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肽针 http://m.39.net/news/a_6991925.html

说到王星,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是谁,但是说起“领克门徒”就不一样了,想必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哦,就是常常在APP上见到的那位Co客。”

一周投稿五篇,伙伴计划成功八次,标签很多的他,是APP里知名的“领克门徒”,是有隐藏技能的Co客大神,也是富有创意的领克“民间设计师”。

//王星的设计“一鹿顺风,放肆趣野”

01

“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

王星在大学时念的是平面设计,偶然的一门广告课,激发了他对广告的兴趣。创意的诞生、灵感的碰撞、想法的实现……都让他痴迷不已。

他开始常常翘课去广告系蹭课,本专业连续三年的倒数第一,让他被冠以不学无术的眼光。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找到了值得无所顾忌去追逐的热爱。

为了准备广告大赛,王星“闭关”半年,闷头研究,四处搜罗广告案例,自学广告相关书目,屏蔽了一切休息和娱乐的活动。

曾经拿“入围奖”的菜鸟,最后拿了大广赛、学院奖、金犊奖三项大奖,曾经的专业课“倒数第一”,变成了全国广告大赛“正数第一”。

获奖结果公布的那个五月,南昌正值入夏,他一上完课就跑回宿舍查看结果,当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名单上的时候,他“像做梦一样”、“缓了缓神”、“情绪崩了”、“大喊了三声YES”。

王星说自己“相比天赋型,好像是努力型”。认准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去做,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高考前夕,他临时决定学艺术,六个月不眠不休的努力,让他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

热爱是一往情深,也是一往无前。

如他所说:“时间是最公平的佐证,我们只需要一路向前,终有一天周而复始的积淀会成就所站的高度,我们不需要被理解,世界自然会理解我们。”

02

理想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毕业后的王星留在了南昌,地域的限制、现实的因素让他最终没能从事广告行业,他选择了和创意接近的市场策划与产品运营。

和很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生活节奏的变化让人茫然。家与公司的两点一线单调而沉闷,他也习惯了去虚度上班之外的时间——“一下班就想躺着,刷刷手机,时间就过去了。”

日子过得不知不觉,曾经那些追逐热爱的时光也渐渐远去。

直到他遇见了领克03。人生中的第一台车,他没听任何人给的建议,从试驾到下单,思考的过程不超过3分钟。他觉得有些车,见三百次都没兴趣,而领克,见一次就够了。

5月提车,每次开领克出去,总能吸引周围的目光。有一次他把车停在路边办事,几个高中生从旁边经过时叫道:“领克03,这车真帅!”

王星觉得领克给自己带来了自信:“和其他大众化的车不同,领克充满个性、自带光环,这不正是我追求的理想状态吗?”

他也因此结交了一群同样喜欢领克的朋友,相仿的年纪,相似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平日聊天,周末聚会,“伙伴计划”上线后,他带着好几个人去试驾,快成了半个领克销售。

“其实不必多说,只要亲自试过就会知道领克的实力。”

9月,他在领克APP上改了名字,从“鱼得水”、“开车的石榴”,最后改成了“领克门徒”。

门徒,是信仰的化身,理想的追随者。领克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唤起了他曾经的梦。

对创意的热爱在领克APP上重新得到了释放,给一台好玩的车新的玩法,为热爱的车做热爱的事,让志同道合的人成为自己的观众,在APP上刷出自己的兴奋感、Co客们的支持与鼓励,使他成了高质高产的投稿达人。

他会把汽车改造成《汽车总动员》的模样,也会让领克玩跨界,设计出“领克×草间弥生”、“领克×梵高”、“领克×贝多芬”,Co客们纷纷留言“在哪买?”

//王星的设计“世界潮我看”

他自己最喜欢的是那组“国风”领克。领克是潮流的、都市的,中国画与诗是古典的、传统的,他把领克装进中国画里,却达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对立的美学。

“一个突然的想法与尝试,获得了意外的效果,我只能说领克也是一件艺术品,它在哪里都是合适的。”

//王星的设计“领克好诗意”

灵感在日常的观察和想法的积累中诞生。王星总记得上学时老师说的“艺术源于生活”,多年的审美与思维训练,让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能成为设计的素材。

//王星的设计“放肆趣野”

上班之外的时间几乎都贡献给了创意。平安夜前,他为领克通宵设计圣诞节海报熬到了凌晨四点。他喜欢这样的状态,专注于一件事忘却时间,生活充实而富有期待,让他仿佛回到了大学时光。

//王星的设计“圣诞海报”

偏执源于纯粹的热爱,他说:“生活的信仰,在于遵从内心,方能具备与众不同的勇气。”

理想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长,那些做过的梦、努力过的事,即便是以一种迂回而蜿蜒的方式,也终究会跨越时间找到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