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競売年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19日至20日在日本横滨国际艺术中心举槌拍卖。本季春拍共设三大专场「中国艺术珍品」「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其中拍品近余件,拍卖范围涵盖瓷器及古董珍玩、佛教艺术、中国书画及古籍善本等众多质量精湛的珍罕拍品,欢迎海内外藏家朋友参与其中。

拍品精选

Lot清雍正黄地绿彩赶珠云龙纹碗

D:14.7cm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备注:带木盒;有小冲

黄地绿彩工艺最早出现于明初永宣时期,清康熙朝恢复烧造。其具体做法为先在素胎上锥刻纹饰,然后以高温烧成涩胎,复施黄釉绿彩,再低温烘烧而成,整个流程极为复杂,因此在明清两代御窑之中,相对其它品种而言,黄地绿彩瓷的烧造数量可谓少之又少。

此碗撇口,深弧壁,深腹,圈足。器内施白釉,外壁黄釉为地,腹部刻云龙纹,皆填绿彩,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列六字楷书款。所绘五爪龙纹,双目圆睁,龙身蟠曲成弓字形,腾跃于天穹之中,有叱咤风云之势,尽显巨龙之霸气。黄绿彩釉相互映衬,搭配协调,纹饰排列有序,极富装饰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种碗当时专供贵妃使用,参阅《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三“铺宫”条载:“贵妃:黄地绿龙瓷盘四件、各色瓷盘三十件,黄地绿龙瓷碟四件、各色瓷碟十件,黄地绿龙瓷碗四件、各色瓷碗四十件,黄地绿龙瓷钟二件、各色瓷钟十五件,瓷小缸一口”。

黄地绿彩“赶珠云龙”碗大多以明朝正德、嘉靖及万历年间创烧原器纹饰为基准。清朝年间,黄地绿彩云龙碗多为康熙及乾隆者,罕见雍正作例。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编号-1/;香港苏富比,年4月7日,编号。

Lot清雍正斗彩折枝蕉叶花果纹盘

D:19.8cm

备注:带木盒

此件拍品与上海博物馆藏雍正斗彩花果纹盘品种相同,纹饰系仿自成化青花斗彩器。敞口,圆唇,腹部较浅,腹壁弧收,矮直圈足。通施白釉为地,釉色白中闪青,釉层饱满,釉质细腻莹润。盘内壁一组双圈青花同心线纹分割成内外两个纹饰带,外围绘有三组不同的花果纹。花枝缠绕,枝叶茂盛,花朵盛放,果实累累。盘心绘一株果树生长于山石之间,内外壁分别饰以三组折枝花果纹。

盘外壁上缘施双圈青花线纹,其下施多组花卉纹。器底有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字款书法风格特殊,较少见于雍正斗彩,但与故宫博物院藏多件雍正青花器书风相类,此种字体亦和近来学者考证康熙晚年郎廷极兼理陶政时红釉器上的款字相符,据信均出自一人之手,由于郎廷极督陶在康熙四十四至五十一年(-),可以判断拍品为雍正早期的产品,对于厘清雍正斗彩制作年份和康雍两朝官窑技艺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参阅:《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上海博物馆,年,页80,图46。《成化瓷器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年,页48,图22。《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紫禁城出版社,年,页66、67,图22;页84、85,图31;页、,图46。叶佩兰《斗彩名瓷》,艺术图书公司,年,页70,图67。

Lot清雍正青花八吉祥高足碗

D:18.2cm

备注:带原木盒;有冲

此件青花八吉祥高足碗,碗内壁为白釉素面,里心绘有团“寿”字;口外沿为青花双圈,外壁上部绘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纹,中下部作番莲花纹,底部有变体云头纹;高足做成有起伏的三段式,其上纹饰亦为三层,其一为旋状雷纹,其二是装饰性花卉纹,其三是变体云头纹。

碗底高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此件瓷碗采用淡色青花釉料,其釉色与光彩自然迥异于重彩青花,为清宫青花瓷釉的又一种代表类型。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第页。香港苏富比,年6月1日,编号;伦敦佳士得,年5月16日,编号。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款青花八宝高足碗”。

Lot吴昌硕(-)蒲塘秋艳

年作

设色纸本立轴

.5×39cm约4.7平尺

题识:秋光红莫辨,朝日与芙蕖。庚申秋季,吴昌硕时年七十七。

盒内题:吴俊卿晚年颓然自放而逸气,仍饶矣斯幅尤宜斥言乌。西崖观题。西崖(白文)苍苍亭珍玩。

钤印:吴俊之印(白文)吴昌石(朱文)

备注:带原木盒

此作品是典型的吴氏红花墨叶法,构图盈满层次鲜明。荷叶以墨笔大块铺就画面,中部两朵荷花以胭脂色先晕染后勾出花瓣墨色明快娇艳欲滴。画面上方一朵荷花已然是盛放过后一片花瓣若似即将凋落。荷花挺秀水草荇荇,确实是一派秋季荷塘的真实写照。

吴昌硕作画时,必先入画境而后落笔。一日他去城外观荷,秋雨点点来急,他便问乡民借来一顶斗笠,看横塘十里破荷,他只取一莲秋水。吴昌硕在河堤上时走时停,并不心急,因为他知道:走得快又如何,前面不也是风雨吗。待归去画图,未题诗,已先有诗意。吴昌硕的荷花图中极少见到一丝水痕,却泛着浓厚的水墨气息,这也是很多人称赞他如徐渭、陈淳在世的原因。亦师亦友的任伯年从未怀疑过吴昌硕的绘画潜能,初见吴昌硕作画时,他便大发感慨:“你的笔墨已经胜过我了”。

盒内题识“西崖观题”,应该是20世纪最著名的日本东亚美术史家,密教研究者“大村西崖”。据资料记载大村西崖的中国之旅除第五次是从日本外务省对华文化事业部获得资助外,其余全部为自费。他的一系列访问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中国美术的研究资料,但同时也促进了当时中日两国美术家之间的交流。作为推进文人画复兴运动的一环,他在旅行日记中还收集现代文人画家创作的作品等。回国后,他在东京美术学校等地举办展览,使日本人首次了解到当时活跃着的中国画家——北京的金城、陈师曾,上海的王一亭、吴昌硕等,从而促成了当时中日画家的交流盛况。

Lot吴昌硕(-)葡萄

年作

水墨纸本立轴

.6×50cm约6.8平尺

题识:葡萄酿酒碧于烟,味苦如今不值钱。(晤)悟出草书藤一束,人间何处问张颠。癸卯五月,安吉吴俊卿昌硕作于缶庐。

盒内题:苦铁道人昌硕俊卿制。苍苍亭珍玩。

钤印:俊卿之印(朱文)仓硕(白文)阿仓(朱文)2次

吴昌硕的葡萄,继承了明代徐渭大写意的水墨风格,但又比徐渭的秀雅清透更具力量感。他本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对用墨的特殊感觉,以书入画,肆意挥洒,并施之以独特的浓墨,以及金石意味贯穿于其中。狂草作葡萄。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虚实相生,主体突出。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表现形式。

Lot邓石如(-)篆书《弟子职》十二屏

年作

.5×46.3cm×12约7.4平尺(每幅)

题识:时维嘉庆龙飞九年,岁在焉逢困敦十有一月十有八日,古皖邓石如篆于辨志书塾。

钤印:邓石如字顽伯(白文)完白山人(朱文)

收藏印:许质卿家珍藏(朱文)渤海许氏收藏金石书画之印(朱文)南浔周氏梦坡室珍藏(朱文)

《弟子职》是邓石如去世前一年,六十二岁时所书。就其自身而言,亦最成熟。无论运笔结字,已到人书俱老。其用笔,入笔简而凝重,行笔朴实无华,自然迟滞,收笔不作雕饰,时而有飞白之笔,益显老辣精浑。其结字,外型疏散,体内却茂密集中。比秦篆稍收其长,比汉篆稍展其方。密集处稍偏靠上,下部固然易放长脚,但也并非尽然。以前的习气逐渐减少,足见其字已愈来愈成熟了。

清代学者,书法家阮元前后题跋:

①《管子》一书散佚不全者多,惟《弟子职》一篇全文完善,于学教中大有遵循。余家藏王良常篆书十二帧,与管子之文校对无讹。今倩完白上舍照此计书二十余副,以备庠序塾中悬挂,大有后学裨益。小篆之妙,由斯喜而来,至唐李少温独善其能。今千百年惟邓怀宁篆隶之法一人而已。阮元再记。第十二副。钤印:阮元伯元父印(朱文)

②圣功育德,养正于蒙。干身维礼,直内思恭,筋骸以束,血气以平。习兴智长,是谓少成。我有良书,圆规方矩。亦媲斯谊,垂范来许。仪征阮元铭于揅经室。钤印:阮元之印(白文)伯元氏(朱文)

Lot元代剔红穿花仙鹤倭角长方盘

L:43.6cm

据黄成《髹饰录》记载,我国雕漆技法出现于唐代:“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后杨明加注补充道:“唐制如上说,而刀法快利,非后人所能及。陷地黄锦者,其锦多似细钩云,与宋元以来之剔法大异也。”这两段记载无疑证明唐代已有雕漆并论及其基本特征,唯至今未见实物。宋元时期,我国雕漆工艺得到发展,至元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髹饰录》中评价:“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润,纤细精致。又有无锦纹者。”宋元两代雕漆技法已臻成熟,传世的元代雕漆制品以张成、杨茂等的作品为代表。

此件元代剔红穿花仙鹤方盘,时代特征明显。呈长方形四边倭角,沿口上折,侈口圆唇,造型规整稳重,仪态大方。器身通体作剔红工艺处理,剔漆深厚,漆色鲜艳,包浆亮丽,色泽深红,予人典雅沉郁气息同时,又呈现雍容富贵气象。盘上正面作仙鹤花卉图案,刻画两只仙鹤上下飞舞,嬉戏于繁密花丛之中,仙鹤身下雕琢花卉枝叶图案,花繁叶茂,搭配相宜。整体构图布局平稳丰满,使其既富装饰美观之效,又具祥和富贵之意,其剔面层次均匀,雕工精细致密,可谓别具匠心。实为剔红器物之佳品,且有原配盒,殊为难得。

参阅:《中国漆器珐琅器收藏精品选》P20,四川美术出版社,年12月。《宋元之美》,(日本)根津美术馆,年。《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年。

Lot清乾隆白玉瑞狮衔灵芝摆件

L:14.3cm

备注:带原木盒;紫檀托

瑞兽作跪卧之姿,立体圆雕而成,形似天禄。兽首如狮,转向身侧微仰,阔口衔灵芝仙草,如意鼻,双眼硕大,眼球凸出,双耳贴头,首生独角,四肢以高浮雕塑形,背部浮雕如意,长尾卷曲,肌骨丰健,神态怡然自得。

身旁幼兽仰卧,母子顾盼,置身仙灵圣境。本器用料上成选材为和田籽玉,色泽纯正匀净,细密温润,其上有黄褐色的沁色,沉着凝厚,工艺精湛为乾隆工,雕琢细致入微,且有长寿如意、子孙祥乐的美好寓意,应为皇家旧藏,十分珍贵。

Lot6清代金农铭马日琯藏端石太史砚

L:19.5cm

砚盖款识:东邻满座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

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后不开门。金农;寿门;丛书楼藏。

备注:带天地盖

金农嗜好藏砚,拥有佳石一百二十方,自号“百二砚田富翁”。从此砚盖所镌刻的诗文,很明显地表达了他耿介的性格。此件太史砚便是金农所用砚,选材为老坑端石所制,色紫红石质细腻幼嫩,石上有名贵的石品花纹,做抄手式。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发展到了宋代,最具时代特征的形制当为抄手砚了,又称太史砚,砚面平直,墨池窄浅略呈一字形。砚体呈前低后高状,左右及下端外侧内敛。砚背制抄手,下端无堵,平正庄重,线条简练,形制古朴。

金农,身世坎坷,不能得意,咏梅即为吟咏身世之不平,梅花严寒怒开,不畏风雪恶劣。其砚盖诗文正蕴含了诗人本人不畏时世艰难,却又无人赏识的尴尬境地,寄意诗画正为了留存心性。咏梅、画梅是金农一生中永恒的旋律,其十分重视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以梅遣兴墨戏,是金农捕捉心灵和客观景物刹那间共鸣的一时印象,仿佛随手拈来,即成文人画卷,令人回味绵长。

右下有一方鉴藏章“丛书楼藏”为清代著名盐商、藏书家,马曰琯马家兄弟二人的藏书楼,金农一生好友众多,“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厉鹗,杭世骏,汪士慎,马日琯、马日璐兄弟。马家兄弟家庭豪富,为人慷慨,喜为诗、藏书、结交文士。雍正时在扬州筑小玲珑山馆,“四方人士闻名造庐,授餐经年,无倦色”。著名学者全祖望、厉鹗、金农、郑板桥、陈章等皆小玲珑山馆常客。由此可见此砚为金农用砚,后为马氏兄弟家藏,传世至今实为珍贵难得。

Lot汉代规矩地乳钉神兽纹青铜镜

D:23.3cm

备注:带原木盒、布袱、资料

此件拍品规矩地乳钉神兽纹青铜镜,黑漆古上有蓝绿锈色,品相完好,纹饰清晰,外圆饰连续双线锯齿纹,镜内神鸟卷草纹饰。圆形镜钮周围饰两重环、方框纹饰,寓意天圆地方,框内四乳钉,框外八乳钉。镜内圈饰卷云纹。方框纹饰对角和每个边框处,分别有TLV形纹饰,疑为伏羲、女娲手中规天矩地的神器,据此,称为规矩镜,也有国外学者称之为TLV镜,也有叫博局镜、八极纹镜等。此类纹饰由于也出现在汉代天文用具——日晷上,也叫日晷镜。所有这些名称,都表达了古代先人心目中的宇宙图式,有极为深奥的精神、文化内涵,规矩镜在两汉极为流行,也是铜镜中最为博大精深的。

此件铜镜有“奈良帝室博物馆”出具的证书一份,亦有日本“文部省”出具的收藏证明,原为日本收藏家“村上民二郎”收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