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过两幅鸿篇炬迹,一幅是《清明上河图》,一幅就是《千里江山图》。
有人说,这两幅画,一个现实,一个理想。
一幅是中国古代社会全盛时期的真实写照,一幅是中国文人理想世界的缩影。
《千里江山图》,宋?王希孟(-?),绢本,作于年。全画长11.米,宽5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是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作。该画卷中的“青绿山水”,是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上色,使山石显得厚重、苍翠,画面爽朗、富丽,色泽强烈、灿烂(这也是《只此青绿》中“青绿”的来源)。有时山石轮廓加泥金勾勒,增加金碧辉煌效果,被称为“金碧山水”。它是隋唐时期随着山水画日趋成熟、形成独立画科时,最早完善起来的一种山水画形式。
下图为千里江山图局部。完整版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李溥光题记,曾经南宋内府、元代李溥光、清代梁清标及乾隆内府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在政和三年(公元年)闰四月之前,王希孟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绘就了这幅《千里江山图》,少年的气盛、欲望,全数化作十二米青绿山水。徽宗收到此画惊喜极了,赐给了很是器重的大臣,也是他艺术上的知音——蔡京。于是才有了上头那段题跋,让世人还能从短短几句中了解王希孟的一二。
“青绿”,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着色方法。一般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亮丽,极具装饰性。
画家充分利用了传统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平远、深远等多种构图方式,令画中山峦江河的景致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
千里江山图(局部)
画里的每一座山、谷、丘、水都有着不同的模样。
形态各异的山石树木,随便截取一帧都好看
除了连绵山峦和浩渺江河湖水,王希孟在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
景物虽然繁多,却丝毫没有乱了阵脚,疏密中有变化,气势更是联贯。
▼
亭台楼阁
▼
茅居村舍
▼
桥
▼
鸟
你可翻转手机,细细欣赏,近十二米的这幅迷人青绿山水图。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故宫博物院藏
??翻转手机横向欣赏??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