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七今天介绍下《芥子园画传》树谱中历代名家的杂树画法↓↓↓盛子昭杂树画法盛懋(生卒年未详),字子昭,元代画家。父洪,临安(今杭州)人,寓魏塘,业画。懋承家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早年并得画家陈琳指点,画山石多用批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盛懋是元季专业画家,当时被称作“画工”。因技艺高超,并能接受元代文人画家的影响,其作品颇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但是他的画与元四家的画明显不同,文人画是写胸中之逸气,而他则是一个民间画家,比较适合老百姓的欣赏。其画山水、花鸟、人物俱精,名声很大,“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画者甚众”。主要代表作有《秋林高士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秋江待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沧江横笛图》轴(南京博物院藏)、《溪山清夏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和《松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练习作品:刘松年杂树画法刘松年(约-),号清波,南宋宫廷画家,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刘松年与刘龟年兄弟随父亲宦居钱塘清波门,以住地自号刘清波,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故外号宋“暗门刘”。早年随父刘时隐居于初具鹿田书院邹形的金华市北山鹿田寺,鹿田寺正是婺州学派的发源地,朱熹、吕祖谦等曾在此讲学,故与文人名士多有交流,已诞生的刘松年自幼耳濡目染,作为爱国画家,其爱国主义思想或正源于此。宋高宗绍兴年间(—)待诏画院,历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为御前画师,宁宗时因进献《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擅画人物、山水,师从宋英宗女祁国长公主驸马张训礼(本名张敦礼),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风笔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后人把他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传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图》卷及《天女献花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开禧三年()作《罗汉图》轴和嘉定三年()作《醉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雪山行旅图》轴藏四川省博物馆;《中兴四将图》卷传为其所作,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传世作品还有《西湖春晓图》、《便桥见虏图》、《溪亭客话图》等。练习作品:倪迂杂树画法倪迂杂树画法:世之仿云林者,多作顶门棍、系马桩,辄诩诩自负,不知云林于此道深入堂奥,下笔有一往深邃之气。试观云林所作《狮子林图》,树法大备,便知非仅以一树一石遂足睥睨千古者,故此幅更取其工树立准。以见世所仿摹,不过云林之一枝半节,非全体也。世人模仿倪迂(倪云林),画出来的就好像顶门棍、系马桩一样毫无美感,还自认为画得栩栩如生。却不知道云林深得杂树画法的奥妙,下笔往往会有一种深邃之气。比如云林画的《狮子林图》,画树的方法非常详尽了,由此可知不是说凭借一树一石就足以睥睨千古了,从这幅图就可以看出云林画树的功力。由此可见,世人所模仿的,不过是云林的一枝半节,并不是全貌。倪瓒《狮子林图》倪瓒(-),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擅画山水和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书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洪武七年卒,时年七十四岁。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倪瓒家中富有,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年,散尽家财,浪迹太湖。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清閟阁集》等。练习作品:郭熙杂树画法郭熙(约~约年),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今河南温县)人。郭熙擅画山水,无师承,早年风格较工巧,后取法李成,画艺大进,到晚年落笔益壮,能自放胸臆,炉火纯青。他提出高远、深远、平远“三远法”。画山石多用“卷云”或“鬼脸”皴;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宋神宗赵顼深爱其画,二十年间,恩宠有加,将宫中所藏汉唐以来的名画都拿出让郭熙鉴赏,这也就大开了郭熙的眼界,使他有可能在取法李成的同时,自抒胸臆,而将李成画风推向巅峰,独步一时。《寒林图》他画山水注重深入体察生活,能真实、细致、微妙地表现出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得“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传世作品有《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窠石平远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以及《树色干远图》、《关山春雪图》、《山林图》、《秋山行旅图》、《幽谷图》等。练习作品:李唐悬崖杂树法李唐(—),南宋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人。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擅长山水、人物。变荆浩、范宽之法,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兼工人物,初师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并以画牛著称。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等。练习作品:荆浩、关仝杂树画法荆浩(约-),字浩然,号洪谷子,山西沁水人,五代后梁画家,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著有《笔法记》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作品还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关仝(生卒年不详),中国五代画家,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的气势。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他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关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村山驿的生活景物,能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论者谓其晚年成就,较之荆浩更能青出于蓝,是荆浩画派的有力继承者,与荆浩并称为荆关。关仝传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等。练习作品:夏珪杂树法夏珪(生卒年不详),又名圭,字禹玉,中国南宋画家,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与李唐、刘松年、马远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夏宋宁宗时(—)为画院待诏,赐金带。理宗时(—)为画院祗候,阶训武郎。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是北派山水代表人物之一。画人物酝酿墨色如傅粉之色,笔法苍老,墨汁淋漓,人称“奇作”。画楼阁不用界尺,常信手而成,形势突兀奇怪,气韵生动。尤其擅长雪景,效法范宽,画山石时用水墨皴染,皴法苍劲古朴而简练疏淡,创造拖泥带水皴,画树常用秃笔或树叶间夹笔,笔简意足,清旷俏丽,善于提炼剪裁,景色含蓄动人,清幽深远,所画山水构图取景多为半边,善取边角小景(如山角、水涯),画面留较多空白,以小见大,以局部表现整体,寓意南宋偏安一隅,仅存残山剩水,人称“夏半边”。夏珪传世作品不多,所作山水多为长卷,《江山清远图》长达33米,现存作品有《长江万里图》(2.14米)、《山水十二景》4段、《西湖柳艇图》和《溪山清远图》、《江山佳胜图》等。练习作品:课后笔记这里集中说了下《芥子园画传》中提到的各位名家。从他们的生平经历也可以看出,好多人之间都是师徒关系,后人会学习前人的技法。所以说某一种技法不能说是只有某位名家用。大家临摹的时候也是,要多多注意各技法的特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