式或是一种内容。
挂画发展到宋朝之时,士大夫多有收藏古器、名家书画的喜好,
如苏轼的朋友王晋卿,热衷于“藏古今法书名画,常以古人所画山水置于几案、屋壁间,以为胜玩”;
苏轼的另一位朋友米芾,也是“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
这些士大夫的厅堂房阁,往往都挂有名家书画,以陶冶性情,表达人生的志趣。
辗转到了如今,新中式带着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融合现代和古典风格的特点,是现在人所追求的一种精神文明的象征。
而当水墨的韵味遇上家居的空间,
视觉的享受,便开始了。
▲黄汝鸿《清香浮玉》-玄关
走近玄关,大气简约的造型,仿佛步入遥远的古代一般,青瓦琉璃,亭台楼阁。
光与影的衬托,将作品凸显,但是作品也不会喧宾夺主,而是各有各的特色,相互之间形成“互衬”,构成一个充斥着古韵古风却不失现代感的空间一隅。
玄关作为家具的“门面”,作为进屋后第一眼所见之地,暗暗揭示了家居整个空间的风格走向。
▲黄汝鸿《浮香雪白》-家居客厅
家居客厅现代风的简约设计,在现代基础上,融合以淡雅高清的颜色,微微的暖调却带着浑然天成的冷淡,营造出一种古典的美,墙与地面相得益彰的搭配,无不充斥着古韵古风的气息,仿佛走在古代的街道上,坐在古老的空间内,欣赏着古老的水墨画,家中亲友相聚闲谈之时,一晃,便似乎回到了过去,重温古典之美。
客厅一幅水墨画风的装扮,大理石的地面搭配米白色的墙顶面,沙发背景悬挂的水墨画,正迎合了这个水墨古韵的主题,唯美而自然。
▲黄汝鸿《清香浮玉2》—家居空间
衔接客厅的家居空间一角,虽是方寸空间,但挂画的存在,无疑是增添了一丝生动。
让本来简单无华的一角,充斥着艺术的气息。
▲黄汝鸿《芳香》—家居餐厅
走进餐厅,餐厅萦绕着的是古典的气息。作为进餐的场所,餐厅应营造出一种能够增进食欲、热情好客的画面氛围,给人新鲜清爽的就餐感觉。
水墨画的点缀,不仅让餐厅的清新之感倍增,更是让整个空间都沉浸在宁静怡人的氛围中,想必在这样的空间中进餐,也是一种持续的享受。
▲凌云志《猫》—茶室
来到茶室,中式偏古典的茶室,整体弥漫深沉色调的气息,但顺势悬挂在其空间内的画作,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色调之间调和变得温柔,品茗与赏画,两者兼得,满足了味觉又丰富了视觉。
▲凌云志《猫》—茶舍走廊
走廊作为连接空间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而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结合简约大气的走廊设计,便给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丝韵味。
▲黄汝鸿《浮香雪白》-卧室
卧室的灰棕色背景墙,似乎本来便是为了水墨画的悬挂而存在,在背景的衬托下,水墨似乎在画中活了起来,浓郁的古典气息弥漫卧室,素雅颜色的搭配,让挂画与卧室的摆设相得益彰。
▲陈开宇《山居闲逸》—休息室
休息室的简约设计,配以山水墨画的恢弘大气,让人心生愉悦,
休息之时,尚且能欣赏一番画作,实在是一大乐事。
▲黄汝鸿《浮香清幽》-衣帽间
走进衣帽间,映入眼帘的,是如同优雅的仙子一般悬挂于中的水墨画,在这样一个现代简约且朴素的衣帽间,水墨画的存在,无疑增添了一丝墨韵,空间中似乎弥漫着水墨交融的气息。
▲甘予迅《磊磊但奇石》-书房
走进书房,偏中式的传统造型书房,融入现代的元素,画作悬挂正中,有种俨然与书香气相互萦绕之感,色调协调温和,茶室书房古器收藏,无不展示着古朴的文雅气息。
书房的画作陈设之道,在于一种意境的营造,在于悠然雅致的情怀体现。
书房本就是充斥着墨韵书香之地,加之书画作品以及古器的摆设,更是让人在此空间陶醉,流连忘返。
屋中有画,
就如同悬挂了一个思想。
将画置于屋中,
便等同于将心置于这一方空间。
编辑整理为探墨,图文部分来源于探墨,文章版权为探墨
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