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闻道图:网络
在中国近代书画艺术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画家,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一时洛阳纸贵”,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普通老百姓,都争相收藏。这位画家就是李霞。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日本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步步加紧的时期。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李霞卖画助饷,用画艺支持全民的抗日,展示出自己的爱国情怀。
李霞(-),字云仙,号髓石子,又号抱琴游子,清代兴化府仙游县赖店东山村人(今莆田市仙游县赖店镇东山村)。是海内外画坛名家。他因力作《麻姑晋酒图》中的麻姑形象表现出了中华女性之美而被国外人士尊称为“麻姑李”。
李霞的作品既有浓郁的民俗色彩和生活气息,又保持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擅长借助传统题材,将民间习俗、迎来送往的贺仪升华为高雅的、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用笔圆浑厚朴、紧劲连绵、运转自如,深受名流政要的好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评价李霞的画“气韵浑古,笔墨流动”;近代大画家吴昌硕、王一亭称誉李霞为“人物第一家”;大画家黄宾虹也赞誉“李霞笔墨功力深厚,保存了传统人物画艺术之精华”。
“麻姑李”笔下的麻姑形象表现出中华女性之美
麻姑祝寿光绪三十四年(),李霞由有“清朝第一御史”之称的邑人江春霖推荐入京,与北京名流“纵论古今”,经常参观京城各大博物馆、艺术馆和私人大量收藏珍品,眼界为之开阔。因而在北京期间,李霞的画艺突飞猛进,在紫禁城完成了他的第一批代表作——《麻姑晋酿》《麻姑献寿》《神仙富贵》和《富贵寿考》等系列作品,深受旅京外国人士的喜爱,被争相购买。他的画作《麻姑采药》也称《神仙富贵》,画中人物——麻姑婷婷玉立,丰肌秀骨,肩背草药,手执灵芝。因麻姑形象表现出了中华女性之美,为李霞赢得了“麻姑李”的美誉。
宣统二年(),李霞从北京南归,作品参加南京博览会和上海天马会的展览。国画大师吴昌硕在上海观赏画作后赞誉李霞为当时“人物第一家”。国画大师黄宾虹也评论说:“李霞笔墨功力深厚,保存了中国传统人物画艺术之精华。”上海的报刊也纷纷刊登了李霞的作品。经过这两次展览会,李霞名气大振。
民国三年(),李霞的国画杰作《八十岁罗汉渡海图》《老子跨牛图》参加巴拿马全球博览会赛和美国纽约赛会,均获优等奖章,声名鹤起。画作《麻姑献寿图》和《坐鼓观书图》被美国纽约博物馆收藏,《群儿闹学图》被法国巴黎博物馆收藏。
后来,李霞又陆陆续续创作了《四快》《济河焚舟》等画作,出版《李云仙先生人物精品》画册。闻名遐迩的人物画还有《关公》《八仙》《群仙祝寿图》和《历代名贤百图》等人物画。李霞笔下的关公形象英姿飒爽,威武昂扬,浩气凛然,在抗战时期,尤能激发起百姓的民族自豪感。
李霞《五百罗汉图》据传,李霞作画时,先把宣纸四边打上浆糊,绷贴在墙板上,接着喷洒一些清水,待到宣纸干后绷得更紧也更平整。然后,他才站立悬腕作画。李霞作《关公图》常用自制的中大号鸡毛颖画笔,挥绘人物轮廓,衣纹线条用折芦笔法开笔,多用中锋或侧锋,浓墨落笔,飞墨收提,娴练疾就,酣畅淋漓,气势豪迈,雄浑古穆。这跟李霞胸襟大气、性格豪爽有关。
李霞的画艺发端于“闽中画派”,继承明代莆田画家李在、吴彬、曾鲸的人物画传统技法,又吸收了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闽籍画家黄慎的粗犷、率直、苍老而流畅的艺术风格。他的《十八罗汉渡江图》《罗汉图》继承了明代宫廷大画家吴彬佛像人物画的衣钵,《山水人物四屏》则是吸收了“闽中画派”宗师李在山水笔墨和神韵。
赴台湾以国画抵抗文化侵略
李霞年作《群盲评古》镜片绢本因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占领,日本对台湾同胞实施严酷的文化奴役与压制政策。年秋,年近花甲的李霞首渡台湾,传艺授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日本割据之前,尚有诸多士子,热爱书画,以振兴台湾书画为己任。然而自从日本占据台湾后,他们不愿向异族低头,纷纷西渡,前往大陆,致使台湾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日益式微,陷入停滞状态。西洋画和日本画趁势而起,取代中国画,成为台湾画坛的主流。加上日本又发动“皇民化运动”,台湾的一些近代美术先驱者,“尽最大努力,致力于日本美术的输入”,更使得中国画的保存与发展举步维艰。
年,日本台湾总督府委托台湾教育会出面,举办第一届“台湾美术展览会”。因为是首届,主办方格外重视,广为宣传,鼓励参展。但审查委员都是日本人,展览只分西洋画和日本画两部分,中国传统画一概被排斥在外。明显的政治歧视,引起舆论大哗。为此,有识之士愤慨之余,意识到必须传承和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样才能发展民族文化,保持民族认同。于是,他们也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举办画展以示抗衡。
《读书乐》就在此时,李霞东渡来台,寓居于新竹。新竹是台湾北部重镇,闽人集居之地,受到福建文化习俗的影响很大,闽文化特征非常浓厚。尽管“潜心书画者较少”,但在这里“却不时仍有文人墨客之雅聚或书画会之形成”,中国传统书画氛围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
李霞绘画艺术早已闻名遐迩,创作题材大家又喜闻乐见,影响很大,因而李霞来到新竹以后,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在与当地画家的接触交流中,李霞很快同画家范耀庚熟识,并结成莫逆之交。范氏之女范侃卿即拜李霞为师,同时也拜为义父。
在台湾期间,李霞指导台湾青年作画。其中之一就是画家范耀庚的女儿范侃卿,她自幼随父学画,已有较好基础,跟李霞学画后,进步更快。此外,接受李霞直接指导者,还有陈湖古、陈心授、张品三、郑玉田等人;间接受其影响者,则有廖四秀、余清潭、曾浴兰等人。
《水浒传一零八好汉》(年)李霞也在台中开办个人画展。抵台后,李霞创作不辍,积攒了一批画作,年8月11至13日,在台中市新富町中华会馆举行“李霞先生画道展览”。海报强调画展的中华元素,指出中国特色、中国传统、中国文化自有其审美价值和趣味。经过精心策划,李霞画展得到了许多台湾人士的支持,这是当时台湾画坛反抗日本当局歧视中国画的一次实践和努力,引发无数心有爱国情怀人士的强烈共鸣,画展获得很大的成功,“展品被收藏家订购一空,令人惊异”。
李霞还应邀参加了“新竹益精书画会”举办的“全台书画展览会”,并担任评审工作。李霞不仅出任审查委员,而且提交作品《大欢喜图》参展,颇获好评。
李霞的台湾之行虽然只有一年多,但影响巨大。根据台湾美术史学者研究,“在有清一代至日据时代,大陆来台客寓画家众多,然而对台湾(尤其是新竹地区)绘画界影响之大,实无出其右者”,“从有清一代至日据时代,台湾水墨画界最贫乏部门,即是人物画。……直至昭和二年,李霞来台,才掀起了人物画的旋风”,“新竹一带于日据时代后半期人物画家辈出,无可否认的是受到李霞的影响与熏陶”。总之,“他为日据时代台湾渐趋萎靡的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一股新的活力”,“由此成为清末至日占时期台湾地区美术艺文活动的代表人物”。
李霞返回大陆后,与范氏家族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李氏家族藏有范侃卿照片一帧,其上颇多题咏,李霞在范女士肖像征诗序上写道:“观其仪容温淑,秀外慧中,卓然大家风范,遂不靳罄数十年所心得者补益之……顾女士本华族遗胄……甲午之变,孑然沧海遗民,杜门课读,感极而悲。”又题一诗:“传神阿堵笔无痕,赖汝支持吾道存。一事最生衣钵恨,可怜山水异中原。”言由心生,李霞的诗道出了他对台湾被日本侵占的愤慨,对台湾同胞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在南京卖画赈灾
李霞《钟馗小妹图》镜心李霞从台湾返回大陆不久,日本就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继而出兵上海,开始了全面侵略中国,从此中国进入了抗日救亡阶段。李霞在台湾时,亲眼目睹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社会地位低下,人身权利不得保障,深受歧视和压迫,感极而悲,发出了“可怜山水异中原”的慨叹。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李霞非常关心时势,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
屋漏偏逢连夜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不仅外患严重,而且内忧频仍,连年发生各种水旱灾害,损失巨大。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全国各地都举行赈灾活动。李霞也积极行动,投身其中。
年11月,李霞与画家、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为国民党元老何遂在南京共同举办画展,卖画赈灾。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从开幕日起,连续报道5天。参加画展的不只李霞、何遂两人,还有画家梁慧清、张炳午、李璧等人。作品除国画外,还有金石、木刻等艺术品类。“不下千余人”参观者踊跃观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及何应钦、蔡元培等国民党党政要员也纷纷莅会参观,“对各家作品极为赞许,并购作品数十幅”。孙哲生、许士骐等名流、艺术家也前往参观,赞美李霞所画的关公“生气凛然,令人起敬”。
五老观极图南京一个文艺团体芳草文艺社也出版“国展专号”,消除了原有一些人对李霞的误解,他们原以为李霞因画作值钱,坐拥巨资,是卖艺中的强者,等到看了报道,看了李霞的画作及其自序《抱琴独立图》后,才理解李霞的慷慨大方。李霞多次卖画赈灾,此前也已经委托南洋爱国会举办卖画赈灾的活动。在东北沦陷之后,李霞也卖画册捐钱,购买军粮,大力支援东北的抗日义军。
而这个阶段,是李霞一生艺术创作的颠峰时期。他擅长借助传统题材,将民间习俗、迎来送往的贺仪升华为高雅的、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他的用笔已经完全消除了早年折芦描法中出现的板滞、生硬甚至妄露圭角,走向了圆浑厚朴、紧劲连绵、运转自如的纯熟境界。代表作有《孟母择邻》等画作。
卖画助饷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李霞《关公造像》局部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中国的全面抗战就此开始,李霞特地作画一批,变卖后以助军饷。当时他健康状况不佳,但仍拖着病躯,坚持大量作画,每幅作品均钤印“国难当前,卖画助饷”的印章,以卖画所得支援抗战。李霞当时还在继续创作正气威武、正大气象的关公系列作品。他笔下的关公形象英姿飒爽,浩然正气,如《关公好学》彰书卷气,《关公夜读春秋》显天地人气。
李霞抱病到仙游邻县的永春为抗日义卖作品,不料遭遇日本战机空袭。李霞虽躲过一劫,但受到惊吓,病情急速恶化,当天被运回家乡仙游,次日辞世,享年68岁。
李霞去世后,他的门生故旧陆续写了一些回忆文章,高度赞扬老师的精湛画艺和民族气节。他们认为李霞卖画助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充分体现出这位爱国画家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根据他们的回忆,抗战期间,李霞不仅卖画助饷,而且寄情画笔,鼓舞士气,如他曾用《花木兰从军》、《梁红玉击鼓》等题材作画,以激发女性同胞的抗日爱国情绪;作“钟馗捉鬼”、“钟馗啖鬼”诸画,希望有像钟馗那样降妖伏魔的人物,除尽人间的鬼怪魑魅,让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李霞一生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把殷殷的爱国心融入画中,召唤起无数的有志之士投身抗日救国的滚滚浪潮,委实令人可钦可佩!
作品赏析
《罗汉图》(年)
《白描四快》之一
《白描四快》之二
《八仙人物》(年)
《福在眼前》(年)
《钟馗》(年)
《群仙祝寿图》
《十八罗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