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仙风鹤骨的湘潭老人

一代趋笔运墨的丹青巨匠

一次年近花甲的北漂成名

一段百变纷呈的山水人生

诗书画印,腕底鬼神

北漂老人齐白石

白石老人笔下的虾

齐白石笔下的虾,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绘画作品,然而就是这看似寥寥几笔的虾,却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过程。

齐白石从三十岁就开始画虾,直到70岁,他画的虾才有了形神兼备的生命力。天才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

这个辍学的湘潭木匠,53岁时为躲避家乡兵匪之乱而漂泊北京,自此从未归家。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祸得福的故事。

他27岁才正式拜师学画,直到58岁享誉京华。成名宜趁早,但”湖南骡子”却笔走偏锋。

他近百年的人生跨越了晚清、民国与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又长期生活在近百年中国历史矛盾集中地——湖南和北京。

老者白石

他勇敢又胆小,热情又多疑,木讷又幽默,勤劳又吝啬。历尽沧桑,漂泊半世,这是中国最好的励志故事。

他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堪称“最贵画家”。

他一生抠门,却在国仇家恨面前毅然封笔,自断生路,大隐如归。

今天,如果说齐白石的一幅画作已经拍到4亿多元人民币的天价,那么他的情怀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从一个木匠到一代大师,齐白石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欲立艺者,先立人。”

北京海淀区魏公村

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在海淀区西三环附近,有一个叫魏公村的小区。

今天,魏公村早已成为繁华的闹市街区,在小区门口,有一块大约十平方米大的空地,四周被矮松包围,空地的北侧是一条东西朝向的马路,车来车往喧嚣不息。

若不是有两块墓碑的提示,即使是住在咫尺的附近居民,也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竟然安息着一代绘画大师,齐白石。

齐白石墓

墓地为水泥砂石修筑,没有任何雕饰,十分朴素。墓碑刻着六个大字,“湘潭齐白石墓”。

许多人曾无意中闯进这里,感慨唏嘘,凭吊老人。

但让人们感到疑惑的是,一向清净淡泊的白石老人,为什么长眠之地却处于闹市之中?

碑文又是谁所写?

为什么碑文如此简单,没有一个后世子孙的名字,却加上了老人的出生地,“湘潭”二字?

伟人故里

这里是伟人故里——湘潭,在城市中心广场上,矗立着纪念毛泽东的雕像,年毛泽东出生在湘潭的韶山冲,也就在那一年,湘潭的另一位名人——齐白石已经30岁了。

年初夏,当56岁的毛泽东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他的湘潭老乡时,格外高兴。为了这次会面,齐白石特意为毛泽东画了一幅苍鹰图,而毛泽东则送给他湖南土特产——菌油。

年齐白石送给他的老乡毛泽东

虽然他们都喜欢吃辣椒,都操着一口浓重的湘潭口音,都是农民家庭出身,但与家底还算殷实的毛泽东相比,齐白石的家庭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

湘潭白石镇齐白石故居

年11月22日,湖南湘潭县南一个叫做杏子坞的地方,一户贫穷的人家生下了一个乳名叫“阿芝”的男婴。

阿芝的父亲是一个老实人,从不与人争辩,遇到委屈也只会把眼泪往肚里咽。而母亲的脾气正好和父亲相反,既能干又刚强,只要自己有理,总要争辩清楚,平日里种麻织布,勤俭持家。

齐家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勤劳正直的家风,深深地烙入了阿芝的童年。

阿芝7岁那年,家里缩衣节食,用4斗稻谷的代价送他去私塾读书。

几个月后,湖南发生了特大水灾,田里收成十分单薄,青黄不接。齐家又先后添了两个孩子,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刚上了半年学的阿芝只能回家放牛。

晚年白石老人刻印章

齐白石晚年有方印叫“系铃人”,追忆的是他小时上山放牛,祖母和母亲不放心,在他脖子上挂一铜铃,归家时即可远远听见的情景——“祖母闻铃心始欢。”

从齐白石工笔草虫花卉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的是,齐白石秉性中非常细腻的一面。如果不是拥有超乎常人的精微观察力,就不会对各种昆虫突出的生理特征了然于胸。

或许正是因为现实的残酷,草丛里那些自由自在的小生灵,才能使他暂时远离生活的忧愁,而童年生活中,田野间捉虫扑蝶,钓鱼捞虾的快乐场景,成为了齐白石晚年生活中最珍贵的记忆,绘画的源泉。

阿芝每天上山放牛砍柴总是带着本书,常常只顾着读书,忘记了砍柴。家里没柴煮饭,祖母急得不行,说,“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

儿时的生活片段,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世界。也让人感受到,在他淳朴未泯的童心,以及对至真快乐生活的向往。

齐白石的木工活儿

十五岁那年,齐白石就和这些木工工具打交道了。作为一个农民,阿芝其实是不合格的,因为身体弱不能承受田间繁重的体力劳动,家里人只能让他学一门手艺,养活自己。

这个外表沉默的少年内心却有着一些不安分的东西。学粗木做不到一年,他就有了一次改变命运的努力。

他最开始学的是粗木匠,主要是盖房子时立个木架,偶尔也做些粗糙的桌椅板凳之类。

一天,他跟随师傅做工回来,路上迎面走来三个做雕花的细木匠,师傅马上弓着腰让到一边,让细木匠先走。

他就不理解,他说他们是木匠,我们也是木匠,为什么要这样恭敬。

师傅就说了,小孩子不懂规矩,我们是做大器作,是粗活,人家是小器作,会做精巧的东西,会雕花,我们做大器作的人,怎么能和做小器作的平起平坐呢。

从粗木匠,到雕花匠

今天,湘潭的尹家祠堂里还依然保留着齐白石当年的木活。他的雕花圆润流畅,肌体和衣纹尤为立体。从十五岁学艺,到十九岁出师,随着手艺逐渐精巧,放牛娃阿芝成了远近闻名的“芝木匠”。

年,20岁的“芝木匠”整日奔波在乡间,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一天也不敢清闲。但是一本书的出现,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进程。

《芥子园画谱》

这是一本乾隆年间刻印的书,名为《芥子园画谱》。

这本书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当初入门,都得益于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阿芝才知道,自己以前的画很多地方都不合理,或是人物头大脚长,或是植物花肥叶瘦。

于是接下来半年阿芝所做的事,在家人看来全都是不务正业。每天晚上他不顾一天的劳顿,点灯熬油,临摹画画。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规范的中国画教材,20岁的阿芝无意中闯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芥子园画谱》不仅让阿芝雕出的木匠活花样翻新,他会画画的消息也在四邻八乡不胫而走。不少人开始找上门来让他作画。

齐白石的雕刻

转眼27岁的阿芝,在大多数杏子坞的村民眼里,这个会雕花,会画画,能赚钱养家的芝木匠俨然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芝木匠”自己也觉得他的人生也就大致如此,不会有更加出人头地的大出息了,但有一个人却不这么看。

齐白石七十岁高龄回忆起往事时,写过一首诗,诗中说“廿七年华始有师”。他在二十七岁这年遇到的这位老师,名叫胡沁园,人称寿三爷。

胡沁园

作为湘潭有名的绅士,胡沁园能诗善画,性情豪爽。他渐渐听说了“芝木匠”作画的名声。

这一年,阿芝丢掉了斧头锯子,不再做木匠了,他的名字也不再叫阿芝,而叫齐白石。

胡沁园看过齐白石的画,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就问他读过书没有。齐白石说只读了半年。

胡沁园问他愿不愿意再读读书,学画画。齐白石说家里穷,读不起,再说年纪也大了。

胡沁园就说,你是读过三字经的,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是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后来成为八大家之一。

齐白石听完之后,若有所思。

胡沁园要阿芝在自己家住下,跟他学画工笔花鸟草虫。因为画画要题诗,胡沁园又让阿芝跟随胡家聘请先生学作诗。

两位老师一商量,决定给阿芝起一个名字,单名璜,因为阿芝是白石铺人,取别号白石山人。这个名字后来慢慢叫成了齐白石。

齐白石的雕花木匠活儿

在胡家,齐白石能观摩到胡沁园珍藏的古今字画,还常常参加胡家组织的诗会。按照老师的安排,他早晨鸡叫起来作诗练字,下午晚上作画一刻也不得空闲。

随着生活渐渐好转,齐白石终于扔掉斧头,扛起了笔头。

年已经是民国2年,前一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彻底改变了古老中国的运行轨迹。新时代的浪潮已经不可避免地席卷而来。

但是这一切对于齐白石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已经当上爷爷的他,正沉浸在儿孙绕膝的田园生活中,他的理想就是从此吟诗作画,安安稳稳度过余生,仿佛全然忘记外面的世界。

但,命运对他自有安排。

年,齐白石的次子不幸病逝。第二年,他的六弟也过世了。紧接着,他又得到了恩师胡沁园去世的噩耗。

悲痛中的齐白石,找出了多幅胡沁园特别赏识的旧稿,重新描绘装裱之后来到老师陵前,将画作投入火中。

对于齐白石来说,胡沁园就如同他的再生之父,他今天的一切,都是恩师当年栽培的结果。

27岁的齐白石拜师胡沁园,正式开始读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恩师的后事刚料理完不久,齐白石身边的世界也开始了动荡。

年,湖南发生了兵匪交战,战事逐渐祸及到了湘潭,当过境的官匪四处抢劫,混乱之中有人跟着趁乱发财时,56岁刚有点家产的齐白石,终日惶恐不安。

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也早被人盯上了。

军阀混战期间,百姓流离失所

当时军阀混战,局势不稳,土匪就抢劫一些稍微有钱的人。有人就说,芝木匠这几年赚了不少钱,有被绑票的资本了。

齐白石害怕真的被绑架,就吓得带着一家人躲到一个比较偏僻的亲戚家里去了,还隐姓埋名不敢让人知道。

那段时间过得很辛苦,担惊受怕,晚上都做噩梦。他这个时候就下定决心,以后去北京定居,老死都不回家乡了。

虽然之前为了开拓眼界,齐白石也曾远游,但这次他离家时,父亲已八十一岁,母亲七十五岁,妻子五十八岁,子女也已成家。

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只能独自一人背上行囊,离乡赴京。

北京前门琉璃厂,荣宝斋

在今天的北京和平门外,有一条全长约米的大街,自清朝初年形成以来,这里不仅是文玩字画的交易场所,更是各地文人墨客来京的聚居地,对于齐白石来说,这里才是北京最吸引他的地方。

齐白石刚到北京时,也在琉璃厂一家南纸铺中挂出润格,专门卖画刻印。

齐白石的一个扇面,定价两元银币,而当时其他画家都是四元银币。让他没想到的是,尽管他的画接近地摊价,却无人问津。

而此时他并不知道,这一次的北京之行将会极大地改变他的人生走向和绘画风格。

齐白石扇面

当时齐白石是学的八大山人的画法,冷逸派的。冷逸派就是比较清冷的感觉,北京人不喜欢这种画法。他们喜欢那种热闹浓郁的,所以当时没什么人来买齐白石的画。

不仅画卖不出去,在京城,认识齐白石的人也寥寥无几。

《白石老人自述》

在《齐白石自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齐白石到一个大官家里参加宴会,满座都是达官贵人,没人搭理他。齐白石十分尴尬。

年代,齐白石与梅兰芳合影

这时,梅兰芳走进来了,他热情地和齐白石寒暄起来,满座宾客大为惊讶,便也纷纷来和齐白石搭讪。

事后,齐白石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还提了一首诗,写道,“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齐白石与梅兰芳在拍摄现场的合影照.

欣赏齐白石的人并不多,梅兰芳是其中一位,而真正让齐白石的人生得以改变的,是另外一位知己,陈师曾。

北京法源寺

57岁从遥远的湘潭故里飘然而至的齐白石,栖身古寺。冬至时节的北京,朔风凛冽,树叶凋零,花香不再,画家心中的落寞可知。

当年下榻于哪间房屋已经无人知晓。

整日念经的几位年轻僧人也只识佛珠,不认白石。

画卖不出去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动荡的局势,更重要的是,当时北京一些能诗能画的科榜名士看不起木匠出身的齐白石,甚至背地里骂他粗野,“画出来的东西俗气熏人,难登大雅之堂”。

无人问津,遭人冷眼的现实虽然让齐白石感到十分痛苦,但是这种冷遇也开始触发了他对于自己艺术的反思。

然而想要迎合潮流,改变画风,对于步入老年的齐白石来讲,谈何容易。

当听说湖南的战乱稍有平息后,齐白石马上想到的就是回家,回到他安居乐业的乡间生活中去。

齐白石不知道的是,他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时代所终结,乡间的幽居岁月将永远成为过去。

湘潭白石铺齐白石故居

年10月,齐白石回到了湖南老家,但是兵乱比上年更加严重,土匪明目张胆,横行无忌,不仅他的家被洗劫一空,而且到处都是要绑架芝木匠的传闻。他只得隐姓埋名,东躲西藏。

一年后,再也无法在家乡安身的齐白石,决定再闯北京,哪怕就是刻章糊口老死,也不回家乡。

然而北京还就是一年前的北京,等待他的依旧是厄运。画作还是寂寂无闻,但齐白石刻图章的本事为他挣了一口饭吃。

渐渐地,没人记得这个住在庙里的湖南老头还会画画,只知道他以刻章为生。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样一个连地摊价都卖不出去的穷老头,身后却还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活。

确切地说是两家人。来北京不到一年,因为无人照料,齐白石娶了18岁的四川姑娘胡宝珠,此后,陆续降生的几个孩子要靠他抚养。

20年代末齐白石与家人合影

而在家乡湖南,他的结发妻子和几个孩子,也都指望着他的收入来过日子。

这一切带来的生活压力,几乎把齐白石带到绝境。

经济上的负担已经压得齐白石无法喘气,更让他难以忍受的,还是北京文人圈对他的态度,这使得一向自视甚高的齐白石倍感屈辱。

60岁的齐白石,在他的花甲之年,再一次走到人生和命运的十字路口。

正是这样的残酷现实,成就了后来的齐白石,迫使他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

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

来到北京琉璃厂的人总是希望有点意外的惊喜,而年9月26日这一天,对于42岁的陈师曾来说,这个意外却超出了他的判断。

当时,这个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国画教员,正在一间不起眼的纸铺里闲逛,无意中,角落里的一方印章让他眼前一亮。

齐白石印章

印章布局奇巧,刀工老辣,但篆刻者的名字他却从未听说过,陈师曾急忙打听这个人的住处,随后匆匆离去。

在宣武门外的法源寺,陈师曾找到了印章的主人,这位年近花甲,在生人面前有些怯生的老者,来自湖南的画家。

齐白石老人

齐白石在自传中记述这次谋面:“晤谈之下,即成莫逆。”

齐白石不曾想到的是,眼前的这个“莫逆之交”,竟改变了自己几十年来所坚持的画风,是功败垂成还是凤凰涅槃,齐白石心里没有底。

而这样一位大家,为什么会对自己这样一个毫无名气的民间艺人如此垂青呢?

陈师曾

陈师曾擅长诗文书法,尤其在绘画篆刻上颇有造诣。虽然比齐白石小十几岁,但陈师曾的名字,却早已享誉民国初年的北京画坛。

陈师曾认为,齐白石的画过于冷逸,而工笔画既劳心费力,又过于真切失去美感,于是劝齐白石改变画风。

齐白石接受了陈师曾的建议,开创了大写意的红花墨叶画法,就是用鲜艳的颜色画花,用墨画叶子,或是其他的画也是这样,总是一种很鲜艳的颜色和墨色组合。

这种风格一出来,顿时让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

对此所谓“衰年变法”,齐白石自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

在当时人才济济的京城,要想成名,不是件易事。

在性格的驱使下,齐白石仿佛又找到了当年做木匠的那股倔劲儿,从头开始,又一次走上了临摹之路。

齐白石画作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不是一笔一划的原作临摹,而是着重体味画作的笔墨和用色特点,吸取其中的精华加以改造。

他开创的这种风格,被美术界称为红花墨叶派,墨叶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手法,浓而不淤,黑而不涩,而红花则吸收了民间美术特点,艳而不俗,亮而不浮。

精巧的工笔昆虫加上大写意的花卉,是齐白石独创的有一种样式。

很快,在琉璃厂,来买齐白石画的人却突然多了起来。这些不远万里前来求画的人,很多都来自日本和法国。

齐白石的花鸟虫鱼与蔬果

年春天,陈师曾受邀参加在东京举办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他带去了齐白石画的几幅花卉山水,展出并销售。

这些作品不仅全部售出,而且卖价颇高。一幅花卉卖到银圆;一幅二尺长的山水竟卖了银圆。当时,1块银圆可买7斤猪肉,北大一级教授如胡适、辜鸿铭,马寅初等人的月薪也只有银圆。

而更有法国人买走陈师曾和齐白石两人的作品,拿到巴黎的艺术展览会去展览。

从此,齐白石的名声大噪,常有外国人到北京、到琉璃厂询问、寻购其画作。

国内画商看准商机,也纷纷收购其作品,准备去做投机生意。

京城上流社会附庸风雅者则登门求画,大加赞誉。

年,齐白石与胡宝珠

“我的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

“姓名人识鬓成丝”,从临摹画谱算起,齐白石的绘画历程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如果说在这半世纪中,他的艺术追求大多是机缘和外因的话,那么从这一刻开始,齐白石的追求真正来自于他自己的内心深处。

齐白石与干女儿新凤霞

变法后的齐白石作品中,无不交织着田园风情和文化韵律的双重声音,浓烈的拙朴和文人的飘逸就这样奇妙地融会贯通。

齐老

后人都说齐白石的作品难学,技法高超固然是一个方面,其实更难的还是齐白石身上独特的杂糅气质,是时代和个人天赋的综合产物,难以复制。

此后,齐白石又辗转龙泉寺、石灯庵、观音寺等地,短则数月,长则几年,过的都是寄人篱下的生活,此时的他却已是六十岁的人了。

虽然此时的齐白石在画坛上声名鹊起,生活安稳,但是命运不会让他就这样一帆风顺。

辟才胡同13号齐白石故居

年冬,齐白石64岁,他花费了银元,买下了处在西城跨车胡同的一栋房子,在北京漂泊多年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但好景不长,国难突至。

年,齐白石七十五岁。早年间,齐白石曾经算过命,算命先生说他在75岁这一年有大劫,宜用瞒天过海法解除。

于是,这年生日,齐白石悄悄给自己加上了两岁,声称七十七岁。直到过世,齐白石都用着比实际年龄大两岁的岁数。

然而,这一年的大劫并没能解除。年7月,北平沦陷。

年8月8日,北平沦陷

齐白石在日本名气很大。当时很多日本人来找齐白石,要他画画。齐白石不画,就在门上贴了几个字,“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这个心病又指心脏病,又指国仇家恨。

他画鸬鹚,说“鸬鹚不食鸬鹚肉”,因为渔人把死鸬鹚的肉拿去喂别的鸬鹚,鸬鹚都不吃。他以此来讽刺汉奸。

和梅兰芳蓄须明志不登戏台一样,齐白石也展现了不畏敌势的民族气节。他在一幅蟹画上题了这样一句诗:“我且冷眼观螃蟹,看汝横行到几时。”

我且冷眼观螃蟹,看汝横行到几时。

在回答日本人的邀请时,齐白石答道:“齐璜中国人,不去日本。你们要齐璜,可把齐璜的头拿去。”

到了年,日寇占领北京已到第6个年头。白石老人,在忧闷中过着苦难的日子。他已经80多岁了,感到再无精力和心思跟那些小人周旋了。

当日本人来购买他的作品时,他贴出告示:“齐白石三天前已死”,后来索性他在自家大门上贴出最后一张告示:“停止卖画”!

从此以后,无论南纸店经手的还是朋友介绍的,一概谢绝。

齐白石老人

家乡亲人知道老人不再卖画,非常担心他的生计,来信问候。

他以诗言志:“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

他表示,宁可饿死,也决不去当“国贼”!

年齐白石设宴举行胡宝珠立继扶正仪

抗战胜利后,白石老人恢复了卖画生涯。但是他没有料到,他赚回来的纸币却越来越不值钱了。

年他曾被国民党政府派人请到南京、上海举办了一次展览,带去的余幅作品全部卖光,带回来的“法币”一捆捆的非常可观。

然而拿到市面上买东西,却连十袋面粉都买不到了。

老人笔耕不辍

那些来买画的人,大包大袋地拿来换画,钞票在老人案头堆积如山,可是老人花半天赚的钱,竟然买不回几个烧饼。

此时的齐白石已经87岁了,于是老人只得再次挂出告白:“暂停收件”!

风烛残年的齐白石,再一次陷入了孤苦伶仃的境地。

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时间到了年末,被人民解放军包围的北平城外,已经隐约地响起了枪炮声。

一天,跨车胡同来了两位老熟人,他们是徐悲鸿夫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齐白石和徐悲鸿这两位忘年的老友,一直风雨同舟,如今北平解放在即,对时事并不了解的齐白石正面临着留与走的选择。

徐悲鸿专程前来,劝说齐白石留下,共同迎接一个全新的世界。

徐悲鸿与齐白石

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

家里的柴米油盐,和他自己的书画印,老人都谨慎地收藏起来,还要锁上加锁。这些锁的钥匙,紧紧地系在他的裤腰带上,走动的时候叮当有响。

齐白石与胡宝珠及孩子们合影

一天,一位友人请齐白石画虾,看到老人惜墨如金,友人请“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

老人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二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

客人不解问曰:“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

主客心到神知,一拍两散。

在街上买东西,比如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分大小都留着,起画稿用。

有客人带了卤肉来家里,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齐老先生仔细把白菜叶子抖干净,不舍得扔。吩咐家里人把这片菜叶子切切,用盐“码”上,大不了加点秋油,中午吃。

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身作则,为儿辈作榜样。

南锣鼓巷

行走在现代北京的时尚地标之一,南锣鼓巷的中外游人,大概不会注意到这里错综复杂的胡同中,竟然与一位画家故居近在咫尺。

南锣鼓巷

静谧的雨儿胡同,是白石老人在北京的最后居所。

雨儿胡同的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一生勤奋,即使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他把砚比作田,把自己比作牛。

休息时脑海里也在构思创作,他的画作存世量有三万张,而徐悲鸿是三千张,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存世两千张,著名画家潘天寿也只有八百张。

细心的观察生活,是老人创作的源泉。他把虾子养在砚台里,观察虾身的节数,观察虾子游动的状态。观察螃蟹走路的姿势,观察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观察玫瑰刺的方向。

观天地之造化,寓万物于胸中。

齐白石《风中牡丹》

年夏天的一个清晨,他向往日一样走到画室,从笔筒里拿出一支笔,小心翼翼地蘸了洋红。

落笔而下,斗大的牡丹顿时呈现在宣纸上。

牡丹,是齐白石最爱画的花卉之一。这朵牡丹看起来美艳绝伦、饱满欲滴,墨叶时隐时现、笔笔见功。

画完最后一片叶子,白石老人看了许久,点点头,用湘潭话说了句:“要得”。

这张题名为“九十七岁白石”的牡丹图,是齐白石画的最后一幅画。

齐白石老人

“借山亦好时多难,欲乞燕台葬画师”,这是齐白石当年在兵灾匪乱中离开家乡时写下的诗句。

这个从湖南湘潭走出去的老人,至死难忘故土,而家乡远隔千里,生既难还,死亦难归。

生前,他买下湖南杉木做成棺材,并亲手给自己写下七个字的碑文,“湘潭齐白石墓”。

在他如同村野老牛一般沉默凝重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奔放,自由和孤傲的心灵。

正是这颗始终天真活泼的心灵,引领着当年的芝木匠走出了命运圈定的狭小世界,抒写了人生和艺术的双重传奇。

老者白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