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余晓玲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俊伟
设计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苗
“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前人这样赞誉可园。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并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其主人为东莞博厦人张敬修,以武将之资起家的张敬修以文人之风行世,他及族人延请画师、文人于园内,资助他们创作,成就了一代名家,居巢、居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二居”开创的“居派”艺术曾经影响了广东一代画风,“二居”的弟子创立了岭南画派,可园也成为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
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可园早已向公众开放,年游客接待量从最初的十多万人次上升到如今最高峰的近90万人次。面对游客量增长带来的压力,可园博物馆在做好古建保护的同时也力求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复建道生园(由张敬修侄子张嘉谟修建,于年被拆毁)已被纳入东莞“三江六岸”之东莞记忆项目,该项目拟打造最具东莞特色的东莞名片项目,探索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走访:隐于闹市的广东园林珍品
3月3日,春光正好,可园路上车水马龙,而受疫情影响,位于可园路旁的可园较往日更多了一份静谧。来自湖北宜昌的游客杨先生很享受这份安静,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出差到东莞,抽空来游可园的,“园内游客不多,正好可以细细品味,岭南园林很别致,也很有特色。”杨先生还表示,可园保护得很好,一砖一瓦都能品出历史韵味。
作为广东园林的珍品,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年)的可园历史其实并不算太长,古建筑面积也不大,占地不过两千多平方米,但园中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却一应俱全,山池、花木等景物十分丰富。游人在游览可园时可以实现移步换景,这得益于四通八达的布局特点。可园的周边折线虽然方向不一,但基本按南北方向排布,配合有致,故不会给人杂乱之感;另外园中建筑与环碧廊、厅堂相连过渡,“连房广厦”地围成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空间,扩大了人们的欣赏间距。
占地两千多平方米的可园古建筑
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亭……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可园内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
可轩又名桂花厅,是主人家当年接待宾客的地方。可轩地板中间的一圆形铜管口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经可园博物馆讲解员讲解,原来该铜管口下方有一条管道从地下连通到隔壁的小房间,当年在隔壁的小房间放了一台鼓风机,鼓风机、地下管道、出风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让张敬修和他的友人在暑热天能享受到清凉。后人将该系统戏称为“古代空调”。由此足见可园除了空间布局科学、建筑设计精巧之外,还有改善居住条件方面的创新。
可堂是可园主体建筑之一,该堂为当年园主起居之所,也是张氏家族举办喜庆宴会等活动之地。如今,除了讲解员的定时讲解外,可园博物馆在各建筑内都设置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