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笔画

炎炎夏日里

人们总喜欢吃点水果来解暑

今日,一起来

欣赏一下中国画里的水果~

枇杷

南宋吴炳《枇杷绣羽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苏轼写过一首《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中提到三种水果:卢橘、杨梅、荔枝。估计都是苏轼喜欢吃的果子。曾有友人问苏轼:“卢橘何种果类?”苏轼回答:“枇杷是也。”

宋代吴炳《枇杷山鸟图》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桑葚

《桑果山鸟图》宋佚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有宫廷画院的工丽之风,却多了几分粗犷率真。画面取一斜伸桑枝,在一细劲的枝条上站立一只山鸟,憨态可掬,嘴里还叼着桑葚,表情很有几分稚趣。

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

樱桃

南宋佚名《樱桃黄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见樱桃也是宋人熟悉的水果,唐宋诗人还用“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来形容女子的风姿。

齐白石《樱桃图》

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荔枝

宋佚名《离支伯赵图》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山楂

南宋佚名《红果绿鹎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图中“红果”即是山楂,山楂在宋人生活中很是常见,陆游有《出游》诗写道:“行路迢迢入谷斜,系驴来憩野人家。山童负担卖红果,村女缘篱采碧花。”诗人在出游途中,看到山里的儿郎正挑着担子贩卖山楂呢。

石榴

南宋佚名《榴枝黄鸟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出现的是石榴。石榴也是宋人常见的水果,杨万里有《石榴》诗咏道:“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因石榴多籽,也常作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出现在画作中。

葡萄

南宋林椿《葡萄草虫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不但将葡萄当食用的时鲜水果,还用来酿酒。苏颂《本草图经》说:“葡萄,生陇西五原,敦煌山谷。今河东及近汴州郡皆有之。苗作藤蔓而极长,太盛者一二本绵被山谷间。花极细而黄白色,其实有紫白二色,有圆如珠者,有长似马乳者,有无核者。皆七月八月熟,取汁可酿酒。”

苹果

林椿《果熟来禽图》

林椿《果熟来禽图》局部

画的是林檎果,亦即苹果。在某次“鉴宝”节目的海选中,曾有收藏者带了一件宋代官窑的苹果形笔舔,前来请瓷器鉴赏方面的专家鉴定。专家说:“这是仿品,器形不对。”收藏者说:“你看这紫口铁足,玉质感又强,怎么会是仿品呢?”专家说:“宋代会有进口的苹果吗?”苹果确实是从外国传入的水果品种,不过传入的时间非常早,宋人已吃上苹果是毫无疑问的。

桃子

宋末元初钱选《桃枝松鼠图》(台北故官博物院藏)

宋代的桃子也有很多品种,《嘉泰会稽志》载,“桃之品不一,上原之金桃、御桃、摆核、十月桃、庙山之早绯红桃、湖南之大绯红桃、萧山之水蜜桃、唐家桃、邵黄桃、杏桃、川桃、晚秋桃、孩儿面桃、诸暨乌石之鹰觜桃、诸家园中有昆仑桃、匾桃、矮桃之类,不可悉数。”

柑橘

宋代佚名《香实垂金图》(台北故官博物院藏)

宋代柑橘品种丰富,宋人韩彦直著有《橘录》,将柑橘分为柑、橘、橙三大类,每类下面又各有若干品种:“橘出温郡,最多种。柑乃其别种,柑自别为八种;橘又自别为十四种;橙子之属类橘者,又自别为五种。合二十有七种。”其中,“乳柑推第一”,乳柑中又“推泥山为最”。

西瓜

元钱选《蔬果图》

《瓜》宋佚名《宋人集绘册:草虫瓜实》

吴鼎《瓜果图》

宋钱选《秋瓜图轴》

《橘子、葡萄、石榴图》宋鲁宗贵

此幅画橘子、石榴、和葡萄,象征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用色精细、沉着,写实性极强。在左半部靠近后景的石榴叶片上有不规则的“鲁宗贵”款署,题字极小,隐约可见,在留传下来的南宋作品中,很少有鲁宗贵题款的作品,此图因此殊为珍贵。

清任薰《瓜果图》

宋《花卉瓜果图》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