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接着说对“一度画界”之说法的感想,是没弄明白西洋人怎样评价我们对其文化的主动接受。是对我们的大度和包容表示钦佩,对我们愉快地放弃自己的传统表示鄙睨,对他们的文化入侵谋略终于有所斩获而窃喜,还是别的?
我们知道这么说,有被判为以一己小肚鸡肠之心,度彼西洋大人之腹的可能,所以赶快自我表白:我们是说,在考虑是否纳取某种文化时,作出决定的标准应该不是对等与否,而是优秀与否。所以人家是不是也接受我们的文化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有的国人,在判断某种文化优秀与否时,采用的衡量标准仅仅是一个方位的概念:凡是打西边来的,就一定是优秀的;凡是打我们自己地里长出来的,就一定是糟粕。这样作出的决定,我们有几分把握说我们是在吐糟粕纳优秀?
五代-巨然《溪山兰若图》局部通过读书看报,我们明白有的认真实践、也认真思考着的画家们,接受并且使用融合的做法,目的是塔加自己作品的表现力。既然要作画,表现力当然很重要,但此法只是解决形式美的问题,而不是画之魂的问題。画有灵魂吗?应该是有吧,或者说好画是有灵魂的。什么是画的灵魂?就是一幅画作里冉冉飘摇、升腾而起的文化精神。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地、天然地、不可逃避地打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烙印。再用一回上次用过的例子,是从波斯国带回钻料来了,使我们的唐代陶器增加了一种颜色。增加了色种,当然增强了表现力,增强的是什么表现力?应当是唐代中国人对天地人及其关系之理解的丧现力,而不是波斯人对这种关系之理解的表现。
五代-巨然《溪山兰若图》局部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己之见,我们知道还有不少之见,都具高识。其中一种高识,是当今时代,还谈画的文化蕴涵干什么,还谈画的民族精神干什么,简直是迂腐孤陋之至。现在的画,花哨好卖就行了,就实现了画以及画家的价值了。对这种高识,我们是自甘望其项背。我们仍然固执地认为,追求文化蕴涵的画作,方是脱离了平庸的画作;追求文化涵的画家,方是有出息的画家一一我们忽然弄明白了ー直没弄明白的一个问题:画家与画匠的区别,是不是就是看他的画作文化含量的高低。
由五代入宋的巨然和尚是源的学生,与他的老师和荆浩、关仝被并称为荆、关、巨,可见他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的地位之高。正如这幅《溪山兰若图》(局部〕那样,巨然继承了煮源的画法,笔黑秀润,布景多得天之趣。沈周认为、巨之作“得其性而后求其形”,这真是用中国的方式和标准,道出了中国画的三味之评。
大吴国画名作讲-第六讲画中须有“我”在《枯树五羊图》
《静心斋清趣》原创国画园林教学-第十四节-吴门无派
大吴少儿国画常用石头皴法之一-吴门无派
《江南人家》原创国画民居系列-吴门无派
国画点叶的一些基本常用画法-吴门无派
各位看官记得随手帮忙点赞或转发收藏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