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顾博scope艺术客收录于话题#艺术客2#黄永玉1

风车和我的瞌睡36..5cm年

此次“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开幕之前,黄老自己设计了一个环节——8月25日,他亲手将那张著名的《齐白石》版画挂在展墙上,颇有盖房子“上梁”的意味。谈到这个巧思,黄老像孩子一样兴奋,可惜最后未能成行。

《齐白石》这件作品无论是与黄永玉本人,还是和此次展览所在的北京画院美术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在《后记》中提到,在这个世界上,追求所谓有意义的人太多,而有意思的人太少,艺术圈儿自然也没什么不同,在这方面,齐白石与黄永玉两位湖南人显得尤为可贵。

齐白石cm年

作为北京画院美术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之一,展览聚焦黄永玉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版画创作,艺术家本人今年用毛笔书写的回忆八十年版画创作生涯的“心得手记”,串联起四百余幅木刻作品。在黄老手书的《入木八十年》中提到,一辈子的木刻,大部分都在这里了。

历经数十载,还能有这样完整的留存,实属奇事。在王明明先生为展览所写的《前言》中提到,去年11月底偶然在万荷堂发现这批版画,非常惊讶。这也是此次展览的缘起。

鹅城cm年

黄老的四大爱好中,文学排第一,木刻排第三。他写下了无限的浪漫情调与盎然诗意,并从为文学作品和报纸杂志做插图这条道路开始,创作了大量版画作品,这也是解读其文学与木刻的重要出口。

似乎有一条关于书的伏笔始终环绕在他的创作中,他的版画创作之路也是源少年时读到木刻家野夫的《怎样研究木刻》一书,这本书也放在展厅影壁背后。展览中有黄老为表叔沈从文所著小说《边城》、妻子张梅溪所著儿童文学《在森林中》创作的插图,还有贺野《野旋的童话》、冯雪峰《寓言》等作品的插图。

春潮cm年

在展厅内看着这些插图,忽然想起年“黄永玉九十画展”之时,写过一篇名为《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的特稿,虽然写人,其实在写一种难能可贵的幽默的人生态度。

黄老曾出了一本书名为《比我老的老头》,现如今,在他的朋友圈里已经没有比他更老的老头了。齐白石先生在《齐白石》上题写时94岁,而如今的黄永玉已经96岁了。

谈艺术天天画没有代表作之说

在“黄永玉九十画展”中,既有色彩绚丽的大尺幅重彩作品,幽默、耐人寻味的国画小品和书法作品,还有版画、油画、雕塑、玻璃工艺品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黄永玉的艺术成就。

从八十画展到九十画展,黄永玉的艺术创作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很多人评价黄永玉的作品色彩浓烈沉着、越画越好。对于备受称赞的艺术才华,黄永玉表示自己没念什么书,没有受过太多正式的教育,美术技能都是“捡”来的。“东捡西捡,这是一个缺点,也是一个风格。”黄永玉说。

黄永玉被称为“荷痴”,不仅因为他位于北京东郊的万荷堂家中有大量荷花,也是因为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荷花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多数人将其画成文人画,荷花多孤傲于世,但黄永玉笔下的荷花却有着一种绚丽、灿烂的气质。

逻辑病者的春天.7cm年

很多人认为黄永玉对荷花的喜爱有其特别的理由,黄永玉则表示,只是熟悉荷花而已,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同时,黄永玉指出,荷花跟一般的花不一样,有花、杆、叶子,空间关系变化很多,从一张画到另一张画都是技巧到技巧的变化表现,在这方面的探索比较多。

作为一位广泛涉猎各门类艺术的90岁艺术家,黄永玉自己也不记得一生究竟有多少幅作品。黄永玉表示,画画就应该开心过瘾,自己画画也是为了快乐,作品只有好与不好的区别,没有开心与不开心的区别。至于哪张作品画得好,黄永玉则表示:“我是什么代表作都没有,天天画哪有代表作?有的人多少年画一张画,才有代表作。”

至今,黄永玉依然有很多新作在家中尚未公开展出,而这些作品很多都是类似《人说八十不留饭》《道听途说真好玩》《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脚》这类比较诙谐的作品。“如果全部展出来,一定会很好玩。”黄永玉说。

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工作者cm年

谈文学东想西想就这么写出来

黄永玉一生有四大爱好,他给它们的排位一是文学,二是雕塑,三是木刻,四是绘画。对于文学,黄永玉形容得很轻松:“平常东说西说、东想西想,就这么写出来的。”实际上,黄永玉认为文学是解决问题的种种办法:“有的事情,画画解决不了,用雕塑解决,雕塑解决不了,用文字来解决,需要哪一样就用哪一样方式来表达。”

黄永玉的文字诙谐幽默,朴实无华,这也在他画作的题跋上有所体现。黄永玉的题跋很多是他的一些“怪想”,例如89岁时画的7米长国画《花路》上,他题写道:“比如说女性的游泳衣用料越来越少,到几乎没有的程度,弄到跟我们老祖宗穿得一个调调,至于创新就不大谈得上了。”黄永玉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将生活中的感悟深入浅出地题写出来,别具一格。

夏天的花cm年

谈非议有人说不好要认真考虑

虽然大多数人给予了画展很高的评价,但是也有人提出非议,比如有评价说黄永玉的作品色彩凌乱、诙谐作品中的幽默与前人类似等。对此,黄永玉则表现得很乐观。

早在黄永玉画国画之初,就有人提出中国画的精髓在于水墨山水,一种很清雅的、表现文人出世的气质,但黄永玉的画却大多数是浓墨重彩的,所以也曾经有人说他的国画不正宗。彼时的黄永玉说,谁再说我画的是中国画我就告他。这自然是黄永玉的一个玩笑,而那时候的笔墨之争中,黄永玉也仅是坚持自己的风格,并未口诛笔伐。

90岁时,当黄永玉再次听到别人的非议,他的态度更加平和。“有人讲好话总是愿意听的,难得有人骂。有一个人说说自己的不好,要认真考虑,是不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以后要更认真一点。”黄永玉说。

颐和园.年

谈生活努力把不正常变正常化

说到画坛老顽童,非黄永玉莫属。黄永玉的荷花作品让人欢欣鼓舞,而其小品画则让人会心一笑。艺术上,黄永玉往往通过作品将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传递给观众。生活上,故友黄苗子曾经称黄永玉是“笑话大王”:“黄永玉可以同朋友在谈天时连续讲一百个笑话”。对于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中一如既往地保持乐观、化解烦恼,黄永玉一言蔽之:“我的胆子很大。”

黄永玉将自己的乐观归结于成长经历。年出生的黄永玉小时候在家乡凤凰经常会看到砍头的场面,12岁离开家乡后经历了八年抗战,以及建国前后的动荡年代。回忆那段经历,黄永玉总是不禁感叹:“你们现今多好啊,可以自由自在地读书、学习,像我们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孩,不被炸死、饿死就已经算是奇迹了。”

黄永玉表示,正是这些坎坷漂泊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精神意志,成为长大后的本钱。“这些经历积累下来,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越来越懂得个中的道理。对待魔鬼要采取魔鬼的手段,努力把不正常的生活正常化。”这也是黄永玉在艰难成长中领悟到的人生哲学。

现在,黄永玉一般8点左右起床,白天一直忙于创作自己的自传体小说或者画画,晚上喜欢看电视、看书,会看到十一二点,甚至是凌晨一两点。黄永玉表示,自己依然很喜欢阅读,平时会读各种各样的书,包括杂志、报纸、古典小说、外国小说等。“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这是黄永玉告诫晚辈的话。记者手记

休息方式是画小画

一身素色棉麻衣裳,衣服袖子整齐卷起,再加一块大表盘手表和一个招牌式的大烟斗,黄先生就这样一身休闲打扮走进展厅。

在观展过程中,已经90岁高龄的黄老精神矍铄,尽管脚步略有蹒跚,但自始至终不需其他人搀扶。由于黄老的左耳听力不大好了,采访时记者需要尽量凑近他右耳提问,通常还要重复问题,而黄老听清后总会妙语连珠地回答,话语中时常透露出幽默和睿智。尽管黄老也有一些老人常有的小毛病,但他依然精力十足。画展开幕当天,黄老放弃了午休时间,即兴用钢笔为第二天结婚的国博工作人员画了一幅寓意百年好合的荷花图。当工作人员担心他过于劳累时,黄老却说:“画小画本身就是一种休息。”

原载于年《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

记者/顾博实习记者/黄嘉仪

撰文/顾博

图片/北京画院美术馆

-end-

原标题:《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

艺术客悦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