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济南日报」
于明信王祝晨祁延霈正谊中学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改称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黄鸿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现在历下区青龙街以东,在一片旷野之上,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7位老师最先在此建屋居住,这里也被人们称为“七家村”。七家村不仅文化氛围浓厚,而且还是红色摇篮,走出了多位革命者。■7户省立一师教师形成七家村 清光绪三年(年),为了缓解古城拥堵,方便人们进出城,济南府在齐川门(老东门)南边城墙上开了一座新大门,取名巽利门,老百姓都习惯叫它新东门。清光绪十九年(年),美国人翰维廉在新东门外创建了男校“济美学馆”,后更名为济美中学。济美中学门前自然形成了一条东南走向的华美街,后来该路改名为华兴路。 年秋天,济美中学南边旷野迁来一户人家,主人是祁蕴璞。 祁蕴璞,青州人。少年时父母双亡,自幼家庭贫寒,夜间无钱买灯油,只好“凿壁偷光”借助祠堂香火照字苦读,损伤眼睛造成高度近视。他一生博览群书,精通日语、英语,虽有口吃但教学严谨,史地教学誉冠省内,曾任季羡林先生的老师。著作有《中华大地理志》《中国文化史纲要》《国际概况讲义》等,他编撰的史地教材《世界地理讲义》被全国许多学校采用,年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名誉会员”。 年五四运动前后,受祁蕴璞影响,周围又陆续搬来了杨玉泉、于明信、田信卿、王俊千、吴天墀和孙云台6户人家。他们皆人品端庄,德高望重,都是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师。其中祁蕴璞家住街中心西北处,杨玉泉家住街中心东北处,于明信家紧邻祁家,田信卿家紧邻杨家,王俊千家住街中心东南处,吴天墀家住街中心西南处,西邻是孙云台家。七家宅院建筑都颇讲究,皆为机器红砖大瓦房、洋灰勾缝,户户有地下室,院院铺鹅卵石,遍植丁香、石榴、月季等花草。由此,“七家村”之名便油然而生。此后,又有一些人家搬来“七家村”居住,仍以教师文化人居多。 解放路华兴街南头,这里原是七家村村口,有两棵年栽种的国槐,老树至今蓊蓊郁郁。当初七户教师共同约定:创建家园,每户栽两棵国槐,成为进村的两排林荫行道。年春天,济南市在护城河上建青龙桥,开拓解放路,七家村北部被拆除,村中有数户人家移居,国槐亦被砍伐,仅保留了村头两棵,如今已成为解放路上百年沧桑的标志。■山东四大教育家两位居住于此 语文教师杨玉泉,浙江金华人,是七位教师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杨玉泉北邻是生物教师田信卿。两人有师生之谊,常结伴进出七家村。 于明信是山东临淄人,曾任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年抗战爆发后,于明信参与创办的济南正谊中学南迁,他坚持留校主持善后,同年底济南沦陷。日伪当局知其在日本学习多年,数次请他出任伪省文教厅厅长,于明信坚持民族气节,直言相告说客:“你们想让我当汉奸,我办不到。”年3月,于明信在地下党组织协助下离开济南,隐居北平,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返回济南,年病逝于七家村故居。 随后搬来的是美术教师吴天墀、数学教师王俊千,七位教师中最后一位搬来的是生物教师孙云台。吴天墀,山东济宁人。吴天墀国画艺术造诣高深,尤擅画山水走兽,青年时代便为济宁地区著名画家,晚年更以画虎蜚声中外。日伪时期,敌人曾多次逼他教书绘画,吴天墀坚持原则,坚决不替汉奸教书作画。为了免遭进出城门向日军鞠躬的耻辱,他毅然闭门谢客,宅居七家村八年,坚决不入城门半步。吴天墀后来为了生存以卖画为生,但与字画店铺订有君子协议:“只为中国人题款,不为外国人作画。”新中国成立后,吴天墀被选为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委员。 王俊千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首任校长。年9月下旬,济南市军管会文教部派袁驼为首的工作组接管济南师范学校,进行复校工作,王俊千接受邀请出任校长。由于学校在战争中损失严重,王俊千遂带领教职员工和学生搬迁至经五路纬六路的私立向村中学和遗族中学暂时复校,年8月又与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济南第一师范学校。翌年8月又与济南第二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济南师范学校为省里培养了大批中小学教师,王俊千作为校长功不可没。 年,著名教育家王祝晨也搬到了七家村。王祝晨,山东齐河人,是民国时期山东教育界著名人物。因其身材胖大,走路左右摇摆,办事认真踏实,人送昵称“王大牛”,此绰号济南教育界无人不晓。王先生则笑侃自己:“我觉得大牛不巴结上司,不为自己享受,独为农夫服务一生,死后又把皮肉毛骨供给人类。像这样伟大的大牛,我自愧弗如。” 民国期间,世人公认王祝晨、于明信、鞠思敏、范明枢为山东四大教育家。四大教育家七家村独占两位,十分难得。而家住城里县东巷的鞠思敏,经常步行一刻钟,通过运署街、巽利门桥到七家村访友交流。 到上世纪50年代,七家村已有住户近百家,其中教师之家就有30多户,教师40多位,有好几个家庭三代都是教书匠,成为百年来济南地区最早的教师之家。■英雄烈士辈出的红色之地 七家村不仅文化氛围浓厚,是最早的教师之家,而且还是红色摇篮。新中国成立前的七家村,绝大部分教师都倾向于民主革命。受环境影响,七家村还走出了多位革命者。 祁蕴璞长子祁延霈,又名祁天民,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勤奋好学,年考入清华大学地理学系。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祁延霈放弃舒适的专业工作,奔赴延安,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跟随毛泽民赴新疆开展工作,周恩来亲自送行并题字留念。年11月因患伤寒病,医治无效不幸以身殉职,时年29岁。年延安中央党校确认其为烈士。年民政部正式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于明信有二男四女,在其言行熏陶和影响下,其长子于道泉,次子于道源,三女于若木,小女于陆琳以后都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 上世纪40年代初,我党地下工作者王馨华、王中午都曾在七家村居住。王馨华,黑虎泉小学语文教师,家住七家村27号。年5月,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派赵正阳来济南开展城市地下工作,赵正阳也来到黑虎泉小学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在赵正阳引导下,王馨华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她利用七家村住有不少伪职人员家庭、学生都在黑虎泉小学读书的有利条件,按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劝告伪职人员不要做对不起炎黄子孙的事,并在群众中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王馨华曾两次被日伪逮捕,受尽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后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年3月王馨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赵正阳被捕牺牲后,王馨华勇敢承担起革命工作,与胡福海、王中午在七家村组建济南地下党第二支部,任党支部书记。 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在我军强大攻击下,国民党杂牌军保安第六旅徐振东部一个团,从郊区向城内退缩,有一个副团长恰好和王馨华住在一个院子里,王馨华趁机对他进行争取策反工作,副团长表示愿意起义。该消息不幸被派到该团的一个国民党特务探知,不由分说对王馨华下了毒手。在济南解放前两天,王馨华惨遭枪杀,牺牲在七家村的出租房里,年仅37岁。当天下午,同志们含泪把她埋在了七家村南边的果木林地里,她用革命的激情和殷红的鲜血,在七家村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建成后,王馨华烈士遗骨被移往陵园。 济南战役打响后,华东野战军在许世友、谭震林指挥下,聂凤智率第九纵队炸开城墙,从七家村前的旷野攻进巽利门,国民党守军在巷战中稍做抵抗便土崩瓦解。9月24日济南解放,人民军队的雄壮歌声首先在七家村前唱响,“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年春天,一条西接青龙桥、东连历山路的大道顺利开拓,这就是济南战役中解放军首先攻进城区的解放路,七家村成为新中国济南市首条新拓马路的光荣见证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