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学家小岛毅在谈到宋代艺术时说:“去中国旅行的人肯定都看到过,美景胜地的岩石上肯定刻有古人文人墨客的题字。为了能看清楚,还特意用红油漆描画……这与已经西化了的近代人保护自然景观的感觉完全相异。”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中国人对于石头也是赋予了生命的。
(一)苏轼与石头
那么,古往今来的诗人们为何不在纸张上泼墨挥毫,非石头上写字?
石头作为一个自然界的产物,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中国人的理解中,许多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比如风花雪月等等抽象的事物。在纸张以及印刷术还不够成熟的时候,石头就作为了一种载体,记录下历史中的某个岁月瞬间。
在中国人眼里,历史并不如烟,人们会用笔去记录下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帝王将相的生命有限,但是石头的生命却是坚硬的,曹雪芹想把自己的那些过往讲诉于笔端,于是就写了一本《石头记》,可见石头在曹公眼里的分量。
苏轼有一首诗歌叫作《咏怪石》,这首诗里描述的就是他门前的一方怪石,不仅仅形态怪异,而且还无比灵异,实际上这个怪石并不是具有特殊的法力,只是苏轼把自己的理想寄予其中了而已。苏轼写了《咏怪石》后,又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作就是《枯木怪石图》,不过可惜这幅画流落江湖,下落不明。
一、萧瑟下的生机
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枯木怪石图》时,一定不会认为这幅图有什么特别之处,枯木完全没有任何生机,石头也黑乎乎的没有任何美感。可如果仔细去品味这幅图画,你就可以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一种生机,那是一种与死亡对比之下产生的活力。
宋代的画有一个独特的表达方式,就像大家写作时善于用反讽一样,宋代的画中有一种反向思维的方式,以一种辩证的角度去作诗作画,从“墨”中可以看到“色”,从“无”中可以看到“有”。
《枯木怪石图》就是基于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人们了解到苏轼曾经所经历的一切。
据说苏轼画这幅画时,正是人生的低谷时,黄州的经历,让他的内心中也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苏轼的一生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在这个过程中,苏轼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所以他的画作也充满了对于生命的思考。
学者李一冰说:“苏东坡本是文同后一人的画竹名家,受了寒林图的影响,便加变化,淡墨扫老木古枿,配以修竹奇石,形成了古木竹石一派,苏东坡自负此一画格,是他创造,还说在苏之前,未有此体”。
在将近一千年时间里,苏轼用他的经历描绘了他与石头的缘分,不仅仅成为了他个人意志的展现,更成为了后世所仰慕的画作。
二、与米芾的“握手”
在《枯木怪石图》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画家痴迷于用石头来表达心情或者意境。
但那些石头所表达的意味隽永深沉,不像苏轼的《枯木怪石图》,看起来那样单调且乏味,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根据米芾的回忆,苏轼画作上的石头、枯木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怪石上画满了圆形弧线,仿佛在快速的旋转,赋予了图画极其强悍的生命感,怪石右侧的那课枯树,有一个圆圈,伸向天空。这样的石头和树木,在中国画中都极其少见。从《诗经》到后世的诗歌,枯木都代表着离愁别绪、羁旅思归等等思想,那种情感是悲伤无助的,可是在苏轼的画作中却没有流露出来任何悲绪。
《枯木怪石图》据说产生于黄州,在那里,苏轼并没有颓废,那广阔天地自有他的去处。在黄州,苏轼“开荒南野际”,把一片赤诚锤炼成诗行,在那里,他不仅写诗,还开创了不同的画风。
黄州的风是温暖的,米芾的探访,也成为了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两位年轻人共同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绘画风格,也为宋代的抽象画奠定了基础。苏轼最不喜欢怀素和张旭,认为他们太过妖媚,太过浓艳。
的确,无论什么时代,文人墨客之间都会有剑拔弩张的对峙,这无关对错,这只是理念的不同而已。苏轼为何会更加喜欢淡然一点的东西呢?其实和他自身的经历不无关系,在经历世事沧桑之后,苏轼身上拥有了一份从容,他更喜欢在简约中表现时光与过往。
就像他在诗歌里所写的那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因为这些内心世界的淡然,他才会把那些复杂的东西全部都归纳总结起来,成为了自己的风格,《枯木怪石图》就是苏轼心理转变的一个历程。
艺术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唐代的艳丽奢靡,再到宋代的简约无华,苏轼也把那种大道至简的理念深刻地融于了自己的画作中。宋代的风吹不到现代来,宋代的画也只是铭刻了当时的历史,而苏轼却把心情书写进了岁月之中。
黄州,在那个偏远的地方,曾有两个人握手,一个是苏轼,一个就是米芾。
三、神秘的枯木怪石
像很多国宝一样,《枯木怪石图》也有极其坎坷的经历。对于这幅画作现存于哪里?一直是个谜,有人说在日本,有人说在南京,各种说法不一而足。可是无论在哪里,这幅图都让后世迷醉不已。这画的真迹可能真的无缘得见,因为说法不一下,各种猜测也无法定论。
根据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大师所描述,这幅画的辗转路程是这样的:苏东坡画了这幅画后,把它赠送给了一位道士,后来刘良佐在画上题了诗,再后来就是米芾的题诗。这之后就是各种真真假假的传闻了,流传到今天也许再也分辨不出这幅画到底去了哪里。
不过艺术的生命却是无法丢失的,从这幅画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苏轼绘画的特点,画的形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画出灵魂,表达出意境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忘形而不是无形,画作不能拘泥于表面之形。
苏轼的画作仿佛鸿蒙之中的一声婴啼,打破了固有的宁静,迎接来的是古典画作的新生。当人们通过这幅画作追溯前世今生的宿命尘缘时,发现那里蕴含着悲怆之后的大喜,生命枯竭之后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