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钻石相比,和田玉没有璀璨的火彩;和水晶相比,和田玉也少了些晶莹剔透的纯净;就连和翡翠相比,和田玉也缺乏明艳动人的种水。所以,当钻石、水晶通行国际,翡翠也日渐走出国门被更广大的人群喜爱时,和田玉却作为中国人的心头好,一直局限在相对固定的圈子里。
钻石、水晶、翡翠与和田玉因此也就有不少人发出疑问,和田玉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为何今天的中国人仍然这么痴迷?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文化”二字。这么说看似回答了疑问,但却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如今“文化”的概念太过泛化了,你说和田玉有玉文化,就有人站出来讲钻石、水晶、翡翠也相应的文化,只不过是历史长短内容丰富与否的区别罢了。
舌尖上的中国(一)海报但笔者想说的是,如果换个视角就会发现其中的本质差别。就好比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不去强调中国的美食有多少菜系、每道菜如何的色香味俱全,而是通过食物去发现中国人日常的观念、仪式、亲情、伦理等行为方式。因为无论多美好的味觉描述,都不如有温度的生活故事,给人留下的记忆绵长深刻。
所以当我们不去思考和田玉的质地结构有多细腻、摸起来有多温润、皮色有多鲜艳漂亮,而去发现透过和田玉中国人构造出来的文化有精彩时,才能深切感受到和田玉无可取代的价值所在,才能理解几千年来国人为它着迷的缘由。
“玉”与文字的创制
仓颉四目“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在古人的传说,有四目的仓颉从鸟和龟的足迹中琢磨出最早的文字形象。同时据武汉大学的万献初教授讲《说文解字》里的说法,人类是先有语言词汇,而后才创造了文字。“玉”字的原始形态正是依照时人熟知的佩戴饰品——用绳子穿起来的玉片——构造出来的,后又经过一些列的简化转变成为今天的样子。
“玉”字从甲骨文到标准宋体的演变进一步来讲,《说文解字》分为“说文”和“解字”两个部分,所包含的是“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规律,而“玉”被划归在“说文”中。而在《说文解字·叙》也说了:“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所以可以明确“玉”运用了“象形”的造字手法,而且是最早的一批文字,也足见其在当时社会的重要程度。
而随后以“玉”为部首所造的字就更多了,《说文解字》一共统计出了一百二十六个。这些字涵盖了不同质地、颜色、声音等玉的名称、类似玉和次于玉的石头名称、不同造型玉器的名称、雕玉的方法等,洋洋洒洒占据了数页之多。
不同青铜器及其名称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除了因青铜器功能划分而造的各种专属字之外,大概只有各类不同的玉器才有自己专属的字。不过青铜器中的“鼎”“簋”“盉”“匜”“鬲”“甗”“罍”等字大部分都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玉器中的“璜”“琮”“璧”“琥”“玦”“圭”“璋”等却还大多出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
不同玉器及其对应名称为什么呢?因为除了玉文化在当代依旧生机勃勃之外,很多“玉”或与之相关的字常被用作人名,而它们所组成的词汇和成语也被频繁使用。“金玉良缘”“完璧归赵”“弄璋之喜”“奉为圭臬”等都是很常见的例子。这也使得多数人即便从不了解玉,却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它们的美好。
不尽相同的玉料与生活物品颜色对比最后再说一个关于籽料皮色和玉料的名称问题。虽然和文字创造无关,但人们所取的每一个名称也折射出了中国人一种特别的思维模式。“乌鸦皮”“秋梨皮”“洒金皮”等皮色名称和“羊脂玉”“鸭蛋青”“青花料”“糖玉”等玉料名称读起来是不是非常的直观形象,有一种不见其物而知其象的感觉。
八大山人笔下精妙简约的一尾鱼这种用已知事物来描述或命名无名之物的方式,虽然未必精确,但很容易让人们接受和理解。其背后所体现出的正是中国人对经验感觉的依赖。而这一点在很多传统文化中都体现得很充分,比如传统的中医、国画、书法、手工艺等都像酒一样,越沉淀越醇厚,而旁观者也只有在经历了岁月沧桑后,方能越发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与智慧。
(未完待续)
以上就是今天的推送,感谢您的阅读。
文章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要求删除。
本文系个人原创作品,作者艺刻树,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