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皴法是山水画中的众多皴法之一,主要为点划结合的笔法运用,在皴笔时要求下笔如凿,凿痕遍布山石。点笔时要有聚有散,墨色有浓有淡,虚实相间。点皴适宜表现山石林木,近可用点皴表现树丛,远可用点皴以示苔藓或灌木丛。常见的点皴有:大米点、小米点、雨点皴、豆瓣皴等。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1.米点皴

米点皴是由北宋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独创,它是用饱含水墨的横点,密集点山,泼墨、破墨、积墨并用,最能表现江南山水间晨初雨后之云雾变幻、烟树迷茫的景象。米芾的点形阔大,称大米点,米友仁画出的点形略小,称为小米点。米点皴不是臆造的,据米友仁自题《潇湘奇观图》道:“此图乃庵上(指海岳庵)所见,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如此,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于观临佳处,辄复得其真趣,成长卷以悦目。”可见米家山水来源于写生,米点皴是米氏父子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体验的产物。

范宽雪景寒林图

2.雨点皴

或称之为芝麻皴。雨点皴也按山石的阴阳向背加皴,以表示石纹和土壤,或称之为雨淋墙头皴。北宋李成的皴法中也加有雨点皴,但真正的鼻祖应是范宽、燕文贵。较晚使用雨点皴的有石涛,他有时把这种点不严格地按照石头的轮廓画,只是散乱地点缀在画面上,成为一种装饰性的点。这种点比较适合石涛奔放的用笔,而不拘泥于固定在哪个位置,随意而适,助成山峰岩石的飞动之势。

关仝山溪待渡图

3.豆瓣皴

豆瓣皴是点皴变体之一,从关仝的《山溪待渡图》透露了这种皴法的排列样式,特点是大小间错的豆瓣形状,聚散有致。

点苔时要由淡湿到淡干,再由淡干稍加浓干,再加焦墨干点,如此循序渐进,由淡到浓,由湿到干。黄宾虹点苔尚且“层层点染,常积数十百遍而成”。

一年四季同样的山水,会呈现给我们不同的景象,点皴法在山水画中的应用也要随季节变化有所区别。石涛提出:“点有雨雪风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洞洞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如焦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

山水孕育于天地之间,点皴法孕育于山水画中,是山水画的灵魂,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点皴法自创造、运用开始就受到各个时代画家的青睐。它在表现山水画的地理风貌,雨雪风晴四季之景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学习传统优秀点皴法的同时,也要发展点皴法在山水画中的地位和表现技巧,振兴民族艺术,创造时代新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